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中国女鞋之都住于成都市武侯区,自2002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2006年正式授牌。
2016年在政府的主导下,女鞋之都产业开始向安岳转移,2017年8月,入驻安岳国际鞋都的企业达到了120家。
读安岳国际鞋都区位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促使女鞋之都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成都()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市场需求减少
C. 企业竞争加剧
D. 原材料枯竭
2. 政府将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点选在安岳,主要考虑安岳()
A. 地理位置优越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环境质量好
3. 产业转移后的武侯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最可能是()
A. 石油化工业
B. 机械加工业
C. 现代服务业
D. 现代新型农业
【答案】1. A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女鞋之都产业向外转移是由政府主导的。
主要原因是随着成渝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都、重庆两地开始进行产业升级调整,而位于市中心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了最先被转移出去的对象。
故A项正确。
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点位于成都西南约120公里的安岳具,因此产业转移的原因与市场、原材料以及企业竞争没有任何关系。
BCD项错误。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安岳位于成渝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故A项正确。
与其他区域相比,安岳县的劳动力成本、产业基础、环境质量并不占优势。
BCD项错误。
【3题详解】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
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增长速度快的优点,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产业升级的首选。
故选C项正确。
石油化工业和机械加工业属于传统产业,市区土地面积有限,地价高,不适宜发展现代新型农业。
故ABD项错误。
渭干河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目前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
骆驼脖子水电站是渭干河梯级开发中的第五级水电站,已于2016年开始建设。
读渭干河流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4. 渭干河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 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 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5. 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洪与发电
B. 发电与灌溉
C. 灌溉与航运
D. 防洪与航运
6. 骆驼脖子水电站建成后对渭干河中下游的影响有()
A. 削减洪峰,减轻洪涝灾害
B. 蓄积雨水,改良土壤水分
C. 蓄水冲沙,减轻河道淤积
D. 调节水量,改善灌溉用水
【答案】4. D 5. B 6. D
【解析】
【4题详解】
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从西部进入渭干河流域,所以西部降水多于东部,排除AB;水汽经北部天山抬升而形成地形降水,所以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D正确。
【5题详解】
渭干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发生洪灾可能性较小,排除AD;河流水量小,地广人稀,流域内航运价值低,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不是航运,C错误。
流域内气候干旱,梯级开发能保障绿洲区的灌溉和生活用水,B正确。
【6题详解】
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洪灾发生的几率较少,所以骆驼脖子水电站对中下游没有削减洪峰的影响,A错误。
该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蓄积冰雪融水,而不是雨水,B错误。
该水电站能调节中下游水量,储蓄水量,改善灌溉用水,D正确。
水电站蓄水的主要目的是灌溉和发电,而不是冲淤,C错误。
故选D。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
每年 2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
这是特角度下阳光照射在瀑布上形成的光学原理,其他季节难以看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8. 如果瀑布水量充足的情况下,下列日期中也能看到“火瀑布”景观的是()
A. 10月下旬
B. 4月下旬
C. 5月下旬
D. 11月下旬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火瀑布是出现于2月中下旬的夕照,此时夕阳应在西南方向,根据材料,瀑布还应位于群山之间,且有丰沛的流水,据此推断B正确,ABC错误。
故选:B
【8题详解】
要观赏到火瀑布景观,太阳必须在特定的方位才有可能。
根据所学知识,日出日落的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2月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位于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与2月日落方位相同的时间是10月。
故10月中下旬与2月中下旬的夕阳位置相当,故瀑布水量充足的情况下10月下旬也能看到“火瀑布”景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秸秆发电是秸秆回收利用的途径之一,现有发电方式可分为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而单位发电成本则受原料收购、运输以及不同发电方式等因素共同影响。
目前我国秸秆发电经济效益不佳。
下图示意湖北四市土地及秸秆资源分布特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秸秆电厂布局应倾向于()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技术密集区
D. 劳动力密集区
10. 相较其他三市,仙桃市建秸秆电厂的优势是()
A. 生态环境优良
B. 配套设施完善
C. 秸秆资源量大
D. 秸秆收集成本低
【答案】9. A 10. D
【解析】本题考查新能源的利用,突出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秸秆发电有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及沼气发电,不论哪种发电模式,均需要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且产生的电量有限,经济效益较差,长距离运输秸秆势必导致发电成本进一步提高,使得经济效益更低,所以秸秆电厂应布局在原料产地,与市场、技术及劳动力关系不大,故选A。
【10题详解】
