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鞘翅目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部分种类具分节的尾突。
• 6.绝大多数成虫和幼虫捕食性,仅少数植食性。 • 7.陆栖或水栖
2020/4/11
34
1.豉甲科 Gyrinidae
• 体卵圆形,扁平,蓝墨色, 触角短粗,第2节明显膨大呈 耳状,有金属光泽 。
• 前足细长,中足和后足短扁, 功能犹如划桨。遭攻击时潜 游水下。
• 复眼分开,看似有两对复眼, 分别在水面及水下,可同时 观察水面上与水面下的动静。
3胸部前胸腹板中胸背板仅露出小盾片中胸背板发达当中足基节窝被中胸背板包围而不与侧板相接称中足基节窝闭式反之与侧板相接称为中足基节窝开式3胸部肉食亚目步行虫多食亚目金龟子202041310鞘翅目昆虫的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的变化
鞘翅目Coleoptera
2020/4/11
➢2020/多4/11数为多食性,部分寡食性,少数单食性。
24
2.栖境
• 水栖,半水栖,陆栖 • 个别种类的分布仅局限于特定范围,如水
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四川、吉林 和北美的某些地区。
3.假死性和趋光性
• 多数甲虫有假死性,受惊时会立即收缩全 部附肢,身体和足变得僵直而坠落到地面。 甲虫可利用这一习性躲避敌害。
翔; • 成虫白天活动,经常于
路上觅食,当人走近时, 常向前作短距离飞翔又
停下,故称拦路虎。
口器
喙
触 角
复眼
2020/4/11
7
(2)触角
• 触角有丝状、棍棒状、锤状、锯齿状、念 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8-11节,通常11节, 少数1—6节。
2020/4/11
天牛的长触角
8
(3)胸部
• 前胸背板发达,后缘直、凸出或成波形; • 前胸腹板在前足基节间向后延伸,当前胸骨片包围
前足基节时,这个基节窝就称为前足基节窝闭式;
科的斑芫菁属、绿芫菁属、豆芫菁属 和短翅芫菁属等,其成虫能分泌芫菁 素(亦称斑蝥素)。近年来,中国用 它来治疗某些癌症;粪金龟科、紫蜣 螂的干燥成品有镇惊、破瘀止痛、攻
毒通便等功能,在中药中应用。
2020/4/11
蜣螂 花萤
29
四、农业危害性与防治
鞘翅目昆虫多数种类是植食性,且食性广,许多 种类是农林牧业和储藏物的重要害虫或检疫害虫。 (例如天牛科中重要的种类有家茸天牛、双条杉天 牛、蔗根天牛等,在中国为害木材、林木、果树 或经济作物。沟叩头虫和细胸叩头虫,以及金龟 子总科的幼虫,危害土内的种子、块根和幼苗。 叶甲总科的成虫和幼虫危害植物叶片。中国有玉 米象、米象和谷象,危害粮食和种子,是仓库害 虫中的毁灭性种类;)
• 幼虫一般有胸足3对,缺腹足,侧单眼1-6对, 气门9对。通常3-5龄。 (1)蛃型 (2) 叩甲型 (3) 步甲型 (4) 蛴螬型 (5)扁型
• 少数无胸足无腹足,体柔软肥胖,下口式 (6) 象虫型
2020/4/11
17
(1)蛃型
• 体壁坚硬,胸足发达、5节,第9腹节有尾突。
• 行动活泼,捕食性,如肉食亚目、隐翅虫 总科等
• 5.幼虫蛃型、蛴螬型、 叩甲型或象虫型;上颚 有臼齿区;部分具尾突
长扁甲
• 6.均植食性;陆栖
•包括眼甲科Ommatidae、克扁甲科Crowsoniellidae、长
扁2020/甲4/11科Cupedidae、复变甲科Micromalthidae
32
(二)菌食亚目 Myxophaga
• 1.体微型甲虫,触角棒状;
• 部分种类只有一对前
翅或无翅
2020/4/11
13
(6)腹部
• 雌虫9节,雄虫10节 • 第1腹板的形状是分亚目重要特征。 • 肉食亚目中,后足基节向后延伸,将第1腹板切为两
部分。 • 多食亚目中,后足基节不把第1腹板完全切开。 • 臀板:腹部最后一节,露出鞘翅外或被覆盖 • 雌虫腹末端几节形成产卵器;无尾须
3
目录
• 形态特征 • 生物学特征 • 经济意义与价值 • 农业危害性与防治 •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2020/4/11
4
一、形态特征
1.主要特征(成虫)
1.口器咀嚼式,上颚 发达; 2.前翅为鞘翅;后翅 膜翅,翅脉少; 3.前胸背板发达,中 胸仅露出三角形的小 盾片。 4.成虫触角多样,11 节。
防治手段有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
➢ 药物防治是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
➢ 生物防治主要途径是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和输引外 地天敌两方面。 对于某些优势种天敌还可通过人 工大量繁殖的手段,增加农田天敌种群的数量。
2020/4/11
30
五、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4个亚目
原鞘亚目Archostemata 菌食亚目Myxophaga 肉食亚目Adephaga(4) 多食亚目Polyphaga(28)
➢ 2.捕食性:一部分甲虫捕食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如瓢虫
捕食蚜虫,虎甲和步甲捕食小型昆虫,可由于生物防治。
➢ 3.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粪龟甲为粪食性,埋葬虫为
尸食性,埋葬鸟兽尸体。可帮助清洁环境卫生。
➢ 4.寄生性:少数种类寄生性,寄生在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
活体内如大花蚤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或在蜂巢内营寄生生 活。
