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16.公输》教案
《公输》优秀教案
![《公输》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903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2.png)
公输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古代文化传统进行深入分析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古代人物公输般的了解和研究,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们的现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培养分析和探究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公输般的生平和成就。
2.掌握古代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分析公输般对古代文化传统的贡献。
4.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公输般的生平和成就介绍–公输般的背景和家族–公输般的故事和传说–公输般的贡献和影响2.古代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文化传统的定义和作用–古代文化传统的特点和重要性–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联系3.公输般对古代文化传统的贡献–公输般和古代文化的关系–公输般对古代文化的影响–公输般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意义四、教学方法1.针对公输般的故事和成就,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公输般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3.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公输般的思想和贡献。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自己对古代文化传统和公输般的理解和观点。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公输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兴趣。
2.激发学生思考:以问题导向的方式,提出学生对公输般的了解和想法。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公输般的认识和疑问。
4.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引导全班深入了解公输般的背景和故事。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温习公输般的生平和成就。
2.介绍古代文化传统的基本概念:讲解并让学生记忆文化传统的定义和特点。
3.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让他们探讨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影响。
4.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激发其他小组的思考和思维。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0024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5.png)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公输》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会有以下特点:
3.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2.以“兼爱”、“非攻”为主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这一思想的感悟。
3.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拓展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输般形象的特点,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兼爱”、“非攻”的思想。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墨家学派“兼爱”、“非攻”的思想,培养关爱他人、珍视和平的情感。
2.了解公输般这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学生对墨家学派的思想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兼爱”、“非攻”的具体内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2.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式,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上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9f26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d.png)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公输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
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于。
设计(二)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多媒体插放动漫flash)二、资料助读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公输》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公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4de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4.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公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公输》的著作背景及作者以及主要人物和事情。
2. 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以及文章所反映的当时社会问题。
3.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黄帝时期的社会,官僚作风和普通百姓对官僚腐败态度,了解当时的道德观念和义务感。
4. 培养同学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揭示作品的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理解《公输》的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理解《公输》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1.如何使同学们真正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并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2.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和整理思路。
【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融合朗读、课件、语境注重发现问题,挖掘难点解答、导入学生话题,增加学生思考时间,为学生提供提炼归纳的策略。
2.讨论教学法:对于教师引入的问题,对于学生带来的思考,进行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归纳练习法:通过教材的讲解、部分重点的读写,以及与其他资料的结合,来进行口头练习,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理解深度。
【教学过程】一、热身(一)课前,教师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字画面或者是视频,进行引入环节,提高学生的喜好度。
(二)与学生分享自己所知晓的关于道德、勇气、责任等方面的小故事或者寓言,并给大家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展开讨论。
(三)同学们对于已经学习的古文,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大声对比,这样可以激发同学更高的兴趣,并且应对教师操作的空间。
二、导入注意:导入不宜过长,以下文件不超过5分钟,可以通过PPT 及视频、图片等达到教学效果。
(一)介绍《公输》的著作背景及作者及主要事件。
《公输》是古代文学例文,作者孔子,内容是为大夫公输舍谈话的记录。
据传曾被称为《公输子》。
《公输》篇长篇幅,内容丰富,涉及伦理、诚信、人格、某些学科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华而不实”的真实杰作之一,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良好反映,为后世诗人、戏曲家、小说家、学者所推崇和借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1bdc252d380eb63946db9.png)
1 / 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1公输《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xx。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xx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xx矣。
子墨子曰:xx不见我于xx?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xx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2 / 7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xx曰:善哉!吾请无攻xx。
练习检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⑤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⑥子墨子起,再拜? ⑦吾义固不杀人? ⑧夫子xx为?⑨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⑩愿借子杀之⑾然胡不已乎⑿胡不见我于王⒀吾义固不杀人⒁子墨子起,再拜⒂义不杀少而杀众⒃请说之⒄方五千里⒅为与此同类⒆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⒇子墨子之守圉有余(2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2)虽杀臣,不能绝也(23)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4)子墨子九距之二、翻译下面句子①夫子xx为?3 / 7②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请献十金④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5679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2.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写作特点。
4.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
2.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3. 文章的主旨思想和写作特点的分析。
4.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词汇学习: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 深入分析: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思想和写作特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2.2 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的理解。
2. 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和运用。
3. 文章的主旨思想和写作特点的分析。
3.2 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 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公输》课文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墨子的相关背景资料。
3. 词汇卡片:制作重点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