秸秆发电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大,且图中无法判断四市的生态环境,武汉作为省会,配套设施应较仙桃为完善,秸秆资源量=土地面积与资源密度之积,仙桃资源量在四城市不占优势,但是由于其资源密度最大,秸秆收集成本较低,故选D。
近年来,我国进口水果琳琅满目,如东南亚泰国的榴莲、山竹,南美智利的车厘子、蓝莓等。
2018年我国水果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智利超越泰国成为我国水果贸易额最大的进口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我国水果进口反超出口的现象,反映了()
A. 物流产业高速发展
B. 电商网络平台完善
C. 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D.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12. 智利超越泰国成为我国水果贸易额最大的进口国,最主要原因是()
A. 泰国劳动力价格较智利高
B. 智利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
C. 海洋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
D. 气候与市场的季节性差异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水果的进口和出口均涉及物流产业和电商,AB排除;我国水果进口反超出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不大,D错误;水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环境和一些贸易伙伴改变对中国出口政策等的影响,加上国内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以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而水产品进口则出现需求强劲势头,C正确。
故选C。
【12题详解】
智利水果品质优越,位于南半球的这个产地国,车厘子的成熟期正好处于北半球冬季,此时出口的反季节水果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故选D。
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有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140-2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
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风力
D. 土壤
14. 与灌木相比,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使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是()
A. 土壤蒸发加剧
B. 生长耗水减少
C. 植株高度减小
D. 枯枝落叶量增加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草本易入侵的部位是低海拔和高坡度,说明在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丛具有竞争优势,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不同坡度的土壤不一,故选:D。
【14题详解】
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侵入区域的土壤水分增加,说明水分来源增多,水分消耗减少,通过分析可知,草本植物涵养水源作用较强,使水分来源增多;灌木耗水较多,随着草本植物的增加,灌木变矮退化,导致耗水减少。
草本植物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强;且由于灌木矮化,其生长耗水总量减少。
故选B。
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
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
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
A. 夏季海洋
B. 夏季沙漠
C. 夏季柏油路面
D. 冬季暖流海面
16. 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
A. 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B. 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
C. 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
D. 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
【答案】15. A 16. B
【解析】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运用和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
【15题详解】
出现“上蜃景”要求“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即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
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A对;夏季的沙漠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夏季柏油路面因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冬季暖流海面,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高,三者都因近地面气温较高,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都不易出现“上蜃景”现象,B、C、D错。
【16题详解】
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使原本稳定的大气层遭到破坏,故选B;大风有利于雾的快速扩散,且大风是使蜃景消失了,而不是被大雾阻挡看不见了,A错;风
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同地区间的温度差导致了气压差,即水平方向上的热量差异产生了风,而不是风导致了热量差异,C错;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大风吹来会干扰该地区的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使垂直运动减弱、水平运动加强,D错。
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分冰川表面覆盖着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
一般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
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6月,在绒布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
下图示意某时间段绒布冰川消融量随正积温、表碛厚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
A. 塔里木盆地
B. 南亚
C. 欧洲
D. 东亚
18. 随表碛厚度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9. 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
A. 表碛物颗粒越大
B. 侵蚀能力越强
C. 融化越多
