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华为网站内容文字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我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
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
目前,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我们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通信领域专业经验,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平等、自由地接入到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愿景使命
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核心价值观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扎根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是华为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共同承诺。
它确保我们步调一致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实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愿景。
成就客户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
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艰苦奋斗
我们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以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赖。
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
我们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而不是自我否定。
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
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
我们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至诚守信
我们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诚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团队合作不仅是跨文化的群体协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门墙、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战略
基于客户需求驱动,我们逐步建立起包括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四大业务领域在内的端到端综合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
电信基础网络:全IP融合网络
经过多年积累,华为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数据通信IP技术等核心领域建立了综合优势,是融合时代运营商的最佳伙伴,将为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
业务与软件:帮助客户增加收入、提升效率
在业务与软件领域,我们致力于向全球电信运营商提供开放的应用环境、智慧的运营平台和快速的专业服务,以帮助运营商增加运营收入、提高运营效率并最终获得商业成功。
专业服务:协同、快速、专业
在专业服务方面,华为持续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并提升运作效率,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总拥有价值(TVO)。
终端:伙伴、定制、价值
我们聚焦运营商转售市场,帮助客户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终端的需求,通过提供种类丰富的网络终端,为消费者带来丰富便捷的通信体验。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坚持开放合作。
我们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我们投入43,6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瑞
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
我们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
公司治理
股东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或“华为”)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
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没有任何第三方(包括政府)持有华为控股的股份。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华为控股的股东及出资比例如下:
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截止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
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
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公司治理架构
华为建立了清晰而全面的公司治理架构,为维持良好的企业表现和长期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全球运营
概览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我们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这使我们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
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我们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我们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愿景使命
品牌标志
战略
财务概要
公司治理
全球运营
研究开发
管理变革
开放合作
华为2009年年报
华为2008
发展历程
质量方针
社会责任
公司刊物
新闻媒体
展会活动
合作伙伴
多媒体资源
RSS+Podcasts
Newsletter
联系我们
关于华为 > 公司介绍 >
研究开发
公司长期致力于研发投入,持续构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坚持开放合作。
我们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我们投入43,6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
我们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
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
在LTE/EPC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华为融入和支持主流国际标准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华为在123个标准组织中担任了148个关键领导职位:如在ITU中担任ITU-T SG11主席、SG16副主席,以及ITU-RSG5副主席和WP5D技术组主席,在其他组织中担任的重要职位包括3GPP CT副主席、GERAN副主席、SA5主席,IEEENGSON主席,IETF Routing Area AD和OMA DM主席等。
截至 2009年12月31日,华为共向标准组织提交文稿18000多篇。
华为对行业标准组织的贡献已经得到认可,2009年,华为获得了IEEE标准组织授予的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华为仍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09年研发费用达到133.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7.4%。
