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经验交流(实验探究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把演示型实验变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实验,强化学生的探究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学 生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 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认真地设计实验方案, 即使学生提出了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 教师也要表扬鼓励,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 究性行为。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 学中,变演示型实验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实验,扩大学生 实验的自主性,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演示实验 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强化学生的探究 技能。
第一题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无色酚 酞试液变红 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 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是否变红: (1)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钠离子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例如: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情境的创设。 【悬念情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几名士兵和一 名军官闯进波兰一位化学家的实验室,要求化学家为他们服务,化学 家誓死不从。军官恶狠狠地指着桌上的一瓶浓盐酸说“如果不同意就 把它喝下去!”化学家从容地拿起浓盐酸倒在一只大烧杯里,说: “反正是死,还是死得更快些吧!”说着又拿过来另一瓶液体也倒了 进去,搅拌了几下,一饮而尽,然后躺在地上等死。德国士兵哈哈大 笑,扬长而去。他们走后,化学家又站了起来,继续做他的实验。你 知道为什么化学家没有死吗?他拿来的另一瓶液体可能是什么? 【猜想情境】学生大胆猜想,畅所欲言。 【问题情境】化学家对药品间的反应把握得非常准,你不能随意效仿, 因为你不知道两种药品是否正好完全反应。但是我们借助什么试剂就 可以知道酸碱混合时发生了变化呢?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呢? 【演示引导】我取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不断滴 入稀盐酸溶液之后问: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了吗?回答有三种有、没有、 可能有可能没有,针对这样的回答我没有多讲话,就进行了书上的演 示实验,等到红色刚刚退去的时候他们很吃惊的大叫,此时我追问它 们之间反应了吗?指示剂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所有的问题全由学生 自己解决了
(3)我想知道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小伟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帮我们完成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该氢氧化钠容易 已变质 写出步骤三中涉及到的一个方程式 (4)如何用该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三、CaO、Ca(OH)2、CaCO3性质有关的探究题
第一题
为了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进行探究,小明提出了两项探究任务: (1) 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 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他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1)干燥剂是 否失效 (2)失效的干 燥剂中含有氢氧 化钙 实验步骤 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 入适量的水,触摸试 管壁。 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后,用PH试纸测其溶 液的PH。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干燥剂失 效 有氢氧化 钙
另外,积极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发展学生自主 探究的能力的好办法。
例如:探究家庭附近土壤酸碱性、硫酸厂参观废水的处理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课外探究实验,完全可以用学生自制 的教具在家里完成,要求他们第二天到课堂上呈现他设计 的方案,具体的操作步骤、现象、结论等,交流测定结果, 这种拓展实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
。 ; 。 ; 。
第二题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 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 沉淀、产生气体等。但CO2与NaOH溶液 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 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 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只收集有CO2的试 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 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 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 乙同学加的物质是 或 。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但都 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第三题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 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我: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 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了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 溶液变质了。做了一下探究活动: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2)设计实验确认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2)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启发,也设计 了如图2、3、4、5、6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探究:他们各自会看到什么现象? 你认为以上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 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 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 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你认为可以说明问 题吗?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你认为探究(2)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你认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Ca(OH)2 外,还可能转化为 ,请简要说明验证的思路
第二题
花匠用熟石灰来降低校园苗圃中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显。 化学老师发现原因是熟石灰已经部分变质,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际 例子,就取回一包熟石灰样品,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该样品确实部分 变质。请填写有关实验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熟石灰样品部分变质。 实验仪器: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 实验药品:水、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如FeCl可加快 H2O2分解,探究是哪种微 粒加速H2O2的分解
总结反思:实验的得与失
结论:是OH-使酚酞变红
三、创设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兴 趣盎然、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积极合作、 相互启发的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磨练, 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增强实验的启发性,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 中考实验内容多变,但解题思路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在于开 发学生的思维,我采取的方式是经典例题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进行有效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实验的习惯。 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方案 3、猜想实验现象和结论 4、学生动手实验 5、现象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6、实验成败的反思 7、相互交流 8、问题的拓展
化学实验探究题
吴忠三中 王瑾
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具体措施
一、自制教学用具,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二、增强实验的启发性,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 三、创设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把演示型实验变为学生设计操作型实验,强化学生的探究技能 五、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六、注重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延伸,开拓学生的探究渠道
第二题(8分) 小红和小刚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2)】 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一、自制教学用具,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探究实验 教学首先解决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我的做法 是让学生自制教学用具,随时都可以进行实验探究。 利用生活中的旧物改造: 如:口服液瓶子 小试管 药 板 点滴板 橡 皮 塞 子 罐头瓶子 集气瓶 塑料泡沫挖孔 试管架 使用微型仪器实验,学生 自主养成了节约意识,培养了 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很大 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
例如: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在验证不同金属活动性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给出所需的 药品和仪器,然后在教学中这样安排: (1)学生自拟实验方案来验证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2)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 (3)师生讨论、评价实验。
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 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 力。这样的实验,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去 讨论,去设计,去操作,去探究,来验证自己的设想,结论 的归纳总结水到渠成。
步骤
现象
结论
该样品中有氢氧化 钙存在 该样品中有碳酸钙 存在
六、注重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延伸,开拓学生的探究渠道
化学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结合课堂教学内 容设计生活化学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每一个学生都 能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张扬自我、显示个性,充分释 放自己的潜能;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 家庭小实验: 1、钢铁腐蚀的条件探究 2、CO2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 3、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探7年宁夏化学中考实验探究(共16分)
第一题
1、实验室可用该装置制取的干燥气体是 CO2 (写出一种), 所用的药品是 ,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没 大理石、稀盐酸 有收集满,请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 装置气密性不好 2、若改变收集方法,还可以制取的干燥气体是 , 3、若把发生装置改装、所用药品改变,还可用来制取干燥 的氧气,但必须添加的一种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写一个)。
一、C、Fe、Cu、FeO、Fe2O3、CuO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
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 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 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 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粉末、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粉末是 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正确。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第一题 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
试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二题
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察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 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或者是这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 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假设1:黑色粉末是木炭粉; 假设2: 假设3:
;
(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进行了一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 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 表,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① 结论 假设1成立 假设1成立
②
③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①假设1成立② ③假设1成立
二、有关NaOH化学性质的探究题
五、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学生拿到题不知道从何入手或看不懂题意,这是探究 性实验考试学生失分的关键,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探究性 实验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教师 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己设计探究性实验习题来 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让他们多做多练,才能遇到陌 生题不慌,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 通过实验习题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更全面的对知识 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境界,这样不 仅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毅力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 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 Na+、OH-)能使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提问:是哪种微粒使酚酞变红? 分析:可能是H2O、 Na+、 OH设计实验:分别取H2O 、NaCl和 NaOH跟酚酞混合,观察 记录现象: H2O 、NaCl分别和 酚酞混合没有明显变化, NaOH与酚酞混合溶液变红 分析现象: H2O 、Na+、Cl-不能 酚酞变红,只能是OH-是酚酞 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