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一 必考点3人文地理事象的相关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解析
(2)2005 ~2010 年,省级行政区 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 平解析 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使沪、京、津青壮年人口比重提高,延 缓了三市老龄化进程。
能耗
解析
返回
明考向
1.结合各种统计图、表,分析相关数据及变化,探究所涉及的人口数 量变化、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人口问题、相应措施等核心知识。 2.以统计图表切入,考查城市化及带来的影响。 3.用同一时期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区域的各种产业活动差异。 4.用不同时期数据的变化,分析某区域产业活动的发展变化、原因、 影响及相应措施。
各类构 成比例 的计算
主要是农业产值构成、工业产值构成、能源消费构成、GDP 中各产业的构成等的计算
易错点 (1)忽视绝对数量与相对比值的概念,二者混淆。 (2)忽视统计图中坐标单位、数量级。 (3)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迁移) 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 (4)人口总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增长率的正负。 增长率大于0 ,则人口总量增加; 增长率等于0 ,则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或最小值; 增长率小于0 ,则人口总量减少。 (其中,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迁移增长率,增长率由正值减少到0 时,人口总量 达到最大值,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 时,人口总量达最小值。)
解析
3.(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 ~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 成(1)~(2)题。
(1)2005 ~2010 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解析
考向2 城市化的相关计算 1.(2015· 重庆文综)右图中的曲 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 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 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右图 ,回答(1)~(2)题。
(1)右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 ,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 的为( ) A.20% ~30%
√B.30% ~40%
C.40% ~50% D.60% ~70%
解析
(2)右图中2000 ~2010 年高铁新 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解析
2.(2013·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平均 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 300 万。据此完成(1)~(2)题。
专题一 高考中常见的相关计 算
必考点3 人文地理事象的相关计 算
栏目 索引
01 悟真题
明考向 02
03 析考点
对点练 04
悟真题
考向1 人口数量的计算 (2016· 天津文综)读下图,回答第1 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解析
2.(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 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解析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 低
工业区位 的计算 工厂偏向运输费用最低的区位,假定某个工厂其原料来自两个地区
,那么原料地和市场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在区位三角形 内存在着一个总运费的最低点,这个点就是工厂的最理想的区位。 如上图所示,生产1 吨产品供应市场N ,需用M 1地原料3 吨,M 2地 原料2 吨,工厂区位则应是M 1、M 2和N 的重心
(1)右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
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
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2)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 ~1930 年 B.1930 ~1950 年
√C.1950 ~1970 年 D.1970 ~1990 年
解析 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 1910 ~1930 年人口增长数量约为3 100 万;1930 ~1950 年人口增长 数量约为2 000 万;1950 ~1970 年人口增长数量约为6 000 万;1970 ~1990 年人口增长数量约为4 000 万。比较可知,1950 ~1970 年人口 增长数量最多。
返回
析考点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100%
有关人口的 计算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 × 100%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 100%
人口性别比是总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
每100 个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来表示
复种指数 与垦殖指 数计算
复种指数是指某农业地区一年内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 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 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 面积× 100% 。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 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是衡量一个地区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
(1)20世纪90 年代和80 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解析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美国
C.俄罗斯
B.日本 D.德国
解析
考向3 经济活动的相关计算 (2016· 浙江文综)人均GDP 和人均GDP 增长率分 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 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 和人均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 轴 表示人均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 表示人均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 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