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 周至二中 肖红军

合集下载

《盐类的水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盐类的水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盐类的水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作者:罗永会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第02期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提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化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实践活动自我构建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活动过程。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盐类的水解》这节课规律性较强,实验简单易操作,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很好的课题。

课题设计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然后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类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所学“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从而达到理解盐类水解的观念以及盐类水解规律的目的。

二、过程预设与效果评价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题词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问题是学生在化学课堂活动中,头脑所产生的对化学事件的疑惑心理,这种心理驱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化学问题积极去思索、去探究、去解答其中的疑惑。

[过程1]提出问题:Na2CO3 俗称纯碱。

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难道Na2CO3 溶液具有碱的性质?此时,问题效果已经产生,接着追问:猜想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K2SO4、 CH3COONa、 Al2(SO4)3溶液可能呈什么性?可通过哪些方法测定?【效果】通过教师的设疑,激发了学生心中强烈的疑问,产生了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想法,具有了探究盐溶液性质的强烈愿望,为后面探究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提供机会,促成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机会完全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的收获,锻炼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例研究报告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例研究报告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例研究报告姓名:骆嘉业工作单位:韶关市仁化中学《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例研究报告课题选择和分析:选择此课题主要是盐类的水解是这次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优质课比赛的参赛课题,本人作为参赛选手以这个课题参加比赛。

此课题在全组的老师帮助下,同时加上本节课进行录像多次,对此课题有较深的认识,故以此课题作为课例研究的对象。

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的知识。

同时本节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

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第二部分是查原因。

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所学“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由于盐类发生水解,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成为多个平衡共存的体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时还相互促进。

但是,由于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因此水的电离平衡就必然地成为分析问题的关键。

这也正好为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素材。

第三部分是谈应用。

通过介绍盐类水解的应用,让学生感知盐类水解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应用,并利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盐类的水解的奥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3.3盐类的水解(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3.3盐类的水解(二)

教案授课班级课题: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二)课时2知识与技能1、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重点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2、外因:(1) 温度:升温促进水解(2) 浓度:稀释促进水解(3) 外加酸碱3、不考虑水解的情况四、盐类水解的应用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水解2、比较盐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或离子数时要考虑水解。

3、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4、制备某些无水盐时要考虑盐的水解5、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6、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时也要考虑盐类的水解7、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要考虑盐的水解8、用盐作净水剂时需考虑盐类水解9、Mg、Zn等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Cl3、FeCl3等)溶液中产生H210、某些盐的分离除杂要考虑盐类水解11、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常利用盐的水解知识12、加热蒸干盐溶液析出固体13、判断盐对应酸的相对强弱14、制备纳米材料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回顾】盐类水解属于离子反应,其实质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水解平衡就是一种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的程度大小与物质的本性相关。

因此,反应中形成的弱酸或弱碱电离程度越小,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盐类水解也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科学探究】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实验过程: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l3是否容易发生水解?水解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参照下表设计、写出实验步骤序号可能影响因素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1盐的浓度2溶液的酸碱性3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投影小结】1、因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生成的F e(O H)3是一种弱碱,并且难溶,所以FeCl 3易水解。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精讲 苏教版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精讲苏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盐类的水解二. 教学目标:1、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2、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三. 教学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四. 教学过程:(一)盐类的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通式为:酸+碱盐+水如:醋酸钠溶液CH3COONa === CH3COO-+Na++H2O H++OH-CH3COOH总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H2O CH3COOH+NaOH;总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2O CH3COOH+OH-说明:①溶液中c(H+)<c(OH-),呈碱性;②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 ,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并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再如氯化铵溶液中(分析方法同上)总的化学方程式:NH4Cl+H2O=NH3·H2O+HCl;总的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H2O+H+。

说明:①溶液中c(H+)>c(OH-),呈酸性。

②生成弱电解质NH3·H2O,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并向电离方向移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说明:1、盐类水解反应可以看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通式为:酸+碱盐+水。

