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医药
出现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率高达90%,围生期子宫切除率可高达66%。

子宫下段、子宫颈是前置胎盘发生胎盘植入的主要部位,由于收缩功能较差,子宫肌层缺乏而且大量绒毛侵入,使得胎盘无法正常剥离,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产时、产后大出血,子宫穿孔、子宫破裂、休克、继发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植入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主要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MRI、灰阶检查、孕妇血清学检查(如甲胎蛋白、血清肌酸激酶、游离胎儿DNA检测等),其中孕妇血清学检查、灰阶检查法尚未成熟,没有被广泛应用;而产前彩超、MRI检查无创伤、可重复检查,已被确定为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最主要诊断办法。

彩超检查的影像学征象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广泛胎盘实质有腔隙血流,子宫肌层与胎盘实质间界限模糊、无蜕膜区域,胎盘与子宫之间存在异常血流,非胎盘组织存在明显静脉丛,而膀胱子宫浆膜交界处有较多血管[2]。

彩超在评估胎盘浸润子宫肌层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对诊断灵敏度、准确率产生一定影响。

MRI检查采用多平面成像技术,对组织分辨率较高,且对血流较为敏感,可清晰显示胎盘粘连、滞留等情况,使胎盘与子宫肌层、绒毛膜与低蜕膜之间对比明显,有助于明确胎盘和子宫之间的关系[3]。

MRI显示植入型前置胎盘的形状为三角形、结节状或蘑菇状,胎盘侵入子宫肌层,结合带可出现局部中断、变薄现象。

本文结果显示,产前MRI筛查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产前彩超,这可能与本次样本较小有关。

尽管产前MRI检查费用较高,但MRI检查能够明确胎儿、胎盘、子宫肌层之间的关系,可为手术过程提供指导和支持,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量[4]。

对于有条件进行MRI检查的医院,高度怀疑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若产前彩超诊断筛查为阴性或无法明确诊断,可在产前进行MR I检查。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T,Pariente G,Sergienko R,et al. Critic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 of placenta previa[J]. Arch Gynecol Obstet,2011,284(1):47.
[2]陈凤英,张大伟,刘正平,等. 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
的产前MRI平扫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5):359.
[3]侯倩男,常林利,周辉. 凶险型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位置
对母体预后的影响[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83.
[4]谷豫鸣,魏俊,熊常君,等. 超声检查与磁共振在植入性凶
险型前置胎盘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4):105.
(收稿:2018-05-24)
(发稿编辑:薛芳)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施文娟吴晓娴朱凤
由于输卵管阻塞可能导致女性不孕,因此临床检查不孕症,首先采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

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染液术是目前临床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金标准”,但费用高、风险大,限制其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的广泛使用及超声造影剂的发展,使得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成为可能。

为探究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价值,笔者进行了以下观察。

作者单位:314100 浙江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通信作者:施文娟,Email:540642542@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检查的不孕患者90例。

夫妇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同居1年及以上;男方精子穿透试验阳性,精液分析结果正常;女方经超声监控证明排卵正常;无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月经第2~3天,基础激素水平检查正常;无内分泌异常。

患者年龄24~37岁,平均(28.2±0.8)岁,原发性不孕31例,继发性不孕59例,不孕年限1~4年,平均(1.9±0.7)年。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 超声诊断仪。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检查的不孕患者90例,分别采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以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为金标准。

结果87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共174条输卵管。

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符合率达82.8%(144/174)。

顺利检查的87例中在造影过程中出现轻微下腹胀痛感21例(241%),造影结束均得到缓解。

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可重复性强、诊断准确率满意,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输卵管性不孕;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染液术;诊断价值
50
2019年3月第26卷第6期
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检查时将双腔子宫输卵管造影导管安置于宫腔内,于外腔注入空气2~3ml,堵塞宫颈内口。

