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如图的四个图中,各运动物体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被投出的篮球的运动轨迹
B . 研究书本在桌面上平行移动的位移
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
D. 研究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研究被投出的篮球的运动路径,篮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A 不符合题意;
B 、研究书本在桌面上平行移动,书本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不符合题意;
C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 不符合题意
D . 研究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子弹头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符合题意。

2.一物体朝着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着
2t 内的平均速度是2v .则物体在全过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
A. 23v ﻩ
B. 34v ﻩC . 43v ﻩD 。

56
v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在全过程内的平均速度
52262
v t vt x v v t t t +⋅===+A.
23v 与计算结果56
v v =不相符,故A 不符合题意; B. 34v 与计算结果56
v v =不相符,故B 不符合题意; C . 43v 与计算结果56
v v =不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

56v 与计算结果56v v =相符,故D 符合题意。

3.ABS 是A nti—l oc k Bra ke Sy ste m的英文缩写,即“刹车防抱死系统”.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过程中,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

A. 启用AB S刹车时间大于未启用ABS 刹车时间
B. 启用AB S汽车做匀速运动,未启用AB S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C. 0~t 1的时间内,启用ABS 加速度大于未启用AB S加速度
D . 刹车过程中,启用ABS 平均速度大于未启用ABS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 。

据图象可知,当速度为零时,启用A BS后制动所需时间比未启用该刹车系统时短,故A 错误;
B.由图看出,启用ABS 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故B错误;
C.由斜率等于加速度的大小,则知,启用AB S后0~t1的时间加速度小,t 1~t 2的时间内加速度大。

故C
错误
;
D .由图可知,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经过t 3时间停止,则其平均速度等于启用AB S做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由于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经过t3时间停止其位移大于未启用ABS 时的位移,则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经过t3时间停止其平均速度大于未启用ABS 时的平均速度,则启用A BS 平均速度大于未启用ABS 平均速度。

故D 正确。

4。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 ,则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A. 2x
t ∆B . 23x
t ∆ﻩC . 22x
t ∆ﻩD 。

 2
23x
t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两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结合时间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在第一段x ∆内的平均速度为12x v t ∆=
,在第二段x ∆内的平均速度为2x v t
∆=,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322
t t t t ∆=+=.则加速度为2232x x x t t a t t ∆∆-∆==,B正确.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B。

C. ﻩ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a-t图象知,0~0。

5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
6.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

子弹以76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向乙站行驶的速度是40 km/h
C。

汽车到达站点时的速度是62 km/h
D. 小球第13 s末的速度是4 m/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子弹击中目标速度、汽车到达站点时的速度均与某一位置对应为瞬时速度,小球第13s末的速度与某一时刻对应,为瞬时速度,汽车从甲站向乙站行驶的速度与某段位移对应,因此为平均速度,故ACD 错误,B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对应,而瞬时速度与某个时刻与某个位置相对应。

明确了它们的区别便能正确解答本题。

7.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1m/s,第8s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6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8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 a =2m/s 2,v 8=15m /s ,x8=144m
B. a=2m/s 2,v8=16m/s,x 8=36m
C. a=2m/s2,v8=17m /s,x 8=72m
D . a=0.
8m /s 2,v 8=17m /s,x8=144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应用以及相关推论,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8s 末的速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8s 内的位移。

,
【详解】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可知28536x x aT m -== ,解得22.0/a m s =;则8s 末的速度80(128)/17/v v at m s m s =+=+⨯=;8s 内的位移
22801118287222s v t at m m ⎛⎫=+=⨯+⨯⨯= ⎪⎝⎭
,故C 正确。

8.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

在t=5s时追尾
C. 在t=3s时追尾
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车速度相等时(t=5 s),小汽车相对于大卡车的位移为35m>30 m,所以会追尾,选项A错误;
BC。

在t=3 s时,小汽车相对于大卡车的位移等于30 m,此时发生追尾,选项C正确,B错误;D.若刹车不失灵,在t=2s时两车速度相等,小汽车相对于大卡车的位移等于20 m,小于开始时的30 m距离,所以刹车不失灵时不会追尾,选项D错误.
二、多选题
9.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 “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 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

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 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A对;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零,但路程为路径的长度,不为零,B错;平均速度指的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为零,平均速率不为零,C对;能否看做质点是要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忽略不计,D错;
考点:考查运动学的基本物理量的理解
点评:对运动学中的基本物理量要加强理解和区分,这些知识点包括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质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
1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 与曲线a 相切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4 s 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 。

前4 s 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
157
倍C 。

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9 m /s
D . 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
【答案】AD
【解析】
【详解】A 、x t -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故前4s 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均为负方向,故A正确;
B 、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甲的x t -图像对应于曲线a ;前4s 内甲的平均速度为1(15m)9m 6m/s 4s v --==-,前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15m 7m 2(m/s s
)()4v ---==-,故前4s 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3倍,故B 错误;
CD 、设0t =时甲的速度为0v ,4s t =时甲的速度为4v ,则422m/s v v ==-,又0412
v v v +=,可得010m/s v =-,则甲的加速度222(10)m/s 2m/s 4
a ---==,故C错误,D 正确。

11.如图,长度之比为1:2的A 、B 两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

若子
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B 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
A . 穿过A 、
B 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B . 穿过A 、B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11
):C 。

射入A 、B 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3 :2
D. 射入A 、B 【答案】A D
【解析】
【详解】将木块B 看成两块与A 长度相同的木块1、2、3,则子弹匀减速穿过三木块,末速度为零,我们假设子弹从右向左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子弹依次穿过3、2、1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t3:
t 2:t 1=1:(−1):);得子弹依次穿过AB 木块所用时间之比:t 1:(t 2+t 3−
),选项A 正确,B 错误;根据v=at 可知,射入A 、B木块时的速度之比为:
12323:():():A B v v t t t t t =+++==,则D 正确,A 错误;故选AD.
【点睛】在研究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时,合理运用逆过程可以使题目变得简单易做。

要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2。

我市开始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如图所示,以8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位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 =2s时,汽车离停车线距离为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