4.2 教学材料1. 课文解析:提供课文的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目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公输》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公输》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908b4d6bd97f192279e9f5.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公输》教案【五篇】教学目标:1、.以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进一步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3、理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教法学法:以读促思、合作研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能够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读文,温习旧知。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分析第一回合:墨子战胜公输盘的策略问题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不说”)问题②墨子进一步说能够“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问题③墨子怎样给予公输盘致命一击的?(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师生归纳明确)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协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分析第二回合:墨子怎样劝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的问题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问题②: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小组讨论完成)问题③: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1005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6.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公输》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公输》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课文中词语的含义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公输》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课堂练习与拓展1. 练习题:(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2. 拓展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或绘画。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结合课文,写一篇读后感或对课文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2ad056f111f18583d05af0.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Lesson 17 "Gongshu" teaching plan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2、篇章2:公输模板(常用版)3、篇章3:公输模板实用版4、篇章4:公输例文最新版5、篇章5:公输样本通用版篇章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教学目标:1、.以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进一步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3、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教法学法:以读促思、合作研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读文,温习旧知。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分析第一回合:墨子战胜公输盘的策略问题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不说”)问题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问题③墨子怎样给予公输盘致命一击的?(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师生归纳明确)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f8685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d.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通用7篇)下面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本篇是墨子表达“非攻”主张的代表篇目。
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审美体验,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把握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文化质素。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篇1感悟内容1.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写了墨子、公输般、楚王三个人,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2.师:文中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因为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了攻城的先进武器(云梯之械),使宋国形势危急,墨子不辞劳苦,行十日十夜至于郢,目的是制止战争,推行“非攻”主张,那么楚王、公输盘会听从墨子的吗?快速默读全文,墨子是怎样制止公输盘,楚王攻宋的?(生读文回答后,明确,墨子阻楚攻宋分为三个步骤)品味人物师:墨子要达到阻楚攻宋的目的,他要先见楚王,还是先见公输盘更好呢?生讨论后明确:还是先见公输盘为好。
因为楚王赖以攻宋的基础是公输盘为他制造了“云梯”,如果公输盘放弃制造云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公输盘会听墨子的吗?1.分角色读1~12段(一生读公输盘,一生读墨子,一生读旁白),品味人物内心。
要求揣摩心理,读准语气,出示多媒体读文的提示。
师:墨子第一个回合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于是只好答应引墨子见楚王,结果又会怎样呢?2.齐读:13~16段回答:墨子是用什么办法劝阻楚王的?他达到目的了吗?(明确:墨子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用楚宋两国物产比较,得出楚攻宋是“与此同类”的结论。
)3.师:楚王尽管无话可说,口说“善哉”,其实他内心未必肯放弃攻宋的打算。
品读“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子,揣摩楚王内心世界,评价一下楚王。
出示多媒体,展示内容。
4.自读17~尾段师:尽管公输盘和楚王把攻宋的责任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但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在实力的对抗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这条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https://img.taocdn.com/s3/m/eec0c3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f.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公输》中的生字、生词及句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公输》,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公输》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文章大意和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深入理解《公输》中的思想内涵,并进行评价和鉴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①通过人教版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墨子及其思想,并简要介绍《公输》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②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墨子及其“非攻”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2.字词学习与背景介绍(10分钟)①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公输》中的生字、生词及注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②简要介绍战国时期楚国和宋国之间的历史背景,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3.文本阅读与理解(20分钟)①让学生自主阅读《公输》一文,并标注重难点句子。
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公输》中的重难点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③小组代表分享对《公输》一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墨子“非攻”思想解析(15分钟)①教师讲解墨子“非攻”思想内涵及其在《公输》一文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②学生小组讨论墨子“非攻”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③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非攻”思想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与课堂练习(10分钟)①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包括翻译句子、解释词语等。
②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PPT展示《公输》中的生字、生词及背景资料等。
2.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教师讲解与引导,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答。
九年级下册公输语文教案
![九年级下册公输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a285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d.png)
九年级下册《公输》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能力。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寓意。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 发放课文文本,让学生预习。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注释和词典辅助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难点词语和句子。
2. 分析人物形象,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寓意。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批判性思维训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
2. 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中的场景。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答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七、文言文翻译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翻译。
2. 学生独立完成翻译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八、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5975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7.png)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公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公输》这篇古文的背景和含义。
2. 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讨论。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公输》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理解古文中所表达的哲理和观点。
3. 运用阅读技巧,准确理解古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分析古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提问或引用相关材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思考。
2. 讲解法: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古文中的哲理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
4. 写作训练法:指导学生通过写作,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相关名言或提问方式,引起学生对《公输》的思考和猜测。
2. 讲解:介绍《公输》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文。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文中的哲理和观点,互相交流和思考。
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对《公输》的理解和体会,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5. 总结:通过上述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对《公输》的理解和体会,澄清疑惑,加深印象。
六、课堂作业1. 阅读并理解《公输》这篇古文。
2. 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表达对古文的看法和体会。
3. 准备下节课的小组讨论内容,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应该在思维的开拓、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和精准。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e81d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c.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公输》的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把握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文章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表达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词语的理解。
