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交流会发言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交流会发言材1
社会管理创新现场交流会材料
构建体系完善机制
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
民和县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
(2011年8月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情况作一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民和县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素有“青海东大门”之称,南北长69公里,东西32公里,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109国道、兰青铁路和兰新铁路穿境而过。

全县共有22个乡镇,7个社区,312个行政村,1843个社,总人口约42万人,居住着汉、回、土、藏等十六个民族,其中,回族占15.5万人;土族占4.32万人;藏族1.33万人;汉族17.17万人;其它民族0.09万人。

县内有宗教寺院408座,少数民族全民信教。

近年来,随着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和川垣新区的开发建设及国家重点项目、县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县内流动人口和“两新组织”逐年增多,社会管理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舒适感、方便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成为当前县委和县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2-
二、我县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工作方法
为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县的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集民智,聚民心,化民怨,解民忧,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秩序和谐、群众和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

推行的工作方法是“五家、四清、三活”,即社会管理服务人员要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百家亲”,做到“居住情况清、人员信息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使自己真正成为本区域的“活地图、活户籍、活档案”。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今年3月,我县川口镇被定为海东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后,县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和分管社会口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并经多次论证,县委决定将我县的巴州镇、马场垣乡列为县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一并开展试点工作。

同时为了使试点的社会管理服务更加系统和规范,先后多次组织试点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及负责此项工作的干部到西宁市城东区、湟中县多巴镇和乐都县等全省和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做得比较出色的地方进行了观摩学习。

(二)构建体系、完善机制。

为使我县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
-3-
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步和高标准的定位,领导小组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系列文件和领导的讲话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讨,经多次向县委进行专题汇报后,制定下发了《民和县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构建“六大体系”即网格化和数字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统筹有力的综治维稳公众体系、精细规范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村庄社区化服务管理体系、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全覆盖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实现“五大突破”即通过推行物业化服务,实现县城老旧小区管理新突破;创新教育和救助管理新模式、特殊人群矫正帮教和救助救治管控工作新突破;加强城乡统筹,实现社会保障工作新突破;健全完善机制体系,实现公共安全服务管理新突破;推进“社会服务站”建设,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突破。

同时根据中央综治委下发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指南》,结合我县实际,全面、系统地对各种体系机制进行了梳理,将已有的进行了对照完善,对目前没有建立的责成相关部门科学论证后完成。

(三)综合试点情况。

我县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已凸显出整体化和规模化。

1.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

我县的大网格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托进行划分的,每一个乡镇为一个网格,全县共划分为22个网格。

社区网格是“以城市规划为依托,以便于服务为目标,以居民小区为主体”进行划分的。

村庄的网格是“以行政村为主体,以
-4-
自然村为单元”进行划分的,对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次划分。

我们把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无缝隙、零距离、全天候作为网格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做到“网内有网、网网相通、格格相连”。

在农村,一般以一个行政村为一网格,在每一网格内再划分为若干个自然村网格,每个自然村网格又以户为子网格进行划分。

在城镇社区,一般以一个小区或两个相连的小区和院落群为一个网格,网格内又以一栋楼、若干个店面、一个院落为一个子网格。

2.网格化管理团队建设。

目前,由于受条件和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网格化管理团队建设不是太完善。

在试点社区,每一个网格内有一支10个人的服务管理团队,分别是社区事务协管员、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联络员、信访代理员、治安巡逻员、法律政策宣传员、文明新风倡导员、计划生育服务员、医疗卫生服务员。

在每个试点村庄,成立了一支的服务管理团队,分别是专职管理员(“两委”成员担任)、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信访代理员、计生宣传服务员、医疗卫生服务员。

3.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根据我县实际,为了做到社区服务项目对居民区的全覆盖,规范已有服务、补充缺失服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民和县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

并已着手建立社区网站和社区呼叫热线,实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网式”、“一站式”综合服务。

-5-
4.村庄社区化管理建设。

我县确定实施村庄社区化管理的试点村庄有三个,分别是川口镇红卫村、马场垣乡香水村和巴州镇万泉堡村。

目前,试点村庄的社区化管理正在按“12345工程”和“九个一标准”建设,“12345工程”为:“一个场所(社区室外活动场所);二个阵地(公开栏、宣传栏);三支队伍(专职管理人员队伍、服务站人员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四个室(办公室,老年人、残疾人活动室,警务室,多功能室);五个服务站(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站)”。

“九个一标准”为农村社区的硬件建设要达到一台电脑、一台彩电、一部电话、一套办公桌椅、一个公开栏、一组宣传橱窗、一组墙上制度、一个多功能室和一个阅览室。

5.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

川口镇川垣社区和马场垣乡是我县社会管理创新的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

为了使示范点建设的规范化,我们制定了《民和县社会管理创新应急管理点设施建设指南》。

目前,示范点的应急管理建设主要是制定了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制度、应急培训、宣传教育制度和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成立了应急机构,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应急值班室、应急资料室、应急器材室,确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同时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应急分队,川垣社区在应急分队的基础上在每个网格内成立了10人应急小分队。

6.信访代理人试点建设。

在试点乡镇以不同形式设立了群众利益诉求信访诉讼接待中心,在试点村(社区)设立了信访代理
-6-
服务工作室。

各试点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在下辖的每个网格内选拔了1名公正公道、学识渊博、乐于助人、热心群众事业的人来担任信访代理人。

目前,县纪委、信访局正在制定《民和县信访代理人制度》,组织部正在探索建立“信访代理人资源库”。

我县的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和目标还存有很大的差距。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的社会管理创新将以《民和县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为提纲,以“为民服务”为主线,结合中央、省、地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数字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和完善一系列体制、机制和体系,全面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

谢谢大家!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