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源于生活、成就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6 保育与教育 P 40
课题选介
创新,源于生活、成就发展
*
文/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朱继文 杨 君
创造即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强调一个“新”字。

创造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创造行为最大的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自主是创造的基本形式,而探索是创造的出发点。

儿童的创造从本质上讲和成人是一样的,成人创造出这个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东西,而儿童创造出他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但并不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没有。

有人说,想让儿童去创新很难。

但其实当你真正开始关注儿童、倾听儿童,你会发现儿童的创造从未停止!只要肯低下头去发现,在幼儿园的生活和游戏中,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到处都是创新。

一、环境创新——支持
幼儿的深入学习
环境创新体现在教育者细心发现孩子的发展需要,让环境成为儿童学习的支架。

在大班教室,我们看到了一面墙饰:墙上展示了一些不同的铅笔,还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有很多铅笔画的道道,还有一些歪歪扭扭的数字和
字母,字迹有的重有的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些展示的是孩子们认
识铅笔的过程。

大班幼儿都知道铅笔是上小学以后必要的学具,这一点是他们已有的经验。

那么一支铅笔里面蕴藏着哪些学习价值?孩子们对铅笔的了解有多少?即将上小学的他们对铅笔又有哪些想要探索的问题呢?这些放在以前可能都是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但是现在我们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对课程的理解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我们知道,市面上的铅笔有三种基本的形状:圆形、三角形、六角形。

到底哪种才是适合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使用的?幼儿通过操作实验去寻找答案。

圆形笔杆比较滑,大家第一个就排除了,剩下的三角形笔杆和六边形笔杆哪种更合适呢?他们自己握着去试了试,发现六角形更适合新学写字
的小朋友,因为在拇指和食指的中间还有一个平面,这样就不容易因为控制不好力量而出现食指按在拇指或与之相反的情况。

幼儿还发现铅笔上有字母和数字,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字用哪一种铅笔最合适?如果放在以前,我们往往会一带而过,直接告诉幼儿选择HB 的铅笔。

现在我们换了个思路:投放常见的从4B 到4H 的所有铅笔,让幼儿把每一种都拿去试一试,感受不同型号铅笔画出来的
字迹轻重和手感,这样他们的收获更大,从中他们还知道了削铅笔应该削哪一头才能很好地保留关于这支铅笔的信息。

最后,我们将这些有关对铅笔、对学具的秘密的发现和试验结果展示到环境中供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小小的一支铅笔,当教师俯下身去真正关注幼儿,孩子们自主的探究、获得的经验将环境变得生动和精彩起来!
让环境为课程服务,把幼儿的需求、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展示出来,这就是真正能够支持幼儿深入学习的有效环境。

二、大型活动创新——
把幼儿的想法放在第一位
每年,幼儿园会有一些“大型活动”,例如:新年活动、“六一”活动、运动会等。

随着对“一切从幼儿出发”的深入理解和落实,我们在大型活动的筹办方面也践行此原则。

孩子策划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幼儿园支持全局安排在最后,“大型活动”的创新自然生成。

儿童节怎么过呢?2018年5月初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决定先去问问孩子们对“六一”有什么期待,分别了解大班、中班、小班幼儿关于
*此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与艺术有机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创新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DHA160361。

2019.06 保育与教育 P 41
“六一”节日的已有经验和渴望,然后用课程去回应孩子的问题和需要,注重孩子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发展,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到底组织什么样的节日庆典活动。

随着各班“六一”主题活动的开展,老师们逐渐和孩子们一起梳理、提炼出了“最喜欢和最想要在‘六一’当天做的事”。

在和大班幼儿聊起对“六一”的认识时,教师发现孩子们对时间很感兴趣,而且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探究能力,于是组织了“看日历”的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日历,简单了解日历的构成,找到“六一”的位置在哪里。

在这期间,诺诺发现日历上并没有三叠纪(上一个“恐龙”主题的活动中刚刚获得的知识),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回到三叠纪”,引发大家关于时间的哲学思考“时间能不能倒退”。

通过思考、讨论,阁阁说出“五岁的诺诺变成不了一岁时的诺诺”这样充满哲理的话,小米也认为“时间就像地铁一样,只能一直往前走”,还有的孩子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时间就像高山上的流水一样不能再回去。

”虽然大部分幼儿认为时间无法倒退,但远远认为可以回到三叠纪,坚信总会有办法回到以前。

对他的说法,教师给予了支持,并希望他能够找到证实自己的想法的证据。

接着孩子们在日历中看到6月1日下面的红字“儿童节”,由此展开了对节日的学习和讨论。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介绍,孩子们简单了解了“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由来,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悼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遇难的儿
童。

但是有孩子质疑是不是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过“六一儿童节”。

这时诺诺说现在还有的国家处于战争中,那里的小朋友就没有办法过节,所以我们是很幸福的。

政政说美国就总是在别的国家“打仗”,圆圆问“什么是打仗”,
阁阁和政政齐声补充道“两个兄弟来叫阵,大呼小叫争输赢”,这是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里的话。

阳阳说:“打仗的话用枪打,会伤到小朋友的。

”阁阁说:“子弹可没有眼睛,太危险了。

”诺诺说:“是啊,所以他们那里的小朋友就不能过儿童节了。


孩子们对节日的热情和探究持续着,很快他们发现,不是所有国家的儿童都过“六一儿童节”,不同的国家儿童节的日期也不同,比如韩国是在5月5日,新加坡是在10月1日、德国是在9月20日……他们对日本小朋友有三个儿童节(男孩节、女孩节、七五三节)比较羡慕,对他们儿童节的传统食物“桃花糕”很感兴趣,渴望在“六一”的时候也能吃到。