在双侧宫角附近扫查,开启超声增强造影模式及双幅显示,检查盆腔内情况,进行超声图像拍摄。

将10ml SonoVue 稀释液匀速缓慢注射于内腔导管,观察盆腔内造影剂弥散分布情况,注意输卵管内造影剂的流动情况。

若患者输卵管通畅,再注入20~50ml生理盐水;若患者输卵管梗阻,回抽造影剂,选择常规超声或能量多普勒模式,减少造影剂残留。

1.3 输卵管通畅性判定标准
1.3.1 超声造影检查①输卵管通畅:推注造影剂时无阻力,造影剂流动方向为两侧宫角至输卵管,在宫腔内呈带状强回声,输卵管全段显影。

部分患者能够观察到卵巢周围呈环状高回声带,造影后盆腔积液增加。

②输卵管通而不畅:推注造影剂存在明显阻力,需适度加压,多次重复缓慢推进,输卵管显影粗细不均,直肠子宫隐窝仅少量造影剂强回声可见。

③输卵管阻塞:推注造影剂时反流明显。

造影剂在宫腔内呈团状高回声聚积,输卵管全段无显影或仅部分显影,卵巢周围观察不到环状高回声带;造影后,盆腔积液量未改变或无积液。

1.3.2 腹腔镜通染检查①输卵管通畅:推注的10~20ml亚甲蓝于伞端溢出;②输卵管通而不畅:推注时存在一定阻力,在一侧输卵管根部行钳夹,仍然有少许亚甲蓝于伞端溢出;③输卵管阻塞:推注时阻力大、反流,部分宫角部蓝染隆起或输卵管膨大,无亚甲蓝于伞端溢出。

由科室两名经验丰富的执业医师评价。

以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为诊断金标准。

2 结果
2.1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2例因明显疼痛,2例在碘剂造影过程中因术前插管出现明显下腹胀痛,拒绝继续检查,未完成造影。

87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共174条输卵管。

由表1可见,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符合率达82.8%(144/174)。

3 讨论
我国不孕症发病率7%~10%,其中输卵管源性不孕是最主要原因之一[1]。

目前,临床用于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金标准”为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染液术。

该检查有创、费用高、检查时需全麻,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操作简便,无放射性,能够清楚观察宫腔、输卵管及宫腔外的影像信息,确定输卵管是否通畅、宫腔内是否存在粘连带或占位病变等[2]。

同时,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卵巢的切面形态和回声情况,还可反映出宫腔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畸形及宫腔外的盆腔病变,提供宫颈内口、宫颈、输卵管及子宫腔等部位的重要信息[3]。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剂不刺激黏膜,黏度低,稳定性好,容易充盈子宫和输卵管,能够快速通过输卵管,通过肺循环自由扩散代谢,患者不会出现过敏禁忌,对受孕时间无影响[4]。

本文结果显示,87例174条输卵管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的符合率高达82.8%。

顺利完成检查者中有21例在造影过程中出现轻微下腹胀痛,结束后明显缓解,不良反应较轻。

综上所述,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诊断准确率高。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存在一定局限:①无法判断输卵管管径粗细情况是否影响妊娠,无法确定是由于盆腔粘连导致弥散较慢的间接影响还是输卵管本身造成。

②无法客观准确的判断盆腔粘连情况[5]。

参考文献
[1]熊希,高春燕,孙秋蕾,等. 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
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10(3):163.
[2]陆小燕,刘爱玲. 二维与三维超声造影诊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
通畅性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2):377.
[3]杨继,同俊义,张英伟,等. 三维超声造影与子宫输卵管造
影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比较[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7):980.
[4]张新艳. 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应用
价值[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s1):11.
[5]邓萍,郭媛媛,杨巧,等. 声诺维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
影诊断不孕症的临床应用[J]. 西部医学,2015,27(5):789.
(收稿:2018-08-22)
(发稿编辑:蓝白)
表1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比较(条)
超声造影
金标准结果合计通畅阻塞通而不畅
通畅 82 0 4 86
阻塞 0 31 10 41
通而不畅 9 7 31 47
合计 91 38 45174
2.2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终止检
查4例,其中1例在嘱患者休息后症状缓解。

顺利检查的
87例中在造影过程中出现轻微下腹胀痛感21例(241%),
造影结束均得到缓解。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