D. 完全融化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考查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征和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17题详解】
材料“受亚洲季风影响”信息可知,农药的来源是被亚洲的冬季风、夏季风带来的,此时时间为“2005年6月”,6月份为夏季,应该是受夏季风影响。
而“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喜马拉雅山南邻南亚地区,因此农药是由南亚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故选B;青藏高原海拔高,东南季风难以翻越高山到达该地,D错;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为偏北风,
我国冬季偏北风强,A错;来自欧洲的是西风带的西南风,该风不属于亚洲季风,C错。
【18题详解】
读图,第一幅图是表碛厚度为0.1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20-330之间,第二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0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50-400之间,第三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3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190-330之间,因此随表碛厚度的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先增大后减小,C对,A、B、D错。
【19题详解】
“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碎屑物”,越向冰川下游,则海拔越低、气温越高,融化的冰川规模越大,从冰川内部出露的冰碛物越多,则表碛物越多,C对;冰川搬运过程中,对颗粒物的大小没有分选性,无论大小颗粒都被冰川包裹一起搬运,下游和上游相比,颗粒物大小差别小,A错;下游地区地势较低平,冰川滑动速度慢,侵蚀作用弱,B 错;表碛物是指“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说明表碛下部还有冰川,冰川没有完全融化,D错。
荷兰国土面积为4.1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8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依据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以温室农业生产为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下左图为“荷兰温室大棚景观图”,右图为“内作物吊挂生产景观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 荷兰玻璃温室采用连栋方式,高达10米,面积达10公顷,该特征比较于传统的玻璃温室,主要克服了荷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 耕地资源不足
B. 热量不足
C. 太阳辐射较弱
D. 水分不足
21. 荷兰玻璃温室具有工业化生产特征下列有关其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光、热、水、肥自动控制生物的生长过程
B. 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化和机械化
C. 农产品生产数量和周期主要受市场影响大
D. 农业生产完全摆脱自然的季节和周期性的影响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温室高度大,有利于作物吊挂生长,有利于作物分层种植,充分利用空间、克服土地面积小,耕地不足的不利条件,故A正确。
传统的温室也有B、C项中的功能;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水分不足不是荷兰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故B、C、D错误。
【21题详解】
荷兰的玻璃温室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装置以及机械化采摘、监测系统等,使农业具有工业化的生产特点,故A、B、C都对;自然的季节和周期性变化时,温室农业会自动化调节,从而保证农业的生产,因此不能完全摆脱自然的影响,故D错。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选D。
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他们曾是帆船时代的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读潭门镇人部分活动路线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2. 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A. 种植水稻
B. 远洋捕鱼
C. 出海经商
D. 潜水采贝
23. 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
A. 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
B. 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
C. 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
D. 捕捞技术落后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古代潭门镇人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图中主要生产区域位于南海珊瑚礁区域,所以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最可能是潜水采贝,D对。
该区域不能种植水稻,不适合出海经商A、C错误;远洋捕鱼也是打鱼的渔民,B错。
故选D
【23题详解】
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加剧珍珠、濒危海洋生物的灭绝,随着政府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重视对海洋珍稀物种的保护和限制开发,使得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A对;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B错;周边地区竞相模仿,传统生产方式应得到发展,不会没落,C错;先进的捕捞技术也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D错。
故选A 。
雷阵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产生于雷暴积雨云下,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得多,还伴有放电现象。
海南岛那大市是我国“雷都”,平均一年有130天雷雨天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雷阵雨的分布特点是()
A. 温带多于热带
B. 上午多于下午
C. 平原多于山地
D. 夏季多于秋季
25. 那大市全年雷雨日多的主要原因是()
A. 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B. 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显著
C. 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充沛
D. 东南季风长时间控制,水汽充足
