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试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七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公元589年,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使南北重新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②整顿吏治,廉洁奉公
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④创立科举,发展教育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古人盛赞的人生几大喜事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4.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太平公主 B.金城公主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5.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鉴真东渡日本 B. 新罗遣唐使来华
C. 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下西洋
6.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春
7.隋唐书法,名家辈出。

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苏轼
8.学习完隋唐时期这段历史以后,四位同学概括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正确的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C.繁荣与开放 D.巩固统一与社会危机
9.在辽宋夏金元时期,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不.包括
A.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0.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据考证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

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景德镇 B.广州 C.泉州 D.开封
11.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
活丰富起来,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市 B.坊 C.瓦子 D.勾栏
成吉思汗
12.右图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国 ③建立元朝 ④推行行省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文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 .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14.《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在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部书中能查阅到?
15.在一次文物展览会上,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见
右图)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名画是指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16.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称皇帝,建
立明朝。

当时的应天是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杭州
D.开封
17.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明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8.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西方殖民者是
A. 葡萄牙
B. 荷兰
C. 沙俄
D.日本
19.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社会政局动荡
B .边疆防御巩固
C .军政实现合一
D .君权不断强化
A
B C D 黄帝时期 战国时期
汉武帝时期
北宋时期 五代时期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20.第一次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的条约是
A .中俄《尼布楚条约》
B .中英《南京条约》
C .中法《北京条约》
D .中日《马关条约》
21.原产南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说明了
A .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B .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
C .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
D .这些农作物的产量高
22.右图是一位学生画的历史漫画,如果请你为这副漫画命名,最恰当的应是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闭关锁国政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重农抑商政策
2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
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
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4.清朝时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25.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A.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B.繁盛与危机并存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并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到了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6分)
答:原因: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
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3分) 答:启示: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要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要保护生态环境等。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是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为什么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中国却未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4分)
答:理解:纺织业等部门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分)
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分,言之成理可给分。

可从以下任一角度分析: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资本家买田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等)
27.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和黄岩岛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

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

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

(1)根据材料一《元朝疆域图》所示,指出元朝时南海诸岛的名称。

答:名称:万里石塘。

(2)根据材料二《清朝疆域图》所示,指出清朝时南海诸岛的名称。

岭 北 行 省
宣政院辖地
石 塘 万
元朝疆域 万 石 塘 里 里

阳行

中书

大都 南海 京师 万里长沙 千 塘 清朝疆域
里 石
答:名称:万里长沙、千里石塘。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解决黄岩岛事件的最现实的途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6分)
答:途径: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

(2分)
理由:该做法既显示了中国把涉及黄岩岛事务作为中国的内部事务处理,传递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可让步的态度,又充分显示了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

(2分)一旦中菲两国在黄岩岛问题上发生武力冲突,将对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

(2分)(答案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