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D(D项不属于僻字的“文化意义”。
)
2.(3分)D(文中并未提及古希腊语、拉丁语保留了生僻字)
3.(3分)C(不属于对旧有文化新的认识,即不符合“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3分)A(两个朋友相约去钓鱼,主要是兴趣爱好,不仅仅是为了充饥)
5.(6分)①渲染了宁静平和的氛围,与战争的紧张气氛形成强烈反差;②烘托了两个朋友钓鱼时的快乐心情,与下文痛恨战争的愤怒形成强烈对比;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被发现作铺垫。
评分建议:每点2分。
第①点中,“宁静”“平和”答出一词即可;意义相近的词如“平静”亦可。
“强烈反差”答出“反差”即可;“形成对比”亦可。
第②点中“强烈对比”答出“对比”即可,意思相近的词亦可。
第③点“为下文被发现作铺垫”一句只答“为下文作
铺垫”不得分。
6.(6分)①热爱生活:在战争期间冒险去钓鱼;②勇敢不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出卖人格,不屈膝投降,傲然赴死;③坚守信义:拒绝出卖朋友;④热爱和平:垂钓时非常欢乐、幸福,认为战争是自相残杀、愚蠢的。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冒号前1分,冒号后1分。
第②点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出卖人格,不屈膝投降,傲然赴死”答出“不出卖人格”“不屈膝投降”“傲然赴死”其中一句即可得1分。
第④点中答出“垂钓时非常欢乐、幸福”或“认为战争是自相残杀”或“认为战争是愚蠢的”即可得1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B(“已普及”错,“代替”有误,应为辅助工具。
)
8.(3分)C(A.“已经成为”有误;B.“只要,就”有误,还需要医生们手动标注重要信息;D.“医学影像设备不足”有误。
)
9.(6分)①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风险;②减轻医生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③创造切实的经济效益。
(每点2分)(提供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风险见材料一的二三四段、材料二第一段和材料三第五段;减轻医生负担,提供工作效率和质量见材料三第五段;创造切实的经济效果见材料三第四段)
评分建议:每点2分。
第②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中答出“效率”“质量”即可得1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D(披:翻阅。
)
11.(3分)B(B.假如。
A.在;被。
C.表示语气,一定;代词,指赵国。
D.因此;凭借。
)
12.(3分)B
13.(3分)C(“最终实现了古今之人达不到的治理高度”不准确。
)
14.(10分)(1)(4分)山河还和原来一样,人和事物已经不一样了,过去治理黄河的许多功迹,那些散失的事迹还有吗?
评分建议:“非”1分、“河”1分、”“轶事”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我据此就明白您的志向了。
曾经读苏东坡治理徐州时上奏皇帝的奏疏,对整个徐州的形势了如指掌。
评分建议:“有以”、“尝”、“若”、表达通畅各1分。
参考译文:
自古名士贤才出任一郡长官,(实现)政风教化,恩泽四野,风气为之一振,恶俗随之改变,学子在学校歌声朗朗,农夫在田野其乐融融,商人在街市人头攒动,一时之间,气象不同,而境内的城池山川也就觉得特别奇特。
因此,(他们)这些人为地方增加了名气,并且(这个地方)也借助了这些人的名声,比如青州因为富郑公而传名,随州因为刘长卿而著名,徐州因为苏东坡从而更加扬名。
没有别的原因,是敬重这个人因而敬重这个地方。
如今距离苏轼治理徐州已经六百多年了。
昌邑曦翁姜知府来管理这片地方,到任之时,登上黄楼向西眺望苏堤,慷慨怀想:山水依旧,人世已变,寻访过去治理黄河取得成效的诸多事迹,那些散失的故事还在这里吗?如果凭借诚心来实行仁政,哪里还有自古及今都赶不上他的情况呢!政务处理及时得当,一个月就实现了政风教化,实行三年,(徐州)就被治理得井然有序。
到今天以历七年,始终如一日。
偶尔在公务闲暇时,在放鹤亭上宴请宾客。
(见)席座上有善画的人,就笑着对他说:“你没看见那群山耸立,而黄河横穿其中吗?百姓性情多刚勇,我(凭借教化)使他们变得柔和。
你没看见那高阔的九里山,淮阴侯韩信的
