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1节 空气与氧气》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第三节)复习课
一、教学理念
科学是一门以研究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的学科,通过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因此,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如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的第一节——第三节的复习课。
本堂复习课主要是为了能够写出氧气的三种制取方法,以及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同时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化学计算的问题。
空气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学会一些灭火的方法对学生十分有益,也会使学生感到科学与生活的贴近。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对空间想象能力,对知识的联系整合及拓展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注重学生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和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以及对知识的拓展提升。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空气与生命的相关知识,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前面第二章的微观粒子与模型的学习以及初一阶段的知识,也可以作知识迁移。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性质,了解工业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2、知道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措施;
3、了解质量守恒定律,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4、会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种现象;
2、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发展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3、通过基本的实验操作,学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用归纳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安全用火意识,增强社会责任
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六、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
结合讲述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边讲述、边思考、边观察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氧气的性
质
【图片】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提问】那么,对我们如此重要的氧气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科技小讨论】冥王星表面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美国计划向冥王星发射探测
火箭,有人认为这样做很危险,因为火箭喷出的火焰
会点燃冥王星上的甲烷,你认同吗?
【提问】那么如果此时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该怎么
怎么灭火呢?
板书:氧气的性质学生观看片并回忆
学生回答:A、硫
B、白磷
C、碳
D、铁
学生回答:1、助燃
2、供给呼吸
学生回答:不认同,
因为冥王星表面没
有助燃剂氧气。
学生回答:根据燃
烧的条件,得出灭
火的两种方法,法
一:使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法二:
隔绝氧气
学生,及
时的检验
学生该部
分的落实
情况
通过该部
分内容的
讲解,让
学生明确
事物间的
内在联系
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证【过渡】那我们如何将氧气制取与收集出来呢?
【图片】
【对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收集方法
抽取部分学生上台
完成对应的三种制
取氧气的原理方程
式
学生回答
通过上台
书写的方
式,让学
生平时存
在的书写
化学方程
式的错误
的地方展
示出来。
通过已知
信息,得
出收集方
法,习得
分析归纳
总结的能
力。
【活动】验证是不是氧气?氧气满了吗?板书: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学生完成实验通过课堂
实验,增
加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加深
对知识点
的印象。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图片】
【应用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现欲制氧气
3.2克?问:需过氧化氢多少克?
【应用1】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烧瓶内的物质的质量在完全反应前后如右图所示,问:
实验前加入过氧化氢多少克?
学生回答:在化学
反应中,参加化学
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的总和
学生解答习题
以水电解
为质量守
恒定律的
原型,记
住这个例
子也就记
得这部分
内容。
课堂上留
足时间给
学生,让
学生更多
的去研读
例题,从
而能够举
一反三。
八、板书设计
空气与生命(第1节—第3节)
1、氧气的性质
2、氧气的制取、收集与检验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九、教学反思
本堂课中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均被调动起来了,一方面是老师在提问过程中设置的切入点低,其次在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较好,在之后的复习课中,我应该更多的去探究习题的选择,更多的考虑到习题的分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