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失街亭》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笑 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三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 汝奈何相阻耶?”
2020/2/19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狂妄自大
麻痹轻敌 夸夸其谈
不听王平劝谏,坚持屯 兵山上,违背临行时孔 明的嘱咐。
违令拒谏 死守教条 目中无人
三笑:笑孔明“多心”、笑王 平“真女子也”、笑司马懿 “202彼0/2/1若9 有命,不来围山”
2020/2/19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 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人智慧的 诸葛亮,有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 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作品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 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 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 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2020/2/19
2020/2/19
感知课文
1、本文串联故事情节的线索是什么?请 各用一句话归纳四部分的情节大意。
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
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 署,命马谡“谨守”,当道下寨;
第二部分: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山上。
第三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 夺 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
2020/2/19
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体 给课文的四部风各拟一个小标题
• 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2020/2/19
全文思路(故事情节) 细作急报 引子
孔明调兵、王平辅佐、高翔备救 魏延据要、赵邓疑兵、自出斜谷
第四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
前2020三/2/19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小结: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
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 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 司马懿 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 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步缓和。作者以 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 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前后照应。 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结构 紧凑。
讨论:失街亭,谁之过?



谡 ?
亮 ?
2020/2/19
明确:
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 有用人不当的责任。同学们可各抒 己见,不必受限制,自圆其说有用人失察的过 错……从马谡的角度说,他死搬教条,不 能理论联系实际……
从领导角度说,用人必须全面了解,量 才录用。从处理问题来说,必须做到理论联 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 发,切忌死搬教条。……
间接描写
1. 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
2. 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 知幼稚
3. 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反衬马谡的 无能
2020/2/19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2020/2/19
1.(间接描写)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2020/2/19
第12课 失街亭
作者简介
2020/2/19
罗贯中,元小说家。元 末明初山西太原人,名本, 字贯中,钱塘(今浙江杭 州)人,亦作庐陵(今江 西吉安)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流浪江湖,集毕生精力 于小说,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 小说的作家,作品大多湮没。有《三 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 《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和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均经 后人增删,已非原貌。其生存时间, 约 在 1330—1400 年 间 , 事 迹 略 见 明 贾仲明《续录鬼簿》。
2020/2/19
《失街亭》可资借鉴之处
• 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 • 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 • 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 • 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 • 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 • 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
面而准确。
2020/2/19
2020/2/19
失街亭的历史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在益州建立蜀国,三国之势鼎足 而立。曹丕废黜汉献帝,在洛阳自立为大魏皇帝,刘备 在成都即大汉皇帝位,封诸葛亮为丞相,刘备为报关羽、 张飞被害之仇,统帅精兵七十余万进攻孙吴。孙权权且 接受曹丕赐给的吴王称号,曹丕静观吴蜀交战,以坐收 渔翁之利。刘备在彝陵地区联营四十余寨,誓灭孙吴。 孙权起用年轻将领陆逊,陆逊见刘备扎营于林木茂盛之 处,于是用火攻法大败蜀军。刘备几乎全军覆灭,仅率 百余人逃入白帝城, 不久病危,托孤于诸葛亮。刘备 辞世,太子刘禅继位,自八十五回至第九十回,集中写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南征过程,显示他恩威并用民族政策。 自九十一回至一百零四回,集中写他北攻曹魏的六出祁 山2的020/战2/19绩,直到他鞠躬尽瘁,死于军中。
形 势 图
2020/2/19
街亭有多重要?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 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 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 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 的斜谷,蜀军可由此进攻眉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 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 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 “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 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 眉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 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 明由中路取眉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 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 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
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 ”
2020/2/19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 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 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 稳妥撤兵汉中。
间接描写就是从其他人物的描写里烘托出所写人物, 或通过别人的评价来描写人物,这种描写也叫侧面描写。 这种方法,按习惯又称为烘托法,即烘云托月之法。例如, 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写到:
小芹今年十八岁了,……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 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去采 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吃饭的时候,邻居们端上碗爱到三仙 姑那里坐一会儿,前庄的人来回一里路也不觉得远……
《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称颂曹操是“非 常之人,超世之杰”;《三国演义》则以蜀汉 为正统,贬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 雄”。 2020/2/19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 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 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以 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 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 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 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被称为“第一才子书”。 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 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 深20,20/2言/19 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开端
马谡拒谏、司马探营 发展
双方激战 高潮
挥泪执法 2020/2/19
结局

谡 到 底 是 怎


死 守
自 傲
样 一 个 人 ?
教 条
目 中


2020/2/19
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直接描写
一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据传说,罗贯中参加过农民起义,当过张 士诚的幕客。明代王圻说他“有志图王”,这 说明他有政治抱负,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 他退隐林下,开始编写历史小说。
罗贯中根据民间故事、传说、戏剧及重要 史料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作注解时所引 用的野史杂记,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75万 字的长篇巨著。
“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这一段文字没有一处直接写小芹的漂亮,然而通过渲染人们处 处、时时想和小芹接近这一点,就间接地把小芹的漂亮表现了出来。
2020/2/19
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挥泪 —— 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
流涕 —— 惜马谡,又不得不处置
马谡;
大哭不已 —— 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
听先帝遗嘱。
2020/2/19
2020/2/19
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 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 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 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 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 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前来请罪, 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 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 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 之 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大败。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 之过也!”
④ 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 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 20应20/2替/19 他抚养。
小结: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是以描写的角度为标准来分类的。
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 动,这种描写也叫正面描写。
刘备
2020/2/19
曹操
孙权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 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 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 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 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 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这部小说“文不甚 深,言不甚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深受群众喜爱。
第九十一回写诸葛亮采用马谡的反间计,迫使曹魏夺去司 马懿的兵权,削职还乡。诸葛亮深感当时形势于蜀国有利, 于是上《出师表》请求伐魏获准,提三十万大军伐魏,生 擒魏军主将夏侯懋,智取安定、南安、天水,收服姜维, 在两军阵前骂死了魏军军事王郎,又乘大雪漫地之际,智 破羌兵,曹魏新城太守孟达,本是蜀将降魏,此时又准备 联合金城太守申耽、上庸太守申仪,起兵投蜀,进兵洛阳, 以配合诸葛亮夺取长安,诸葛亮准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以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曹魏又起用司马懿抗蜀。司马懿兼 程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新城,申耽、申仪在 司马懿的指挥下,杀死孟达。蜀魏双方集中于街亭地区, 诸葛亮想守住街亭,保护汉中的咽喉地带,以便蜀军顺利 的进兵长安。司马懿想占领街亭,断绝蜀军粮道,迫使蜀 军退202兵0/2/1,9 街亭正是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