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共110例,将其随机分
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非计
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9.09%),两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
者(58.18%),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促进其疾病的尽快康复,效
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非计划性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09-01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气管插管维持患者呼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方法,而气管插管治疗中存在的一个重难点问题便是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1]。
本次研究选取
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旨在探讨优质护
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与实施常规
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对照比较,获得了满意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共110
例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均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无其他重大系统疾病。
将所有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8.14±10.45)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
(57.52±10.62)岁。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可作对比研究(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密
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时刻注意其情绪状况,一旦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和无法耐
受时,可适当地给予其镇静剂以减轻其生理上的不适感,避免因患者自身原因发生管道脱落。
②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护理工作的操作技能、业务能力,在工作中具备高度的责
任心。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各项基础性护理工作,包括口腔护理、身体护理、吸痰护理等,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防止患者情绪变动自行拔管。
③将各类导管妥
善固定,在双胶布固定导管的基础上,再使用一条系带沿着耳廓系紧插管,并将其缠绕在患
者头部,防止出现插管意外脱落情况。
④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监护与巡视,时刻注意
导管情况,并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使之在适宜范围内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
理满意度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问卷共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项指标,总满
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数据经收集后均输入至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中,进行汇总处理与分析,采取率(%)表示正态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共有5例出现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1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9.0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一般病情危重,需要留置各种各样的导管,如人工气道置管、动静脉置管、胃肠通路置管和各种外科术后引流管等[2]。
非计划性拔管是重症监护病房内常发生的医疗护理安全事故,该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对其疾病的治疗与身体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3]。
非计划性拔管(UE)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插管自行脱落、在未经医护人员的同意下患者自行将各种插管从体内拔除或是医护人员因操作失误或不当而误将插管拔出等情况。
不仅如此,非计划性拔管还会增加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而带来医患纠纷,因此,找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将非计划拔管的可能性及其不良后果降到最低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服务理念,以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规范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的宗旨,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存质量为目的[4]。
非计划性拔管是重症监护病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医疗事故,该事故的发生主要由患者、护理人员以及外部等方面的因素。
患者自身受到疼痛的刺激或是在躁动不安的情绪状况下都会出现自行拔管的可能,而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意外拔管的出现,如在整理床位、口腔和身体护理中操作不当都易使插管脱落。
另外,导管固定中患者的呼吸运动或是出汗等都会使得固定导管的胶布粘度降低,而使导管失去固定作用,最终发生插管脱落。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可见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效果显著,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静.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6):250-251.
[2]鲁婕音,赵雪滢.重症监护室中约束带运用的护理干预[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
志,2012,20(01):160-161.
[3]张秋琴.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13-14.
[4]金晴峰,高美芳,黄晓莉,等.护理情景教学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