由于中和反应进行程度较大,因而水解反应进行程度较小,为可逆反应。

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而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2、只有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如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才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3、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①强碱弱酸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碱性;如:Na2CO3、NaAc等②强酸弱碱的正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水解显酸性;如:NH4Cl、FeCl3、CuCl2等;③强酸强碱的正盐,不发生水解;如:Na2SO4、NaCl、KNO3等;④弱酸弱碱的正盐: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⑤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盐类的水解》课件

《盐类的水解》课件

3
进行水解反应
将盐溶液与水反应,并观察产生的溶液及现象的变化。
4
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和讨论
溶液颜色的变化
某些盐的水解反应会导致溶液颜 色的变化,这反映了化学反应的 进行。
pH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溶液的pH值,可以观察 到盐水解反应对溶液酸碱性质的 影响。
沉淀反应
某些盐的水解反应会导致产生难 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观察到实 验现象。
结论和总结
盐的水解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对酸碱中和、化学平衡和生命过程都有重要意义。了解盐的水解方程式、影 响因素以及进行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水解反应的意义
1 酸碱中和
盐的水解反应可以产生酸、碱或酸碱中和物,有助于调节溶液的pH值。
2 化学平衡
水解反应可以维持盐的离解程度,保持正常的化学平衡。
3 生命过程
盐的水解反应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代谢和细胞功能。
常见的盐的水解方程式
盐 氯化钠 硫酸钠 硝酸铵
水解方程式 NaCl + H2O → NaOH + HCl Na2SO4 + H2O → NaOH + H2SO4 NH4NO3 + H2O → NH4OH + HNO3
《盐类的水解》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盐类的水解以及其相关内容,以丰富的图像和信息为您呈现, 让您全面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和实验方法。
盐的定义
化学定义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一 类化合物,通常具有离子晶 格结构。
实际应用
盐在食品加工、化妆品、药 物制备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
多样性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周至二中 肖红军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周至二中  肖红军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周至二中高三化学备课组肖红军【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盐类的水解》在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并讨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

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2、主要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二部分:第一部是找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查原因。

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情况分析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深化对过去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

水的电离成为分析问题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

(2)掌握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水解的实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方法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习。

(2)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理论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联系观。

(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及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教学准备】仪器及用品:醋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硫酸铝溶液、氯化铵溶液、玻璃棒、石蕊/酚酞试纸、试管。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Na 2CO 3 属于盐,向碳酸钠的水溶液滴加酸碱指示剂酚酞,溶液显红色,碳酸钠明明是盐,为什么滴加酚酞会显“红色”呢? 合作交流 实验探究实验内容:用石蕊/酚酞试纸检验CH 3COONa 、NH 4Cl 、NaCl 、Na 2CO 3、Al 2(SO 4)3、KNO 3溶液的酸碱性。

(完整)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

(完整)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

《盐类的水解》观课报告紫云民族高级中学:周荣学观看刘志国老师的《盐类的水解》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

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泡沫灭火器原理和明矾的净水原理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

对于本节课,有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一、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新颖:1、学生通过回忆旧知,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结规律.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6、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7、多角度,多侧面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以上的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理论分析、讨论总结、课堂练习、实验验证、教师引导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师生双向活动,起到共鸣作用,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利于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

盐类的水解 PPT31(说课) 人教课标版

盐类的水解 PPT31(说课) 人教课标版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情感目标
◇体会实验探究 在化学学习中的 重要性
◇体会表象与内 在的联系
◇体会将所学运 用到实际的喜悦 感
谢谢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Na2CO3属于 2、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
如果想促进水的电离有哪些方法
3、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
酸性溶液中CH+
COH-,
碱性溶液中CH+
COH-,
中性溶液中CH+
COH-
. .
.
. .
back
猜想:青霉素瓶中装的是什么?
青霉素瓶中装的是硫酸铝溶 液,根据刚才大家的猜想, 猜测它有什么样的性质?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盐类的水解【市一等奖】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盐类的水解【市一等奖】

【得出结论】盐溶液不一定都是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

【思考】盐的类型与它溶液呈酸碱性有何关系
【得出结论】谁强显谁性,两强显中性。

【过渡】有的盐溶液呈中性,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有的盐溶液呈碱性,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

