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第9课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9.2增强生命的韧性学案2
七年级上册4单9.2——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习内容】
一、基础感知
(一)快速浏览本课内容,完成《学练优》填空题
(二)结合下列内容,完成课本笔记(方法指导:注意批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1.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为什么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面对挫折,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挫折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是什么?
(1)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2)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4.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要充分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二、深入学习
1、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在上面这些情境中: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2、探究二:教材P106-107探究与分享,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
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3、探究二:阅读材料,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
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
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
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
当他清醒过来,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抉择,这是,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
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
最后,他回到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帐篷前,队友最终把他救活了。
思考:这位登山者在风暴中活了下去,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某企业职工李某和王某,因企业改革而下岗。
李某下岗后开起了小吃店,生意兴隆,收入可观。
而王某则一蹶不振,只靠社会救济维持家庭生活。
这说明()
A.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不会有挫折
B.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挫折
C. 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结果不同
D. 挫折只有积极作用
2.盲人歌手阳光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表演感动了全国亿万观众。
他虽然在8个月大时失明,但他用生命顽强地同困难做斗争,他是那么的乐观、热爱生活,心中充满了阳光。
他使我们深深感受到()
A.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挫折
B. 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看自己能否正确对待挫折
C. 挫折是人生的灾难、成长的障碍
D. 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面对挫折,我们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B. 自立自强我们才能攀得更高,走的更远
C. 我们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D. 面对困难努力就好,不必强求
4.在生活中,那些不屈从于挫折的人能够
①发掘生命的力量,勇敢的战胜挫折
②唉声叹气,向困难低头
③听从命运的安排
④积极主动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有媒体报道,患有湿疹的英国14岁女孩汉娜·史密斯在社交网站上传自己的照片,寻求治疗方面的帮助,却遭到恶毒的谩骂和人身攻击“你真的很丑”“去死吧”……对此,你认为对的是
①网上言论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②生命拒绝冷漠,网友的话是对生命的漠视
③人生难免有挫折,勇敢面对是关键④生活需要温暖,网友的话缺乏爱的温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感动中国人物”李丽,是湖南人,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她先后义务深入100多个学校、企业、社区、监狱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听众达10万余人次;帮助近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数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近万名学生重新树立了自信……
阅读材料,联系本期所学第四单元知识,思考回答:
(1)李丽的哪些品质令你感动?
(2)假如一个中学生遭受挫折后找到李丽进行咨询,请你想想李丽会对这位中学生说些什么?
答案:
1——5.CBDDB
6.(1)意志坚强、助人为乐、甘于奉献、自强不息、承担责任等等。
(2)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
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
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
不恰当的行为,需要及时调整,正确面对。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是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面对挫折,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遭受挫折后,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冷静分析,从容应对,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排解,积极进取,探索创新,增强生命的韧性。
发掘生命的力量并不排斥外力,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