他们还想尝试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
时候的游戏,有的希望那一天放假并希望爸爸妈妈也能一起放假……最后在“六一”的联欢活动中,大班幼儿展示了自己对于各个国家儿童节的情况介绍:孩子们身着俄罗斯、西班牙、南非等国家的节日盛装,伴随着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出场,向大家介绍不同国家的儿童节及庆祝方式,还向所有来参加的老师、小朋友和家长们抛出了关于儿童节的问题,很多问题家长朋友也是不知道正确答案的。

教师和幼儿一起从五月走向六月,随着孩子们逐渐加深对“六一”
的认识,活动方向也越来越清晰,整个园所的“六一”活动在轻松、愉快、自然的状态下慢慢生成,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和知识,还收获了勇气和自信。

在整个
图1 儿童作品《月季花》
2019.06 保育与教育 P 42活动之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彰
显,他们自己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自由地讨论。

教师则伴随
着幼儿的阶段性需求一起查阅资料、
梳理问题、提供帮助。

跟原来的节日
活动相比,这次不需要园长制订计划,
也不用教师和幼儿刻苦练习,反而实
现了儿童发展的最大化,从而也实现
了“六一”活动的创新。

三、教学策略的创
新——让幼儿自主、自信
地表达
图1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创作的
《月季花》,小班幼儿如何能画出如
此高水平的画作呢?其实过程是这样
的:春天到了,各个班级都在创设自
然角环境,有家长送来一盆月季花(见
图2)。

这盆花比较“壮观”,因此
刚刚拿进班级,孩子们就不禁发出感
叹:“老师,太好看了这花!”“哇!
这么大!”他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游戏
议论起来:“这是什么花?”“这是
玫瑰花吗?”“它的颜色好像冰淇淋
哦!”接着孩子们围着花从多个角度
去欣赏: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
于是老师提议:“我们把这盆漂亮的
花画出来吧!”孩子们欣然应允。


而刚刚拿出画笔和颜料,孩子们就匆
匆跑来和老师说:“不好看。

”“太
丑了。

”原来,他们发现班级的颜料
瓶里装的都是纯度比较高的颜色,不
像冰淇淋的颜色。

那怎么办呢?有
孩子马上回忆起上一次做蛋糕的经
验——给一些鲜艳的颜色里加入白白
的奶油,颜色就变浅了。

“那试一试
给颜料加白色吧!”然后孩子们一起
进行了“颜料加白”实验。

“哇,真
的好像冰淇淋一样!”“好多颜色都
变了呢!”“和冰淇淋的颜色一样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的创新玩法
越来越多,他们在美工区开心地游戏
起来:有的用拓印工具,有的用刷子,
还有的用毛笔,他们利用加白的颜色
“做蛋糕”。

接着,他们又发现很多
种颜色叠加在一起会出现多彩的变化,
不仅如此,他们还给这些颜色起了不
同口味的蛋糕的名字。

有桃子蛋糕、
草莓蛋糕、抹茶蛋糕、蓝莓蛋糕、巧
克力蛋糕……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
对色彩的感知那样生动!发现颜色的
奇妙之后,孩子们再次来到美工区进
行创作,此时,他们不再因为“不好
看的颜料”而发愁,而是兴冲冲跑来
告诉老师这些花朵的颜色是从深到浅,
它们的花瓣有大有小,花瓣的中间有
空隙……孩子们的创作激情被点燃,
他们的观察更细致,对色彩和形状的
描摹更形象,于是一幅幅让人赞叹的
画作伴随着孩子们的创新就这样产生
了。

四、鼓励幼儿自我创
新——提供宽松、平等、
和谐、接纳的环境
幼儿每天都在创新,他们“自己”
是他们最大的创造作品。

五岁的诺诺各个方面都很优秀,
他聪明、理解力强,能够听懂并认真
执行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每天都愿
意带领大家一起做武术操,他的动作
特别规范,小朋友们也都很服他。


一次,他们班的老师请假了,一位小
班的老师帮忙替班,恰巧天降小雨,
活动转到室内进行。

替班老师不太熟
悉操作,找不到武术操的音乐,就换
了一个小班操的音乐,诺诺很不开心,
到后面还哭了,怎么劝也不听。

离园
时和他的爸爸说明情况,爸爸沉思了
一下,说:“我小时候也是一样,特
别拧,有一次因为老师判错了一道题,
中午饭都不吃,自己跑到男厕所面壁,
就是不出来。

”原来诺诺的性格有一
部分来自爸爸。

几天之后的游泳课上,
出于安全考虑,老师帮每个孩子背上
了浮力板,但是诺诺死活不肯背,他
的倔脾气又上来了。

老师询问他原因,
他表示自己会游泳,不需要浮力板。

不管是为了安全考虑,还是对其他幼
儿的影响,老师非常希望他先背上,
但是他依旧不肯。

于是我过去表示,
要先看看是不是真的会游泳,请他在
泳池边上游几下,一试发现他确实是
有基础的,在水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
鸭子,老师也放下了心。

回来的路上,
我不禁称赞他:“诺诺,你游得是很
棒的。

但是你知道吗,什么事情都是
可以和老师沟通的。

”诺诺点点头说:
“知道,还可以交流!”阳光下,看
着诺诺笑容灿烂的笑脸,我知道是宽
松、平等、和谐、接纳的环境,让诺
诺创造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儿童的创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当我们秉承着一颗尊重的心,细细去
聆听他们、关注他们、理解他们、支
持他们,在生活中慢慢发现和引导,
一定能够成就孩子的精彩童年!




图2 家长带来的实物月季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