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章末练习题
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A. 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

B. 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C. 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
能D . 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5.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6.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7.有关显微镜和望远镜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物镜都成放大的实

B. 它们的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
C. 它们的镜头都利用了凹透

D. 它们都采用减小视角的原理
8.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萍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透过水球看见她的“倒影”,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

B. “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倒影”可以在光屏上出

D.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9.(2019•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

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

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0.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
清晰的蜡烛的像,这时有一个米粒大的小虫正好飞落在
凸透镜镜片上,此时的光屏上()
A. 仍然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蜡烛的
像 B. 光屏上出现一只倒立、清晰的小虫
C. 光屏上出现一只小虫,但不清

D. 光屏上蜡烛的像变得模糊
11.要使在距凸透镜2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在以下凸透镜中,应选用 ( ) A. f=30cm凸透
镜 B. f=20cm凸透
镜 C. f=10cm凸透
镜 D. f=5cm凸透镜12.把如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
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使烛焰在“视
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
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 保持在原来位置
B. 靠近透镜
C. 远离透
镜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二、填空题
13.如图的眼镜属于________透镜,可用于矫正
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4.小刚玩放大镜时,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他看到手指是________ 像,如下图甲所示;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他将看到房屋的________ 像,如下图乙所示。

(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15.如图所示为________ 的模型示意图(填近视或远视),需要________ 透镜来矫正(填凸或凹).
16.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____ (选填“甲透镜”或
“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17.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上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矫正近视眼,要佩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________透镜.
18.体温计横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这种形状的体温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通过它可以看到水银柱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读数时,应当沿________(选填“A”或“B”)方向观察。

19. 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20.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
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
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
向_______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__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1.一凸透镜的焦距是50cm,则用该透镜制作的眼镜的度数是________ .
22.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物体A点应该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这是________视眼成像情况图,若要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透镜做成的眼镜,就能使A点
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三、作图题
23.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24.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25.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们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水透镜.
(1)当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这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小明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入一些水,使水镜变厚,焦距________,他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保持水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明需要把蜡烛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这是在探究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26.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__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
S=________(用L0、L表示)
五、综合题
27.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 F 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别放在图中a、b、c、d、e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________ 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
(2)当像和物体在同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
________ 点;
(3)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
________ (填“大”或“小“);
(4)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
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D.都有可能
(6)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 .
28.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利用微信“扫一妇”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________(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