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和保护边疆民族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承和保护边疆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1-12-22T07:49:37.17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0期作者:景智鹏
[导读] 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
景智鹏
云南省盈江县盏西镇综合文化站 679305
摘要: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
纵观我国五千年的华夏史,唯一没有中断的就是文化,可以看出文化对一个国家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民族的精神纽带,同样边疆民族文化也是边疆人民的精神纽带和象征,边疆民族文化对于推动边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安身立命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基于此,本文针对边疆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边疆民族文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边疆民族文化;保护;发展
引言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带动边疆人民致富的实践环节,那么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则是丰富边疆人民的精神和认知。
可以说,在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这二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因而对于边疆民族文化,必须要加以保护和发展,使其成为边疆人民不断奋斗的强大动力。
1对边疆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1.1边疆民族文化对于边疆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说起推动边疆民族文化的发展,人民往往会想到将边疆民族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
确实将边疆民族文化进行产业化,可以非常有效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的产业化不仅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带动了边疆区域经济发展。
因而,对于边疆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将其进行产业化,从而推动边疆地区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边疆地区相对来说位置比较偏僻,而且工业化和企业化并不发达,这就导致边疆地区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为了使边疆地区能够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寻找边疆地区的特色来带动边疆经济发展,而边疆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边疆特色,可以作为推动边疆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而,必须要加强对于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使其为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
1.2边疆民族文化是边疆地区人民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记忆,同时也是该民族在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从广义上来看,民族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
中国56个民族之所以有明显的区分,就是因为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对于边疆民族文化来说,它传承着边疆人民自从诞生开始的行为意识以及人民的思想认知,其既反映了边疆人民的现实生活,同时也记录着边疆民族发展的荣辱兴衰。
由于边疆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使得边疆人民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这种精神上的力量往往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发展所需要的凝聚力。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想要在世界大趋势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依靠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各个民族同心协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
因此,边疆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对于边疆地区人民的精神凝聚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保护和发展边疆民族文化的具体策略
2.1内涵与外延并重
民族文化是集合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民风人文等一系列特色精神世界的东西,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行和发展的动力。
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这只是民族文化的外延。
真正保护民族文化,必须要对其内涵和外延同时保护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扎根在民族社会实践中,是人们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本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精神思想以及对于他人和世界的价值观念等等。
如果将民族文化脱离了社会实践和民族日常生活,民族文化就将失去发展的根源,这是完全不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
对于边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也是既需要注重其外在形式的保护,同时更要注重其内涵发展。
例如,在边疆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在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中,其少数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这些独特的习俗和观念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边疆民族文化。
人们在保护和发展边疆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保护其民族文化中的某些活动、某些行为等外在形式,要深入了解边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要真正了解其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2.2继承与摒弃并存
对待相应的边疆民族文化,人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发展和保护,也就是说当前不能持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盘接收。
而是应该深入了解边疆民族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对于各地区的边疆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摒弃。
主要是继承民族文化中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摒弃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边疆民族文化。
只有这样,边疆民族文化才能向着更加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2]。
对于边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摒弃,应是各民族的主动行为,外界只能进行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强行对其进行摒弃,这样反而会事与愿违。
比如说,对于云南边疆民族中有一种民族文化,其还存在并流传下来的祭祀民族文化,当地人们认为这是对于当地神的一种尊敬。
但是事实上到了21世纪以来,已经不再是传统封建迷信的社会,这种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对于民族发展,国家发展都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对其进行科普知识,让其逐渐了解现代化社会的文化思潮,使其在边疆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丢弃这些传统的、无意义的文化发展。
2.3保护和挖掘并举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对于很多边疆民族文化的冲击是很大的,有很多边疆民族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毁掉可能就是人们失去的巨大财富,尤其是一些民族特有的文化,如果保存下来,那将成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因而对于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非
常必要的。
当然,当前对边疆民族文化仅仅是保护还不够,保护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使边疆民族文化不受到损害,而边疆民族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对其加以利用。
因而,在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护过程中,还需要对边疆民族文化进行挖掘。
首先,边疆民族文化的形式多样,可以与多种现代化市场结合起来,比如说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等等。
通过将边疆民族文化与其相互结合,从而打造具有特色的边疆文化产业。
其次,还需对边疆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民族内在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内涵是在漫长的民族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活生生的力量,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3]。
结语
综上,边疆民族文化是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化。
在如今现代化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必须要深入了解边疆民族文化的内涵,对于优秀的边疆民族文化必须要进行保护和发展,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化产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产业,在保护中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燕.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理论研究[J].传承,2015(04):86-87.
[2]田联刚,赵鹏.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6.
[3]申晶晶.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非遗传承人的日常实践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