营垒好像还在;高峻的鸡鸣山,张良的箫声就像昨天吗?我和乡里父老共享太平日子已经很久了,生活安定,人口增长,本来就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你没看见那奎阁在城东南光彩照人,奎峰在南岸耸立,和天上的文曲交相辉映吗?生活富足之后兴教,对百姓子弟进行教育,我盼望已经很久了。
请您一定为我画这幅图。
”
图画好后,拿来给我看,我打开图就恭恭敬敬地说:“我据此就明白您的志向了。
曾经读苏东坡治理徐州时上奏皇帝的奏疏,对整个徐州的形势了如指掌。
今天您绘制此图,安放在屏帷之间,坐在卧席之上,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政令制定(推行)的地方。
那绘制并安放全州地图的原因,一定是又有超过苏轼谋划之外的地方,那么今天这幅山水地图,把它作为日后面君奏对时的先行资料可以吗?”因此(我)提笔来写下这篇图记。
(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
15.(5分)①拟人、比喻(2分);②花儿吐蕊,柳枝长出新芽(1分),蝴蝶蜜蜂翩翩飞舞(1分),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1分)。
评分建议:第①点中答“对偶”不得分;第②点“花儿吐蕊,柳枝长出新芽”中“花”“柳”缺一则不得分;“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中“初春”不写则不得分;“初春”答为“早春”等意思相近的词亦可。
16.(4分)①思乡之情;②归隐之意;③身世之感;④孤独之怨;⑤羁旅之愁。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情”“意”“感”“怨”“愁”等词不必拘泥。
17.(6分)(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评分建议:每空1分。
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第(3)句中答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阅读(20分)
18.(3分)A(应为“千姿百态”。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
19.(3分)B(A项“掌握作家思想家”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伦理负担”后加“的自由”;D项“近三十个左右”语义重复。
)
20.(3分)C(A.速:招致;B.逞:使称意。
D.构:设计陷害)
21.(3分)C
22.D(“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他站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才能的人就会追随他。
)
23. (5分)(1)(3分)C
(2)(2分)贾探春王熙凤(每空1分)
评分建议:每空1分。
答“探春”“熙凤”亦可得分。
四、写作(70分)
24.命题意图:
写人叙事,立足于现实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关注生命,考查考生的感悟力。
解题立意:
“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成长的路上,会因烦恼、痛苦、迷茫而流泪,会因委屈、误解、失去而流泪,也会因自责、同情、感动而流泪,然而,“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风霜而愈益温厚”,流泪,便是一场经历,也是一次内省,又是一段成长,它让我们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坚持、练就了坚韧,还让我们感受了真心、认识了真诚、收获了真情……“少年心事当拿云”,生活如此多彩,人生岂能有悔?
写作要求:
写人有血有肉,叙事有波有折,表达有情有意,语言有滋有味。
赋分标准:
第一类:写人物二三事,有场景有层次;写人有细节描写;语言有文采意蕴;虚实结合,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文化审美情趣;综合评判一类赋分,63—70分。
(凡写了二至三件事的作文,首先考虑按一类卷赋分)
第二类,叙事完整,有细节描写,运用修辞,能明显体现人物内在特征,综合评判二类赋分,56—62分。
第三类,概述事件,有重点细节描写,没有明显展现出人的“性格修养”“精神风貌”“内心世界”,三类卷赋分,即49—55分。
第四类,概述事件,没有细节描写,基本通顺,基本符合题意,四类赋分,即42—48分。
第五类,没有中心,拼凑组合,词不达意,叙事不清,人物形象不明,书写潦草,卷面凌乱,五类赋分,41分以下。
第六类,胡编乱造,游戏考试,另起炉灶,涂画严重。
(2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