公司在研发领域广泛推行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在充分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帮助市场和客户成功。
依靠强大的创新能力,华为在2009年通过竞争获得了中国政府关于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和容错机以及欧盟FP项目等研发项目补助。
管理变革
概览
在公司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变革,逐步与国际接轨。
我们同IBM、Hay Group、PwC 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华为逐渐实现了全流程的一流运作和管理,保持了公司规模、经营效益及能力建设的均衡发展。
流程重整
华为以市场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主干流程,辅以财务、人力资源(HAY)等变革项目,全面展开公司业务流程变革,引入业界实用的最佳实践,并建设了支撑这种运作的完整IT架构。
组织变革
我们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Marketing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
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
华为聘请德国FhG帮助进行生产工艺体系的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财务管理
2007年,我们启动了IFS(集成财经服务)项目,该项目覆盖了华为全球所有关键财经领域,将进一步提升华为管理运营能力并支持未来业务拓展,有助于我们与领先运营商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
华为持续建设柔性的供应链能力,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供货保障的比较竞争优势。
我们建设了扁平化的制造组织,高效率、柔性地保障市场要货需求。
我们认真推行集成供应链(ISC)变革,保证新流程和系统的落实。
华为实施了质量工程技术,供应链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发展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采购绩效管理和推行基于业界最佳实践TQRDCE的供应商认证流程。
开放合作
概览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合作。
一方面,我们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
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启动了与友商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多领域多层面的合作,以互相依存,共同抗御风险。
我们与西门子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注于TD-SCDMA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共同推动TD-SCDMA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与摩托罗拉在上海成立了UMTS联合研发中心,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功能更强大、全面的UMTS产品解决方案和高速分组接入方案(HSPA)。
在管理方面,从1997年起,我们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等流程,并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
而在技术方面,我们也与世界一流公司(如Intel、Texas Instruments、Freescale Semiconductor、Qualcomm、Infineon、Microsoft、IBM和HP等)进行合作和建立联合实验室。
质量方针
华为质量方针
∙积极倾听客户需求;
∙精心构建产品质量;
∙真诚提供满意服务;
∙时刻铭记为客户服务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
社会责任
概览
上个世纪,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了发达的现代文明,而今,这些自然资源正面临枯竭的危险;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或由各种自然灾难带来的地区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因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不仅包括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还包括消灭贫困、减灾、消除数字鸿沟等等。
WSIS(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宣言描述的信息社会——一个“人人可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使个人、社区和各国人们均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持续提高生活品质的社会。
”华为面向全球提供创新的通信解决方案,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更便于接入信息社会,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CR),长期致力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
概览
华为公司是一家遵守法律、对社会负责任的公司,十分重视自己以及供应链上的商业伙伴的形象,华为供应链已采纳了基于SA8000标准的社会责任理念,鼓励和引导供应商达到社会责任体系的要求。
供应商CR要求
我们制定了社会责任采购指南(Sourcing with social accountability),全面修改了供应商认证与管理的流程,将社会责任和环境方面相关要求纳入到了整个供应商认证、选择与管理流程中。
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供应商社会责任认证计划,对采购人员及供应商进行系统的
SA8000/TL9000/ISO14000标准及审核的培训,以确保该计划得到落实。
认证实施
我们制定了供应商社会责任的认证计划,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提高对供应商社会责任认识,宣传与培训阶段
2004年3月,我们召开了供应商大会,向供应商介绍了社会责任基本知识以及华为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要求。
2004年9月,我们组织了供应商培训班,对20家供应商进行了SA8000标准知识的系统培训。
第二阶段:开展社会责任试认证
2004年9月,已经完成了10家供应商试点认证和绩效评审,通过认证发现各供应商在社会责任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对存在问题全部得到供应商确认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计划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对所有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认证
2004年10月开始,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和新供应商的认证,全部采用新流程及模板,以引导和鼓励供应商推进落实社会责任的要求;
2005年,对20%(60家)关键供应商,完成华为公司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2006年,对60%(180家)关键供应商,完成华为公司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2007年,关键供应商中60% (180家)通过OHSAS18000的认证,100%通过华为社会责任体系的认证。
培训
为了有效开展对供应商社会责任、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的认证,我们聘请了社会上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采购认证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演练。
2004年6月,对55名TQC工程师进行了ISO14000内审员课程的系统培训,其中53人通过了内审员资格考试,获得了ISO14000内审员资格证书。
通过率达96.4% 。
2004年7-8月,对129人进行了SA8000标准知识普及性培训,对35名TQC工程师进行了内审员课程的系统培训,其中32人通过了内审员资格考试,获得了SA8000内审员资格证书。
通过率达91.4%。
2004年8月,对55名TQC工程师进行了TL9000内审员课程的系统培训,其中51人通过了内审员资格考试,获得了TL9000内审员资格证书。
通过率达92.7%。
