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训练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训
练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
C.实践知识
D.学生自学
2.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
3.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A.布置课外作业
B.讲授新教材
C.检查复习
D.巩固新教材
4.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 “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5.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7.下列教具中不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标本
B.图片
C.图表
D.模型
8.1835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9.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关系是()。

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
B.同步进行
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
10.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来编班。

A.年龄
B.发展水平
C.知识经验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11.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A.教学目标
B.课程设置
C.学年编制
D.人员安排
12.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A.问题中心
B.社会中心
C.教师中心
D.当事人中心
13.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14.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
15.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16.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A.课程计划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计
D.课程改革
17.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荀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18.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19.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20.我国目前班级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比较多的领导方式是()
A.集体中心
B.教师中心
C.学生中心
D.教学中心
21.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社区的影响
22.长期在课程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B.CIPP模式
C.表现性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

23.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述
B.讲解
C.解读
D.讲演
24.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外部因素是()。

A.学生掌握的方法
B.学生的学习经验
C.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学习内容
25.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标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用的范围。

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A.陈述式B.例举式C.概括式D.二维图表式
二、多选题(5题)
2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27.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
A.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B.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
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D.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
28.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有()。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
E.坚持严格要求
29.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30.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三、填空题(3题)
31.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 }。

32.瑞士教育家{ }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33.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 }。

四、简答题(4题)
34.请简述认知模式对我国德育教育有什么启示。

35.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36.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7.简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德育策略。

参考答案
1.A
2.D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涉及学制的内容,而学制是按年龄分级的
3.B
4.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5.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6.B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7.A
8.A
9.A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文化发展在先,教育内容随后才发生变化。

10.D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进行,打破年龄限制。

11.B
12.D罗杰斯提出了“当事人中心”的观点。

13.C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14.A
15.B
16.C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17.C
18.C
19.B班级授课制又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是指把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故正确答案为B。

20.C
21.C
22.D
23.A
24.D
25.D泰勒提出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是二维图表式。

26.AC
27.ABC
28.ACDB、E分别是陶冶法、锻炼法的要求。

29.ACE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30.ABD班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它的设计要依据国家、学校、班级群体三方面实际水平。

31. 成熟
32.裴斯泰洛齐
33. 心理特征
3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
一步深化的。

它对我国德育的启示有一下几点:(1)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的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国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可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纠正。

(2)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

如果承认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就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

(3)我国学校在系统的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35.(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6.【要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37.(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收比自己原有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