请同学们参考教材的55页的表格进行思考、分析
【讲解】“下面我们以一种具体的盐为例来分析一下。

【过渡】“在化学上,把我们上述分析的过程,即盐与水的这种作用叫做盐类的水解,同学们能否归纳出盐类的水解的定义
【小结】一、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
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思考】为什么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呈中性
【总结】2、盐类水解的条件:盐易溶,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3、实质: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

4、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今天我们学习了盐类的水解,那么我们来解决刚开始提出的实际问题
PPT:当蜜蜂叮咬后为什么可以用牙膏涂抹
人体血液中存在血液酸碱平衡,蜜蜂蜇人后注入的酸性物质导致人体血液酸碱平衡被破坏,轻者伤处出现红斑、有烧灼感及刺痛,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搔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

有特异体质者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蜜蜂毒液是酸性的,故可选用牙膏(NaF)、肥皂水(硬脂酸钠)、稀氨水、5%碳酸氢纳液、纯碱溶液等洗敷伤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1、定义:盐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 离出的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 水解。 2、实质: 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导致溶液显酸或碱性。 3、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 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巩固练习
1. 下列溶液pH小于7的是 A、溴化钾 A 、碳酸钾 B、硫酸铜 B、硫酸钠
强碱 强碱弱酸盐—碱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弱酸盐 碱性 NaOH 强酸强碱盐—中性 NH3 ·H2O 谁强显谁性
Al(OH)3
强酸 弱碱盐 酸性 强碱 中性 强酸盐
NaCl
KNO3
HCl
HNO3
NaOH
KOH
探究三:探讨与交流 :
一. 探究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分别以CH3COONa、 NH4Cl 、NaCl溶液为例)
周至二中化学组 肖红军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
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够运用盐类 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溶液的酸碱性
规律及判断。
学习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从现象到本质到
总结出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的能力。
探究一: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下列 盐溶液的酸碱性
弱酸根结合H+
溶液呈碱性
盐类的水 水的电离平衡 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解 向右移动
离子方程式 :CH3COO- +H2O
CH3COOH+OH-
强酸弱碱盐
NH4Cl = NH4+ +
Cl-
+
H2O OH- + H+
最终
C( H+ )> C(OH-)
促进水的 电离
NH3· 2O H 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溶液呈酸性 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移动
2_
C、硫化钠 C、硫化钠
D、硝酸钡 D、氯化铁
_
2. 下列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的是 A 、 NH4
+
B、 SO4
C、
Al3+
D、F
4.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且溶液的 PH值增大的是:
A、HCl B、Al2(SO4)3 C、Na2S D、 NH3 ·H2O
弱酸根阴离子
2. 概念的理解
或弱碱阳离子
①条件:盐能电离出弱酸根阴离子或弱 碱阳离子
本质: 盐的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 中c(H+) ≠c(OH-)。
盐类水解的特点: 水解是微弱的、可逆的,存在着水解平衡。
水解反应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酸&水解的规律: ⑴ 有__才水解;无__不水解; 弱 弱 强 (2)谁__显谁性;同强显__性。 中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物质 NH4Cl Al2(SO4)3 石蕊/酚酞 试纸的颜色 溶液的 酸碱性
红色 不变
酸性 中性
NaCl KNO3
CH3COONa Na2CO3
红色
碱性
盐溶液可以呈中性,也可以呈酸性, 和碱性。为什么呢?
探究二:实验总结:盐的组成(分类)与盐溶液的酸碱 性关系。 测试对象 生成该盐的 盐 溶液 的类型 酸碱性 酸 碱 NaOH CH3COONa CH3COOH Na2CO3 NH4Cl Al2(SO4)3 H2CO3 HCl H2SO4
弱碱阳离子 结合OH -
水解离子方程式:NH4+ + H2O
NH3·H2O +
H+
强酸强碱盐:请同学们自己分析
一. 盐类的水解
盐 水 ⒈ 定义 :在溶液中__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 所 电 离 出 来 的 __ 或 ____ 结 合 生 成 H+ OH- 弱电解质 ________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哪些物质发生电离?)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 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
CH3COONa=CH3COO - + Na+ 强碱弱酸盐
促进水 的电离
H2O
H+
+ OH最终
C( OH-) > C(H+)
CH3CO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