【答案】24. D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雷阵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的午后。
一般是热带高于温带;下午的午后较容易出现,故下午多于上午;山地天气复杂,雷阵雨现象多于平原;夏季温度高,云层上升作用更强,更易发生雷阵雨,夏季多于秋季,据此分析选D。
【25题详解】
那大市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上升幅度大,容易发生雷阵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下沉气流显著,不会形成降水;赤道低压影响不到那大市;季风是形成降水天气的条件,不是形成雷阵雨的必要条件,同时,东南季风在此地登陆但不会长时间控制此地,据此分析选A。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森林火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因森林火灾损失重大。
下图为森林火灾次数逐月累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2018年该州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7. 导致该州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条件
B. 植被覆盖率
C. 气象条件
D. 人类活动
28. 为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A. 加强森林火灾监测
B. 清除林下枯枝落叶
C. 加强森林资源利用
D. 迁出林区居住人口
【答案】26. B 27. C 28. A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灾发生是时间、原因及治理措施,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6题详解】
图中统计的是数据是森林火灾次数逐月累计,每个月火灾的发生次数计算方法是:以7月份为例,图中前7个月的逐月累计次数约为31次,前6个月的逐月累计次数约为17次,则7月份发生的火灾次数为14次。
(或图中某月份的累计频次和上一个月累计频次差距越大,则
该月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越高)据此可推断出,6、7、8三个月的频率最高,因此B正确,ACD错误。
【27题详解】
加利福尼亚州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夏季易发火灾,冬季火灾次数最少,C正确;加州地形的季节变化较小,对火灾季节变化影响小,A错误;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均较小,不会引起森林火灾频率出现大的季节差异,B错误;因为当地每年均会出现森林火灾,林区人类活动较少,少数人引起的火灾不具有时间规律,D错误。
【28题详解】
为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森林火灾监测,将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A正确;森林长时间积攒的残叶败枝需要有周期性进行清理,不然它们越积越多就会引发更大更具破坏性的火灾,清除林下枯枝落叶工程量较大,见效慢,而且不断的有枯枝落叶产生,因此清除林下枯枝落叶不是最有效的,B错误;加强森林资源利用,人类活动增加,可能引发森林火灾,C错误;迁出林区居住人口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火灾发生频次,但是林区居住人口较少,不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
A. 气压较高
B. 多晴朗天气
C. 多大风
D. 多上升气流
30. 对甲、乙两图辐合带位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直射点位置
B. 海陆分布
C. 洋流性质
D. 地形地势
【答案】29. D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因此其气压较低,多上升气流(水平运动较弱),多阴雨天气。
故D正确。
故选D
【3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图分别是不同季节的辐合带分布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变化,而海陆分布、洋流性质、地形地势等因素对甲、乙两图辐合带位置影响很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中甲岛屿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且水质好,河流上游冰川湖和沼泽湿地广布。
首府乌斯怀亚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
材料二达尔文蒲包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四季常绿、色彩鲜艳,是甲岛屿内特有的植物。
达尔文蒲包花对自然条件要求极高,集中分布在坡度为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
近些年来,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将达尔文蒲包花引进国内并栽培成功,主要用于城市家庭装饰。
(1)据图文信息推断适合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
【答案】(1)光照较少,气候冷(温)凉、湿润,地表排水通畅,相对避风的环境
(2)气候条件相似,且技术先进,引种栽培成功率高;城市化水平高,对室内装饰有较大需求;达尔文蒲包花四季常绿,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好
【解析】
(1)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二中“集中分布在坡度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这一叙述,从气温、光照、排水、避风等角度作答。
据材料一图可知,该岛地处西风带影响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较少,气候温凉、湿润,山地地形,起伏大,地表排水通畅,以及相对避风的环境,利于蒲包花生长。
(2)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主要结合蒲包花的生长条件以及蒲包花用于城市家庭装饰这一特点,从气候条件、市场、蒲包花开花特点三个角度作答。
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条件相似,且属于发达国家,技术先进,引种栽培成功率高;城市化水平高,对室内装饰有较大需求;达尔文蒲包花四季常绿,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好。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汤逊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
汤逊湖流域属于中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
汤逊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汤逊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武汉市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完善汤逊湖水系与大东湖水系、梁子湖水系的水力联系,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通,将¨死水”变“活水”,恢复汤逊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
下图为汤逊湖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