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肝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72例肝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3月20日至2017年8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均实施
安全护理干预,每位患者36例,将两组肝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肝病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
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

观察组肝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肝病患者实施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同时给予其安全护理
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对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研究。

【关键词】肝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270-02
PICC也可以称作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临床中常见的穿刺方式,是
指对临床患者上肢静脉实施穿刺操作,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PICC具
有多方面优势,能为临床多数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操作、静脉输液、
抢救和化疗用药。

由于肝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不断下降,且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易
导致其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及渗血等,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干预
尤为重要[1]。

因此,本文对2016至2017年收取的肝病患者进行客观的研究,并
选择一项合理的护理方法,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肝病患者,收取例数(72),收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日—2017
年8月20日期间,将这72例肝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36例为一组。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6.58±1.45)岁,年龄范围上限值:72岁,下限值1岁;男女性比例各占28/8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7.25±1.85)岁,年龄范围上限值:73岁,下限值1岁;男女性比例各占29/7例。

通过上述对比可见,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可进行科学的对比,用P大于0.05表示。

1.2 方法
对照组36例肝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为:加强每位肝病患者
巡视力度,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等。

观察组肝病患者采取安全护理,具体措施:
(1)材料选择:选择单向导管(美国Arrow公司)及三向瓣膜导管(美国
巴德公司),型号为4Fr。

(2)置管方式:本次主要穿刺操作点为上肢粗大肘静脉,主要为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以及头部静脉,在实施穿刺时,应指导患者手臂向外伸展,并使其呈90度,后对置管长度进行测量及确认。

在穿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穿刺原则进行,选择10-15厘米的消毒穿刺点,并戴好无菌手套,铺无菌巾。

选择氯化钠注
射液对导管进行冲洗,剂量为0.9%,穿刺成功后则将穿刺针退出,后采用PICC
导管置入患者中心静脉位置,深度以测量位置为宜。

对患者导管位置确认后,实
施抽吸回血相关操作,撕裂引导套管后。

抽出导丝,将输液接头进行安装后,最
后进行正压封管操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

对患者出血部位,采用8层小方纱进
行止血,后采用无菌透明膜盖住,直至穿刺操作结束,最后将导管位置进行确认。

(3)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置管情况,并在24小时内对患者
进行更换药物,后期根据患者身体状态选择换药次数,若患者敷料发生穿刺点渗血、潮湿、卷边、松动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换药。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输液
时的巡视力度,并观察其滴液速度,应将滴液速度控制在每分钟80滴为宜,若
发现滴速过慢或不滴等现象时,应立即寻找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并做出有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肝病患者护理满意度。

分析2组肝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核对后,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检验,两组肝病患者研究结果具有
差别时,使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 对比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肝病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

如表1。

3.讨论
肝病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临床上常对其采
用PICC进行穿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易导致其出现较多并发症。

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相关内容中,通过对肝病患者实施安全护理,能降低肝病患者的
各项并发症。

其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护理能够规范护理行为,使整个护理工作流程能够科学化、规范化,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安全护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并加强
巡视力度,从而防止患者静脉穿刺时出现不良事件,提高了安全性。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肝病患者——护理满意度97.22%,与对照组相比,具
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

观察组肝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安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且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唐红梅,唐永红,崔燕萍,等.肝病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护理[J].传染病信息,2015,23(2):108-109.
[2]陈立荣,邵书琴,邵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肝炎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7,12(23):2151-2152.
[3]朱彦涛,孙晓玲,马文晨,等.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C].//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2013:256-257.
[4]李纳新.老年肝病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6,18(3):182-184.
[5]朱彦涛.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C].//第7届全
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2013:256-256.
[6]朱彦涛.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1):13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