对55名TQC工程师进行了OHSAS18000体系知识培训。
员工
华为为员工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帮助员工实现其潜能。
行为准则
工作环境
培训
职业发展
员工俱乐部
多元化 沟通渠道
(工作环境):华为一直努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华为负责员工关系的部门会定期调查员工工作环境,如组织环境调查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其中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的监测机制、年度体检。
除了华为内部的检查以外,华为还引进外部权威机构(如DNV )执行检查,确保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华为在此方面作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相关机构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华为已经通过了国际OHSAS 18001:1999及ISO14001:2004认证。
培训:
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华为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其中的重要举措是在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
为了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公司文化,华为大学对新员工的培训涵盖了企业文化、产品知识、营销技巧以及产品开发标准等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培训时间从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
华为还拥有完善的在职培训计划,它包括管理和技术两方面。
不同的职业资格、级别及员工类别会有不同培训计划,为每个员工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除了为员工提供了多种培训资源,帮助其进行自我提高外,华为大学还设有能力与资格鉴定体系,对员工的技术和能力进行鉴定。
导师制度
华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导师制度,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华为。
部门领导为每一位新员工指派一位资深员工为其导师,为其答疑解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和指导,包括对公司周围居住环境的介绍,及帮助他们克服刚接手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困难等。
在新员工成为正式员工的三个月里,导师要对新员工的绩效负责,新员工的绩效也会影响到导师本人
的工作绩效。
除了针对新员工所开展的导师制度外,在每个部门,我们都配有一支资深的教授专家团队,为员工提供顾问支持;团队成员大多为来自各所名牌大学的教授,以及一些研发中心退休的老专家。
他们将在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向员工提出富有成效的建议,以及接受进一步的咨询。
(职业发展):
华为的任职资格双向晋升通道,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使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潜质的员工顺利成长为管理者,同时也使潜心钻研技术、有技术特长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成长为某个专业/业务领域的专家,为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薪酬
在华为,我们不仅遵守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求,而且还推行了极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为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华为人力资源部与Hay Group和Mercer等顾问公司长期合作,定期对工资数据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公司业绩对员工薪酬进行相应调整。
奖金计划
华为员工的奖金计划与员工业绩密切相关。
员工奖金支付根据员工个人季度工作所负的责任、工作绩效及主要完成项目的情况而定,同时也会考虑总薪酬包的情况。
根据薪酬政策,我们每年对薪酬计划进行审查和修改,以保证该项计划能在市场竞争和成本方面保持平衡。
福利
华为建立了一套面向所有员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这一机制高于当地政策的要求,同时还包括了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和额外福利等。
(员工俱乐部):
我们深知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对员工工作之余的生活也给予极高的重视。
华为成立了各种俱乐部,旨在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生活品质。
俱乐部负责组织包括野餐、舞会、体育、摄影以及唱歌比赛等在内的各种活动。
员工俱乐部建有一个可供员工进行内外交流沟通的网络,为员工提供各种内容的信息,包括健康、生活、交通、子女、教育、旅游及舞蹈培训等。
俱乐部鼓励员工回报社会,比如向红十字会、受灾地区以及向华为建立的希望小学捐款。
此外,华为还有一个旨在使员工家属更好了解华为的“家庭日”活动计划。
(多元化):
华为目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华为在国际化的同时也致力于在全球经营的本地化。
华为向本地员工开放管理岗位,使公司在全球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管理团队,组织各种活动推行跨文化理解,提高团队凝聚力。
无歧视
华为的机会平等政策反映在我们招聘工作中。
华为规定招聘员工不应有种族、性别、地区、国籍、年龄、怀孕或残疾方面的歧视。
同时,我们还建立反歧视政策,并遵守当地在劳动法方面的要求。
助残
我们为身体不便的员工提供必要的便利设施,如专门的过道和洗手间等。
(沟通渠道):
华为公司与员工之间有着通畅的沟通渠道。
员工可以向自己的直接主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按照公司的开放政策,向更上一级的领导提出他们的问题。
华为沟通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总裁信箱
开放日
员工关系部专家
合理化建议箱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概览
环保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我们提出“绿色华为,绿色通信,绿色世界”,十分关注环境保护,在产品开发和商业活动中考虑到环保的要求,遵循各类国际环保法规,并通过技术创新达到环保与能源节省的目的。
环保与职业健康
华为坚持技术领先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员工职业健康。
我们通过了国际标准的环境、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的认证,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其目标如下:
提高我们在设计、生产和经营过程中EHS的意识;
系统地识别潜在环境风险和职业危害;
为采购战略制定具体的EHS要求,并在整个采购链中推行EHS;
在员工中加强EHS意识,并培养每个人对环境尽职尽责的企业文化;
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有效利用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定期进行EHS内部审查和监督检查。
绿色产品计划
为保证EHS目标的实现,我们实施了“绿色产品”计划,涵盖了研发、采购、生产及用户服务等环节。
该计划的执行受三级机构的监督,以保证其得到全公司的全力支持:由投资评审委员会(IRB)成员组成最高层管理团队,决定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总方向;第二层管理团队由项目经理组成,主要负责业务流程、研发、采购、生产、IT及产品回收;第三层管理团队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
华为研究开发环保型产品已有多年。
从概念开发到产品推出的整个IPD过程中,公司很重视环保设计的重要性。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环保设计达到三个目标:保护环境、提高质量以及合理和有效利用资源。
国际标准与法规
作为有责任感的全球企业公民,华为遵守相关的国际标准、环保政策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