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期末试卷检验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B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检验技术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班级: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考试日期:
题号








九十总分累分签名题分3030
4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5、抑制性扣除杂交(SSH):该方法运用了杂交二级动力学原理,即丰度高的单链cDNA在退火时产生同源杂交速度快于丰度低的单链cDNA,从而使原来在丰度上有差别的单链cDNA相对含量达到基本一致。
6、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浓度)的比值,常用K来表示。分配系数与组分性质、固定相性质、流动相性质及温度有关。
2、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色谱峰顶(浓度极大点)的时间,即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或组分流经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
3、排阻极限:是指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孔穴内部的最小分子的分子量。所有大于排阻极限的分子都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直接从凝胶颗粒外流出,所以它们同时被最先洗脱出来。
4、酶循环分析法:是利用在专一性上相互关联的两种酶反应进行组合、循环,使微量的酶活性或其它物质增幅放大,以达到定量测定目的的分析方法。
4、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对比法、标准增量法、多组分混合物分析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5、按照层析的原理分,层析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等。
6、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而成。改变丙烯酰胺的浓度,就可以得到不同交联度的产物。
7、ELISA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定抗体。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③酶作用的底物。
3、细胞培养的传代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传代时注意事项:(1)细胞生长密度不高时,或未能达到覆盖整个瓶底时不能急于传代;(2)原代培养的贴壁细胞多混杂细胞,形态各异,用胰蛋白酶消化时要掌握好消化时间;(3)吹打已消化的细胞要轻巧,既不能听到有明显的吹打声,又不能有大量泡沫在悬液中形成,以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4)首次传代时细胞接种数量要多一些,以利于细胞的生存和繁殖,如果消化分离的细胞悬液有组织块,也一并传入到培养瓶,尽量减少细胞损失;(5)首次传代培养时的pH不能高,宁可偏低一些。此外,小牛血清浓度可适当加大。
4、PCR引物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引物的特异性;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长度;G+C含量;碱基础随机分布;引物自身;引物之间;引物的3′端不修饰;引物的5′端可修饰;密码子的简并。
①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②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③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④G+C含量在40%~60%之间。⑤碱基要随机分布。⑥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⑦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⑧引物5′端可以修饰。⑨引物3′端不可修饰。⑩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10、引物的延伸: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得分
评阅人
1、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制作纯水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聚苯乙烯树脂广泛的应用于高纯水的制备、硬水软化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先将水依次通过H+型强阳离子交换剂,去除各种阳离子及与阳离子交换剂吸附的杂质;然后通过OH-型强阴离子交换剂,去除各种阴离子及与阴离子交换剂吸附的杂质,即可得到纯水。再通过弱型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剂进一步纯化,就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纯水。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得分
评阅人
1、采集的生物样品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适时性。适时性是指采集样品时要注意发育阶段和及时处理。
2、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组织内细胞原有的结构和形态,使其与生活时相似。
3、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成像过程中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nm,电子云互相重叠,在这两物体间施加2mv~2v的电压,电子就可因量子隧道效应由针尖(或样品)转移到样品(或针尖),从而在针尖和样品间形成隧道电流。
2、免疫荧光显微技术的实验类型有哪些?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的实验类型有直接法(用特异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标本上,使之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法(本法有两种抗体相继作用,第一抗体为针对抗原的特异抗体,第二抗体(荧光抗体)为针对第一抗体的抗抗体。)、补体结合法(在间接法的第一步抗原抗体反应时,加入补体(多用豚鼠补体),再用荧光标记的抗补体抗体进行示踪。)、标记法标本法(用FITC及罗丹明分别标记不同的抗体,而对同一标本作荧光染色。在有两种相应抗原存在时,可同时见到橙红和黄绿两种荧光色泽。)。
7、等电聚焦技术:是一种根据样品的等电点(pI)不同而使它们在pH梯度中相互分离的一种电泳技术。
8、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9、不对称PCR:是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PCR扩增后产生大量的单链DNA(ssDNA)。这对引物分别称为非限制引物与限制性引物,其比例一般为50~100∶1。
8、SDS-PAGE是在要走电泳的样品中加入含有SDS和β-巯基乙醇的样品处理液。
9、检测蛋白质最常用的染色剂是考马斯亮蓝R-250,糖蛋白灵敏的检测方法是凝胶印迹后用凝集素。
10、基因芯片包括三个典型类型:DNA芯片、cDNA芯片和Oligo芯片。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30分)
得分
评阅人
1、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利用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和激光等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利用此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使用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