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7题)
1、“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1)A实验的目的是区分硬水和软水,试剂X是;振荡后产生泡沫较多的是(填“硬水”或“软水”)
(2)B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浸在(填“热水”或“冷水”)里的Y型管中白磷燃烧;该实验得出了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
(3)C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
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
2
2、磷(包括红磷和白磷)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物质,化学小组的同学以“磷的燃烧”为主题设计并整理了以下三组实验,请你参与完成:
(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Ⅰ和Ⅱ装置中,能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是(填序号)。
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ⅠⅡⅢ
①通过实验Ⅰ得到: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②改进后的装置Ⅱ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③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装置Ⅲ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3)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实验过程气球的作用是。
3、利用所学习的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森林突发大火,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
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举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森林大火灭火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
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
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身亡。
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①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_________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③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
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
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
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5、面粉工厂的车间里面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右图,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燃烧的条件可用如下图A所示的“火三角”来表示。
图A 图B 图C
⑴ 将一根火柴点燃,乙比甲(如上图B)燃烧更旺的理由是。
⑵上图C所示的灭火原理是:。
⑶实验后,如果酒精灯帽没有及时盖上,会造成酒精挥发酒精灯不易点燃。
请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酒精会挥发的理由:。
7、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奥运圣火在“鸟巢”上空熊熊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圣火燃烧的三个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 ;
③ 。
(2)建造“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把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
)冶炼成铁的化学方程
式为。
============参考答案============
一、综合题
1、【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
【解答】解:(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
故答案为:肥皂水;软水.
(2)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热水的温度就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冷水中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此实验中天就了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热水;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故填: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1)Ⅱ, 4P+5O
2点燃 2P
2
O
5
(2)①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连接白磷的一端气球先变鼓后变瘪,红磷没有明显变化
③氧气(或空气)
(3)既保持了装置密闭,又防止燃烧放热将塞子顶开影响测量的准确性3、
4、(1)3Fe+2O
2Fe
3
O
4
(2分)(2)气态(1分)(3)沸点有(各1分)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
2
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2分)
5、思路解析:爆炸的关键是产生面粉悬浮颗粒。
悬浮颗粒形成需要空气流动。
故鼓入大量空气可以产生悬浮面粉颗粒。
面粉厂防止爆炸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防止产生大量面粉悬浮颗粒;防止火星或明火。
答案:(1)让面粉形成大量悬浮颗粒
(2)①② (3)防火(其他答案也可以)
6、(1)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的(2)与空气隔绝(3)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7、(1)与氧气接触(1分)温度达到着火点(1分)
(2)3CO+Fe
2O
3
2Fe+3CO
2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