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幼儿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教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幼儿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教
师考试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语言理解的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后
B.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先,语言理解的发生发展在后
D.语言理解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A
解析::
幼儿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2.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A.晚
B.早
C.不明显
D.时间差不多
答案::B
解析::
选B。
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要早一些。
3.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岁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方位知觉是人们对自身或客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的知觉。
3岁幼儿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能正确辨别前后的方位。
4.小明听妈妈说:“听那孩子的嘴多甜! ”小明问:“妈妈,您舔过他的嘴吗?”这主要反映小明()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纯洁性
D、思维的表面性
答案::D
5.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
卢梭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6.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
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木的名画
答案::A
解析::
B、C、D项都能正确引导幼儿进行绘画,A选项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会阻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幼儿的思维会被束缚,无法引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美感。
7.下列选项中不是缺乏维生素B的症状的是( )
A.夜盲
B.脚气病
C.口角炎
D.皮炎
答案::A
解析::
维生素A严重缺乏会造成夜盲症和干眼病。
8.斯金纳与华生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有所不同,他更强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A.操作性反射
B.强化因素
C.环境刺激
D.实验对象
答案::A
解析::
斯金纳与华生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有所不同,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斯金纳认为只要使用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从而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
他强调积极强化与及时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
本题的答案选A选项,要注意区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之间理论的不同点。
9.在自然情境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
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
D.教育现场观察
答案::D
解析::
教育现场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
其特点是:(1)在自然场景下观察自然发射管的行为或时间;(2)观察者可以直接感受被观察者的情感及情绪;(3)所获得资料是丰富、直观、全面的;(4)可借助于现场的感受对资料进行全面分析。
10.()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A.开放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
D.经济性
答案::D
解析::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贯彻经济性原则具体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二、解析题
11.春季正是花开的季节,走在路边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花盛开的景象,被风一吹,花瓣随风起舞,就像是被赋予了灵性一样,花瓣落下又像是下了一场花雨,真是忍不住让人想起花瓣飘落的那一刻!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幼儿园大班活动“花的礼物”,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解析::
花的礼物(大班)(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品品、听听、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装饰品、春姑娘图片、花朵头箍、纸、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入场地: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玩,好吗?
(2)观察环境:你们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漂亮?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2.观察、品尝、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礼物:花仙子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2)幼儿观察、品尝花的礼物。
①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是怎么用的?
②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尝尝、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礼物。
(3)逐个提问:这是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
(4)小结:花的用途。
提问:花还可以做什么?
①做药;②可以吃;③泡茶喝;④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⑤清香空气;⑥可以美容……
3.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仙子的花朵头箍:花仙子的礼物你喜欢吗?我也要送点礼物给花仙子。
我的头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后面老师准备了纸笔,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
等下说给大家听,你做了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4.情感激发
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环保教育)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去公园玩的时候.总会去捡一片片不同的花瓣。
幼儿教师也可以教幼儿“怎么制作不同的花瓣标本”,保存起来留做纪念。
三、问答题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问题: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
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人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
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13.试述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解析::
幼儿园班级管理一般由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其他管理等几方面组成。
其他管理包含家园交流管理、班级间交流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幼儿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
(1)生活管理
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是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幼儿在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是保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顺利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
没有科学规范的生活管理,儿童就无法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规则的教育与游戏活动。
(2)教育管理
班级保教人员对教育过程精心设计组织,对教育结果进行细致评估,在教师带领下对班级幼儿进行调查研究,这-系列的工作称为幼儿园班级教育管理。
(3)物品管理
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给儿童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儿童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儿童成长,同时也方便教师使用,班级物品包括小床,小被等生活用品,玩具、学具等学习用品以及钢琴、电视等教师教学物品。
(4)其他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除了着重进行生活和保育教育活动管理外,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其他管理,如学习管理、环境管理、班际交流管理、家庭教育管理、社区活动管理等,它们也是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分析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组织指导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解析::
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角色游戏,幼儿生动、创造性地展现现实生活。
(1)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各种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儿童可以体会到这些角色的行为特点,认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儿童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开展游戏,这都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良好时机。
②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价值。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重现那些愉快和温暖的经历。
b.在角色游戏中儿童也能宣泄一些消极情绪。
c.通过角色游戏儿童可以满足其控制环境的欲望。
③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
通过儿童不断地扮演、体验各种角色,他们对社会和周围环境事物的认识也大大加强了。
当儿童假装用积木代替枪来游戏时,就说明了他的思维的进步和发展。
(2)教师在组织指导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①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儿童的生活内容越丰富,知识越多,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就越新颖充实。
②尊重儿童的意愿。
角色游戏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不要让教师硬性规定。
③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④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15.简述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
解析::
【答案要点】与感觉相比较,知觉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
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尝试用词去标志它,因此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
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的过程。
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
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因而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16.试述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
解析::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则始终贯穿其中。
1927年春,陶行知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试验,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学习。
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具有“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2)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先生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
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
(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
具体包括六个方面:首先,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其次,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再次,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除此之外,还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最后还要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