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面粉爆炸实验”实验的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面粉爆炸实验”实验的改进
1.问题的提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128页实验7-2的“面粉爆炸实验”,其操作过程是: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如图所示)。

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在2019年第9
期的《化学教学》中,也有一篇题为《面粉爆炸实验的改进》的文章,作者将该实验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用密封性良好的金属小桶代替了纸盒,用酒精棉代替了蜡烛,在塑料管口放一堆干燥的面粉,然后用洗耳球鼓气。

上述实验操作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鼓入大量空气的方法扬
起粉尘。

笔者认为这一设计值得商榷。

在密闭体系中鼓入大量气体,即使没有面粉的急速燃烧,鼓入的大量空气也会使罐内气压增大,只要罐内气压远远高于外界大气压,就有可能使罐盖高高掀起。

笔者曾在一空金属罐底侧打孔,用橡皮管连接一个气囊,快速按压气囊时,罐盖也被高高掀起。

而且成功率很高。

如果将按压气囊的速度降低,这个实验的成功率就大大下降。

分析其中的原因如下:(1)鼓入的空气有可能将烛火吹灭;(2)扬起的粉尘太多,将烛火扑灭;(3)扬起的粉尘不够,无法集聚爆发力。

总之,鼓入空气的速度
很难控制。

2.实验的改进 2.1 我的创新点(1)改变了扬尘方式。

将鼓气扬尘变成敲击落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使该实验的设计在理论上更为严谨。

(2)为了防止蜡烛在罐体振动时翻倒,用中心挖洞的泡沫塑料板固定蜡烛,以提高成功率。

通过以上改进,该实验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

2.2 实验仪器和药品(1)一只直径约13 cm、高约17 cm的带盖且密封性良好的金属罐(如奶粉罐),将一个纱布袋缝在罐盖下方,要求留一个口便于添加面粉。

纱布选用医用橡皮膏背面的效果较好。

如图所示。

(2)去一块长约13 cm、宽约6 cm中心挖洞的泡沫塑料板。

(3取一根长、宽、高约为45 cm×3 cm×2 cm的木棒。

(4)匙、坩埚钳、火柴各一。

(5)一只高约2 cm的蜡烛,干燥的面粉。

2.3 实验操作先把蜡烛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然后把泡沫塑料板放入金属罐底部。

把3~4药匙的面粉装入纱布袋中,用坩埚钳夹住燃烧的火柴点燃蜡烛,待烛火燃得较旺时盖上塑料盖,然后用木棒敲击罐盖。

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成功率很高,而且除了听到“嘣”的爆破声,看到罐盖被高高掀起,还可以看到火光冲出罐体,直接感受面粉粉尘的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