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和水蒸气》
一、教材分析
水和水蒸气是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单元第六课。
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上节课学生们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
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
然后,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水能变成气态,那么,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变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
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很快变冷时,凝结便可能发生。
为了观察这一变化,课文中学生将把一个载玻片盖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载玻片的表面上(有许多小水珠)。
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由于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认识生活中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水和水蒸气会相互转化。
2.通过观察,认识到水蒸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水蒸气、蒸发、凝结概念;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教学难点:水蒸气与蒸发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1.50ML的小烧杯装清水(分组)
2.100ML的烧杯,标有冷、热的载玻片2片、餐巾纸、温水(分组),其中热玻片在用前先用烫水加热擦干。
3.演示材料:冻成冰的矿泉水、喷壶
(四)教学过程(简案)
1.引导建立“水蒸气”、“蒸发”的概念
(1)揭示学生前概念
①.教师:小黑板上的水去哪里了?
②.学生:说说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
(2)观察活动,建立“水蒸发变为看不见的水蒸气”的概念
①.从事例理解:
a.播放视频和图片。
b.说说蒸发是怎么回事?
②.从活动体验:
a. 小组观察活动。
b. 小组讨论:水蒸气有什么特点?
c.交流汇报。
2.引导建立“凝结”的概念
(1)学生实验。
热水蒸发的水蒸气在玻璃片上凝结。
(2)你看到了什么?水珠从哪里来的?
(3)揭示凝结的概念
(4)说说生活中凝结的例子
3.巩固提升,寻找水蒸气的活动
(1)教师演示实验
(2)小组讨论、寻找水蒸气。
4.课外延伸。
(四)教学过程(详案)
课前谈话:每个同学用手蘸一点水在桌子上写字。
(老师也写个“水”字在黑板上)
一.引导建立“水蒸气”、“蒸发”的概念。
(一)揭示前概念
1.看看刚才写的字有什么发现?
2.生活中像水干了这样的现象,你还能举几个吗?
(二)观察活动,建立“水蒸发变为看不见的水蒸气”的概念
1.出示PPT:老师家里有一只鱼缸,装了半缸水。
我用红色的横线表示水的高度,这是第天拍的照片,估计到第30天,水会怎么样?(变少了、变干了)
2.水到哪里去了?(空气)变成了什么?(水蒸气)
3.科学中把水慢慢变少、变干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称为水的蒸发。
(板书:水蒸发水蒸气)
4.认识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1)鱼缸里的水是不是只在白天会蒸发?
(2)晚上,水会蒸发吗?理由(生活经验——晚上洗衣服早上干,图片)(3)中午水会蒸发吗?傍晚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水是怎么在蒸发?
(板书:时刻)
(4)此时此刻,桌子上放得水在蒸发吗?(在)
老师演示:仔细盯着水看,水没有变化
学生解释:蒸发速度慢,难以察觉
(5)举例:
老师手里的湿毛巾上面的水在蒸发吗?
学校操场上的鱼池里的水在蒸发吗?
远一点,学校旁府南河水在蒸发吗?
再远一点,大海里的水在蒸发吗?
5.水蒸气的特点
(1)这些水蒸发后都变成了?(水蒸气)
(2)那水蒸气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可以蘸一点水在自己的桌面上观察,也可以观察烧杯里的水,看看能不能看到水蒸气?边观察边讨论:水蒸气有什么特点?出示PPT
(3)学生分组观察(1分半)
(4)汇报发现?
A看不见——都没看见吗?
B 气体——水是一种液体,它蒸发后变成的水蒸气是?
四.课外延伸: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方法能加快水蒸发?
三、板书设计
水和水蒸气
水时刻蒸发水蒸气看不见
气体
到处都有
透明
冷空气
四、教学反思
1.抽象的科学概念如何自主建立
水的蒸发与水蒸气在小学生的头脑中,虽然从生活经历让他们有了一定的印象,但是还是十分模糊的,不明确的,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应该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以图片、录象等形式呈现,以及通过学生亲历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并且尝试解释各种现象,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由于此课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和很难理解的内容,因此我提供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深入去探究,去感受和体验。
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自主建立科学概念。
2.对加热活动的认识
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有一活动是让学生加快水的蒸发:根据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想出各种办法,(比如加热、风吹等)加快水的蒸发。
其实这块内容应该是人人都能想到并能操作完成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发现运用一些办法可以加快蒸发,相比水蒸气与水蒸发的概念,这个活动在思维难度上并不大,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尝试弱化这个活动,让学生说说方法,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在课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