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识教案《认餐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识教案《认餐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常见的餐具名称和外观
特征,掌握基础的餐具使用常识;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综
合素养,为孩子未来的日常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准备
1.餐具:勺子、叉子、刀子、饭碗、汤碗、餐盘、水杯、餐垫等;
2.胶带、讲台、白板、书签、贴纸等;
3.学生座位、教室环境等。
三、教学流程
1. 物品观察
教师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使用的所有餐具中筛选出一些简单的、常见的餐具,例如:勺子、叉子、饭碗、汤碗、餐盘、水杯、餐垫等。
每一个餐具都应该是明显的、清晰的、完整的,并且容易被孩子拿起来观察。
教师将这些餐具放在课桌上或者将餐具逐个拿起来展示给孩子观察。
在观察餐
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一些引导,例如:这是叉子,用来吃肉、蔬菜、水果等食物,叉子上面有两个或三个尖尖的头……在观察完一个餐具后,教师可以问一
些检查性的问题,例如:这是什么?怎么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等。
2. 餐具比较
接下来,教师将所有的餐具重新摆放到桌面上,让孩子一起来观察、比较、分类。
教师可以使用胶带在桌面上制作一些分类区域,例如:刀子、叉子、勺子三个区域,让孩子来将餐具分类到对应的区域中。
在分类餐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孩子给出关于餐具的描述,例如:这个勺
子比那个叉子大一些,这个餐盘比那个饭碗浅一些等。
3. 餐具命名
在孩子逐渐了解餐具的基本外形、用途、特征等之后,教师可以使用贴纸、书
签等来对每个餐具进行命名,让孩子来默写餐具的名称。
当孩子给出了正确的名称之后,教师可以让孩子把名称牢记在脑中,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
4. 餐具使用
在孩子初步掌握餐具名称和特征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使用餐具,例如:让孩子当“小主人公”,模仿用餐的场景,进行餐具的正确使用演示,让孩子可以完整地使用餐具,不仅要使用餐具的名称和性质,还要注意使用的方法与礼仪,进行独立用餐。
四、教学评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孩子的参与情况、理解情况、活动操作情况等,及时反馈,引导他们理解和领会餐具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1.观察孩子在观察、分类、命名、使用餐具等环节的表现;
2.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述课程内容的主要内容;
3.让孩子参与小组活动,进行团体评价,鼓励他们从多个方面评估自己
和同伴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例如:
1.教师应当掌握餐具的知识,能很好地展示餐具、引导孩子认知餐具,
并且要注意对餐具的正确使用、清洁等教导;
2.孩子是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所具有的餐具知识也有差异,因
此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元、开放的教学环境;
3.教师应该尽量采取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例如:观察、比较、分类、实
验、游戏等,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