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作者:刘冬梅
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2期
TEXT/刘冬梅
美岱召是藏传佛教寺院,坐落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镇。

作为蒙古草原上藏
传佛教的寺院之源,美岱召不仅是蒙古草原上的弘法中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美岱召之所以成为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因为它是内蒙古地区第一所藏传寺庙,最
主要的是由于美岱召寺庙内保存的壁画和彩绘。

这些壁画与彩绘大约有1500平方米之多,来自我国各个时期,就连我国的吕济民先生(原国家文物局局长)都称美岱召为“壁画博物馆”。

可见美岱召壁画历代被学者们所重视的程度,美岱召壁画不仅在面积和画幅上恢弘浩大,令人
咂舌,是内蒙古地区佛寺的第一大壁画,它的被人重视还因为壁画中的内容丰富程度也是其他
寺庙难以望其项背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岱召壁画在蒙古族美术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是蒙古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明代蒙古史、佛教史以及建筑史与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

尤其是美岱召大雄宝殿上的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历来为人所称道。

蒙古贵族
礼佛图位于美岱召大雄宝殿佛殿西壁下方,画面全长14.1米,高度在1.9米左右,其中描绘人物总共61人。

礼佛图的中间是须弥座,须弥座将礼佛图一分为二,北面的礼佛图被称为“三娘子图”,南面的图像被称为“迎佛图”。

要想了解礼佛图壁画,必须对其南北两面壁画进行全
面的分析。

一、三娘子图——巾帼女英雄文治武功
美岱召蒙古贵族礼佛图的北面就是“三娘子图”,在三娘子图中,无论是身穿着官服的权
贵人士、杀气满身的将领统帅、穿着盛装正在演奏着某种佛乐歌曲的喇嘛,还是如小荷般亭亭
而立的少女与贵夫人,都像礼佛一般围绕着一位看起来荣耀无比的老妇人。

这位老妇人,在壁
画上的高度达到了1.7米左右,从其所在的位置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她是所有人中地位最尊贵的人,也是三娘子图整组壁画中的核心。

她戴着红色的皮沿笠子帽,面容红润有起色,眉目纤细
有神,看起来相当慈善。

身上穿着黄色皮领的对襟大袍,脚上则是白底的皂靴。

耳朵上是一对
大环形的耳坠,脖子上戴着一串红色珊瑚项链。

右手中托着摩尼宝珠,左手则托着本巴瓶,神
态安然地坐在铺着红色毯子的木几上,看起来雍容而又华贵。

在她的周围围绕着17个人物,这些人物都经过一定的精巧布置,无论是所占据的位置还是眼神,都是虔诚望向老妇人的。

在她
的左侧是一个头戴大沿笠子帽的男性老人,侧身恭敬蹲坐。

该老人的下方,有4个双手合十的
并列男子,做跪拜施礼状。

老妇人左上方是一位威严的战神形象,在其右上方是由4个身穿红
衣的喇嘛组成的法乐图。

法乐队右侧是身穿灰色半袖长袍的少妇。

少妇的下方是四个少女。

三娘子图中,老妇人的形象是最鲜明和突出的,从穿戴来看她应该是一位地位很尊贵的信
佛之人。

著名的学者金申先生经过多方考证研究已经确认,三娘子图中的老妇人是钟金哈屯,
也就是阿勒坦汗的第三夫人“三娘子”。

三娘子被当时的阿勒坦人认为是菩萨的转世,也就是
圣母。

明代的史料中有关于三娘子的记载,“生而骨貌清丽”,“通达事务”,“乃女品之绝
代者”,在明朝三娘子的画像也是比较常见的,但都是以年轻妇人的形象出现的,大多数三娘
子画像都美艳动人。

但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中的三娘子却是老年画像,也是到
现在为止被发现的唯一一幅老年画像,因此其价值是极其珍贵的。

二、迎佛图——一幅传奇历史的生动画卷
迎佛图中总共描绘了43个人物,在整组壁画中,任务数量占据了三分之二左右,其中主要人物有5个,迎佛图在人物布局上的设计更加巧妙,可以看出是分主客两部分相向来坐的。


佛图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个画面高度1.3米,身穿红色衣服的妇女。

不难看出,迎佛图的人物都是围绕着她来进行布局的,在地位上仅次于三娘子。

经考证这名女子就是阿勒坦汗的孙媳五兰妣吉。

五兰妣吉表情既温和又庄重,跌坐在半圆形的墩台上,侧着身子面向穿红衣服的喇嘛,以主人的身份对其他人进行虔诚地恭迎。

红衣喇嘛眼睛神采飞扬,左手上托着摩尼珠,右手上是火焰钵,浑身上下无不透露着练达与睿智。

五兰妣吉身后另一位以主人的姿态被排序的是一位画面高0.85米左右的英俊少年,他在坐姿上与五兰妣吉完全相同,他本人就是五兰妣吉最爱的孙子猛克台吉。

红衣喇嘛的左上方,是宾主见面时会互相赠送的各种经卷与净瓶。

壁画的最南端,是一个画面高1.1米左右,表情凶恶粗俗的青年男子,经后人推测认为他是五兰妣吉改嫁后所生的孩子素囊。

素囊与猛克台吉之间上下分布着画面高0.5米的两个人,身份不可考。

在素囊的左侧边缘,是6个手拿佛珠的配景人物,左下方是两个弹筝、弹琵琶的女子。

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是阿勒坦汗家族的纪实图,描绘的人物众多,大到1.7米,小到十几厘米,无论是在神态还是姿势上各不相同。

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在构图上的精准令人折服,其色彩的绚丽、笔法的细腻与传神以及绘画技艺的精湛都堪称绝代。

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通过对人物、器具细腻传神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明朝时期蒙古阿勒坦汗家族在礼佛时的隆重场面,也记录下了阿勒坦汗、三娘子的历史。

对于那段时期的研究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已经被金申先生等学者在研究中进行了确认,使人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壁画的内涵,对其认知也在进一步地深化。

从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中的背景也可以看出,整个壁画故事性的发生地点就是真实的美岱召地区。

美岱召大雄宝殿壁画蒙古贵族礼佛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对阿勒坦汗家族生活的纪实,还在于它在几千年之后仍然能够给人带来震撼的美感,透过这些图像,我们似乎就能梦回到当时的朝代,去更好地理清历史的脉络。

【刘冬梅,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