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A
13(2008年广东文综)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 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 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c
14.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大 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 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C
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普通官员: ①你会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吗?
②在上级面前,你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吗?
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位平民百姓: ①你明知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得不好,请 问你会参加科举考试并在考试中阐发自己的观点吗?
②你可以自由地出海贸易吗?你会自主创业, 当个小老板吗?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4、清朝初期,对皇权构成重大威胁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六部 D、南书房
相 同
地位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非法定
不 职权 同
对皇权 作用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自我检测
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B
D.政令统一的需要
康熙皇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自主学习
三、清:设立军机处
1、清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
秦朝——清朝
消极作用: 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 发展的因素。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萌芽的发展。
六:知识运用
• • • • • • 1.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 A、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危社稷” B、地方上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 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宰相之职权可以由六部替代 2.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评价,正 确的是 A 、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制度的划时代的变革 • 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 加强中央权力 C、 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 • D 、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减轻了农民负担
影响: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乱政。 弊——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也易造成太监乱政。
朱元璋废宰相加强皇权后, 事情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 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 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 5.《东华录》记载: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 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 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 制。” 从中判断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应该是 • A.共和国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 C.联邦制度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朝下列机构 • ①南书房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 ③内阁、六部 ④军机处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 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 的认可与否。
康熙御笔
清代皇帝的批红
丞相府
内阁大堂
一个是民主象征, 一个是专政的产物;
明代的内阁制=西方近 ? 代的内阁制
一个有行政大权, 一个只是内侍顾问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7、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8、(2006· 重庆)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 三司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四: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 了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 a.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b. 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c.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 家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课目标
了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探 讨
如何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Y(程度)
Y(程度)
0

明清
x(t)
0秦会发展趋势x(t 明清图1:中国封建社会专
图2:中国封建社
制主义发展的趋势
本课脉络
一、明朝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1、中央:废宰相,设内阁
2、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二、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清初中枢机构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的过程:
(1)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奠定了基础
(2)明成祖:内阁制正式形成
(3)明宣宗:授予阁臣票拟权
(4)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
3、职权: 侍从顾问,不能制约皇权 4、机构性质: 内侍机构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课堂设问
专 制 主 义 达 到 顶 峰
本课小结
• 明:废宰相,设内阁——皇权加强 • 清: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自我检测
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大臣和皇帝 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和皇 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B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B、 封建制度走向
B
(2008年天津)
1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 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中国 西方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晚期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
五: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作用: 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 一与领土完整。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 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流。
9、(2007宁夏文综)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C
1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 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 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影响了皇权集中。
2、军机处有何特点?(可参考内阁的特点)
阅读教材P19上面材料回答a a.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
军机处
b.职能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君主专制 制度发展 到顶峰
c.特点:简、速、密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军机处的职能特征:
1.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 2.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 3.跪受笔录,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反映时代特 征:君主专 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走 向衰落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
2、军机处设置——专制顶峰(雍正)
一、明:废宰相,权分六部
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
根本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 历史原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丞相权势过重(见16页历史 纵横)
2、历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到底该不该废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