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滨区建民办事处建民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组姓名:
10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难点】孔子思想内涵的理解。
文言字词的理解。
【方法链接】
1、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处理好轻重,把握好重读与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等,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2、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①读——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串连词义理解句子——思考整则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通假字及解释:
A、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B、解释:先写出本字,然后再解释字的意思。
③翻译课文时,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实词,采用添字组词法、词语置换法、利用注释法,结合具体语境来试着连缀成句,力争做到忠实于原文,语句流畅易懂。
【检查预习】
1、作者及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字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___ ”。
提出了“仁”的思想,即仁爱、爱人。
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
在教育上,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论语》是一部记载_________及其弟子_______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2、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 )乎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曾.()子
3、熟读课文,划出文言文朗读节奏。
4、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标出自己难以解决的生僻词句。
二、对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掌握本段的重点词。
时:说:愠:君子:
(2)通假字:说:通“”,意思是:
(3)串连词义理解句子:
【合作探究】
其他九则按照第一则示例的方法,完成对重点字词及句意的理解
1、重点字词,通假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2、古今异议
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饭疏食饮水()
3、对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文中格言警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概括每一节的内容大意(分组讨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传不习.()温故.()罔.()殆.()
2、理解填空
①《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④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⑤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 ___?
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⑧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⑨子夏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 ___,
_ ,________________ _?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
下列句子中的“而”:
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尝试背诵】
第一遍读准字;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抑扬顿挫。
【理解运用】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处事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习了本文,默写你最感兴趣最有生活体验的一句话,并谈谈你对这句话对你生活的启迪作用;我最感兴趣的一句话:
它对我生活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