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1课时 认识大洲与地区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9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2讲 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中图版

2.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 横向和纵向。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 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纵 向即动态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不同的地 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 如下图所示: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重难提示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影响。(重点) 2.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 难点)
考点一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_阶__段__性___。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山西考前质检)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 撑模式图,完成 1~2 题。
(2)不同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阶段 因素
分布
典例 人地关系
气候、地
采集和狩
_动__植__物_资源丰
___依__赖___
形、动植
猎阶段
富地区
—
自然
物分布
_亚__热__带_和暖温
地__形__、气
农业社会
带的大河流域
候、水
阶段
冲积平原、三
源、土壤
角洲、盆地
__改__造____ 四大文 环境、驯化 明古国 禽畜、栽培
(1)横向
(2)纵向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完成(1)~(2)题。
(1)图中 A 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
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 A 地土地利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第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精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1. 不平衡性•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密集区与人口稀少区的存在。
•经济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
2. 空间集中性•人口的集聚:大城市与大都市圈的形成。
•产业的集中:各地经济发展的重心。
3. 地域相互联系•交通联系: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经济联系:产业链的形成与扩展。
•信息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二、人类活动的地域影响1. 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众多,乡村人口较少。
•经济结构:城市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
•社会发展:城市社会发展较快,乡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2. 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城乡差距:城市经济较发达,乡村经济相对落后。
•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
•城市差异:一线城市与二线、三线城市的经济差异。
3. 人口迁移对地域发展的影响•内部迁移: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外部迁移:人口从一国向他国的流动。
•人口迁移对源地和目的地的影响。
三、人类活动的地域规律1. 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文地理条件:文化、宗教、历史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地域的改造•城市建设: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提升。
•农田开发:开发利用荒地、滩涂、草原等。
•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3. 区域间的经济协作与竞争•区域间资源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区域间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区域间市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四、人类活动的地域规划1. 城市规划与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城市更新与城市扩容。
•城市功能区规划与发展。
2.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产业布局与调整。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
3. 农村规划与乡村振兴•农村居民点整治与建设。
•农田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
•乡村旅游与农产品加工。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 认识区域课件

解析
关闭
答案
-17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 3.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着各种各样的 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新疆长绒 棉基地;陕 表现为 A、 B 内部分 西苹果基 别具有相对一致性, 地 但 A、B 之间有差异 性 我国的西 气东输、 西 电东送工 表现为 A、 B 之间的 程;经济全 联系性,能提供彼此 球化 所需
-20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方法技巧 区域三大特征之间的关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 就无所谓开放性;而开放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所以,区域 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关系如图所示:
2.迁移应用 要了解一个区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首先要通过图示确定 其位置,再通过经纬网(地理位置)来确定气候。地形通过图示的等 高线变化来确定。
-26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 角”。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18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方法技巧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区域特征及意义
特 含义 征 区域内部各 地理要素之 整 间相互作 体 用、相互影 性 响,构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 实践意义 人们必须合理利 用和开发资源,正 确处理资源开发 利用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否则 “牵 一发而动全身”会 导致整体环境的 恶化 举例 图解 (A、 B 为两 个不同的区域 )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

时间 变化
发展前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化时期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 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转移
城市化水平较高时期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 “_三__、__二__、__一___”的格局
如何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来推断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提示: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可以推断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当区域内第__一_____产业 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当 第___二____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当 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__三______产业比重大于第 二产业比重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吗? 提示:有的区域界线是____明__确______的,如行政区。但多数 的区域界线是具有____过__渡______性的,没有明确的界线,如 干湿地区。
区域的差异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①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____差__异______性。②区域内部 具有相对____一__致______性,也存在差异性。并非内部地理要 素绝对一致,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西北干旱区也 存在绿洲,即区域内部的___相__似_______性和连续性只是求大 同而存小异。
区域特征分析 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可以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 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 分析:
(1)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 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区域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 经度。 (2)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3)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 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4)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 进行分析。 (5)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 点、线的分布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节 认识区域 课程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
学习目标 1.结合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区的划分图,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能举例说明不同的区域类型。
3.结合海南岛的案例和材料,分析说明区域的基本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1)指标⎩⎪⎨⎪⎧ 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或人文要素特征(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判断1.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 × )2.行政区是按自然要素划分的区域。
( × )3.流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
( √ )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1)概念: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类型:包括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
2.功能区(1)概念: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3.区域的空间尺度(1)空间尺度: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包括大尺度的区域、中等尺度的区域和小尺度的区域。
(2)特点: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特征含义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开放性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思考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答案不是。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完全一致,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
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和区域差异[考纲要求]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过渡的特性整体性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差异性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层次性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既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1)三大自然区:图中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C青藏高寒区。
(2)划分依据: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分界线:a400_mm等降水量线、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c 3 000 m等高线。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平原、低山丘陵为主高原或高山、盆地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多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多内流河、咸水湖,冰内外流区兼有,湖泊众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温馨提示] 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两地区在自然特征与社会经济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1.划分依据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范围(暂未包括港、澳、台)(1)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2)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皖、赣、湘、晋、豫、鄂。
(3)西部经济地带: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3.区域差异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区域位置面向大海、海运便利,区内及区际联系便捷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且差距还在逐渐扩大速度东部>中部>西部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文化、经济、政治基础,东部比西部深厚,改革开放东部早于西部区域特征差异及其影响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可以利用经纬网、区域轮廓、区域内的重要地理事物等信息,确定区域的位置及其与周围区域的联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东
• (2)北半球位置:亚洲地跨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 半球北温与带
半球。
• (3) 纬 度 位 置 : 亚 洲 地 跨 热 带 、
印和北北度洋寒带北,冰是洋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大高加索
土耳其
• (4)海陆位置白令:亚洲三面临洋,东、南、北分
别濒临太平洋、
• 2.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d)
• 二、认识地区 • 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b)
• (1)纬度位置: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中部
北温
,绝大部分位于 大西纬度的 北冰
Hale Waihona Puke 带。• (2)海陆位置:该地区西临
洋,北
发达
濒
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
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海岸线曲折而
漫长,多半岛、岛屿、海湾与内海。
• 2.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
欧的洲影西响(c)
部
地理特征
对农业生产影响
地形
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 和南部;深受 冰川 作用影 平原地形为主,广阔而 响。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平坦的土地利于耕作业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 的发展 山脉等著名地形区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 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
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 发达,产值高。南部地
• 第1课时 认识大洲与地区
• 【考试标准】 • 认识大洲 • 1.认识大洲:(1)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b)
;(2)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 关系(d)。 • 认识地区 • 2.认识地区:(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 一、认识大洲 • 1.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b)
• (1)范围:亚洲地域辽阔,面积约4 400万平
广,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海沿岸,适宜发展灌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溉农业,种植水果、蔬
菜、花卉等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