2. 体会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导入方式:提问导入提问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出本节课《公输》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公输》,了解课文大意,标注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内容: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讲解方式:结合课文,逐段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合作探讨探讨任务: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表达手法。
探讨方式:分组进行,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情感体验体验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中人物精神品质的体会。
体验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作业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讲解和引导。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14b756680203d8cf2f24d7.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公输》教学设计《公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掌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
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德育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1。
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理清行文思路,掌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爱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
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依然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
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于。
二、资料助读1。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时期,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时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时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不管思想性依然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墨子》及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https://img.taocdn.com/s3/m/4caf50ba33687e21ae45a9db.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公输》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
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记叙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用巧妙、崐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崐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
教学重点: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找学生讲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从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
1.生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师生讨论,明确: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崐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回合,讨论:⑴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⑵而墨子分析公输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终结论又是什么⑶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⑷公输真的“服”了吗你能揣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吗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回合,讨论:⑴墨子给楚王讲故事,有什么目的⑵楚王是如何评价故事中人的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来作类比的⑷楚王真的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吗揣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
5.生自读第三回合,讨论:⑴在模拟攻守前,楚王怎样看待楚攻宋的结果⑵而模拟攻守的结果又是什么⑶公输真的就此罢休了吗⑷墨子又是怎样让楚王彻底折服的呢6.教师总结: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节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够在辩论中取胜,他运用了什么技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评述此种技巧。
3.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拥有过人的辩才。
4.在辩论过程中,•墨子面对公输,面对强国君主,甚至有崐杀身之险时,他有什么反应--“沉静”•、“从从容容”、“镇静”。
(以上几词出自鲁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写的小说《非攻》)5.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拥有过人的胆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公输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相关文常。
2.积累生字,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及重要句子。
(重点)
3.理解课文大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6月16日上午,以“共聚滕州话鲁班,创新创业谋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鲁班文化节在鲁班故里——山东省滕州市盛大开幕。
文化节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建筑大学、滕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协办。
鲁班是谁?墨子又是谁?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去探究答案吧!
二、预习展示
1.阅读资料,学习文常。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70—前390),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
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反对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3)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
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在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就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2.积累生字,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及重要句子。
(1)读准下面的生字。
械.(xiè) 舆.(yú) 鼍.(tuó) 鲋.(fù)
梓.(zǐ) 轩.(xuān) 鼋.(yuán) 犀兕
..(xī sì)
楩楠
..(pián nán)
(2)掌握文言实词。
①通假字: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②重要实词:请.献十金(请允许,表敬辞)
荆之地方
..五千里(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巧妙的方式。
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③一词多义:
胡不见
.我于王(引见)
见.公输盘(拜见)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的”,结构助词)
(3)翻译重点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翻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宋何罪之有?翻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胡不已乎?翻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胡不见我于王?翻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此为何若人?翻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合作探究
(一)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明确:(1)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二)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墨子采用怎样的方式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明确:墨子劝阻,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四、板书设计
以“见”字一线穿珠
公墨子见公输盘(1-12):公输盘理屈词穷
输墨子见楚王(13-16):楚王理屈词穷
墨子见公输盘(17-22):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
2.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重点)
3.了解非正义战争的危害,强大自己,维护自身利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墨子仅凭一人之力就阻止了一场不义之战的发生。
那么,墨子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完全取决于他高超的劝说艺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劝说艺术。
二、预习展示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试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做分析。
明确: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三、合作探究
(一)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1.墨子是怎样说服公输盘和楚王的?
明确: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说理巧妙。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B.逻辑性强。
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C.先发制人,保持主动。
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②机智善辩。
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
③语言富于表现力。
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
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二)了解非正义战争的危害,强大自己,维护自身利益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公输》选自《墨子·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
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做斗争的经过。
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
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所以,在本文的教授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劝谏艺术的讲解,使授课达到了应有的成效。
不足之处:关于文言文,我觉得首先应该诵读。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本文,应以诵读为主。
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墨子的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同时,在诵读中体会墨子的性格特点。
但是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给时间让学生诵读课文,这可能增加了学生了解墨子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