与人类关系 密切
全世界已记载鞘翅目约160科350000种,中国 已知约一万种。
2020/4/11
31
(一)原鞘亚目 Archostemata
• 1.成虫前胸有或无背侧 缝;后翅有小纵室;
• 2.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 胸腹板上,能活动;
• 3.第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 完全分开;
• 4.跗节式5-5-5;
2020/4/11 大黄缘青步甲幼虫
红胸窗萤的幼虫
20
(4) 蛴螬型
• 柔软,体肥大而弯曲,呈“C”字形,胸 足退化,4节,不善爬行,气门筛板状。
• 生活于土壤内,金龟类幼虫。
2020/4/11
21
(5)扁型
• 体扁平,胸足有或退化; • 扁泥甲科和花甲科幼虫
扁泥甲幼虫
2020/4/11
22
(6) 象虫型
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5—5—4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5节,后
足20为20/44/1节1 等
12
(5)翅
• 翅两对,前翅高度角 质化,坚硬,没有翅 脉,叫鞘翅,后翅膜 质,静止时折叠于前 翅之下。若鞘翅在侧 面突然向下弯折,弯 折部分就称为翅缘折; 停息时,两鞘在体背 中央相遇成一条线, 称为鞘翅缝。
• 多数鞘翅目昆虫的成虫有强的趋光性
2020/4/11
25
4.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 (一)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等4 个虫态。弱颚离蛹,蛹期2~4周。芫菁为复 变态,幼虫经历蛃型、蛴螬型和拟蛹几个 时期。
• (二)生活史:绝大多数两性生殖,少数 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卵胎生等。一般一 年1-4代,或数年1代,少数天牛可生活25 -30年。多数以成虫、蛹或幼虫越冬,少数 以卵越冬。
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 称为隐5节或伪4节;(A,B,G)
•伪3节类:跗节4节时,第3跗
节甚小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 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E)
•异跗类:5-5-4; •4节类:4-4-4;(C) •3节类:3-3-3;(I) •2节类:2-2-2。
•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
多食亚目(金龟子)
10
(4)足
• 鞘翅目昆虫的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 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 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胸足发达,有行走 足、开掘足、抱握足、捕捉足、跳跃足或 游泳足。
2020/4/11
11
(4)足—跗节式
•5节类:5—5—5;(D,H,J,K) •伪4节类:跗节5节时,第4跗
• 2.前胸具背侧缝;后足基节不 与后胸腹板愈合,
• 3.第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完全分 开;
• 4.后翅具纵室,边缘有长缨毛;
• 跗节式1-1-1、3-3-3或4-4-4;
• 5.幼虫近蛃型,腹部两侧有气 管鳃;
• 6.均植食性,取食藻类,岸边 半水栖。
•包括单跗甲科Lepiceridae、淘甲科Torridincolidae、水缨
2020/4/11
26
5.雌雄二型
• 在萤科、犀金龟科、锹甲科、粪金龟科、 臂金龟科和天牛科等昆虫雌雄二型现象普 遍存在。
2020/4/11
27
三、经济意义与价值
• 一些植食性甲虫可用于杂草的生物防治。 例如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四重草甲来控制 严重危害西部牧草场的有毒杂草——黑点 叶金丝桃,取得巨大成功。
• 若前足基节窝的后方紧接的是中胸骨片时,该基节
窝就称为前足基节窝开式。
前胸 腹板
中胸 骨片
基节窝
2020/4/11
开式
闭式
9
(3)胸部
• 中胸背板仅露出小盾片,中胸背板发达,当中足基
节窝被中胸背板包围而不与侧板相接,称中足基节 窝闭式,反之,与侧板相接称为中足基节窝开式
2020/4/11 肉食亚目(步行虫)
1
鞘翅目
• 这类昆虫前翅鞘质,状 似甲胄,故称为甲虫。
• 它是昆虫纲已知种类最 多的目,全世界已知约 37万种,占六足动物的 40%和所有动物种类的 30%,中国已知约2万种。 该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 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 广的第一大目。
• 农业上最重要的目之一。
2020/4/11
2
2020/4/11
• 幼虫前口式,头和胸较小, 第9腹节上有2对气管鳃,腹 末有尾钩。
2020/4/11
35
1.豉甲科 Gyrinidae
• 翅发达,善飞。水栖, 喜静水;
• 腐食性或肉食性。
• 成虫捕食落水昆虫,幼 虫捕食其他水生昆虫, 有同类相残现象。
• 成虫夜出性,夜间群集 水面游泳,呈迴旋运动。
2020/4/11
甲20科20/4/H11 ydroscaphidae、小球甲科Microsporidae
33
(三)肉食亚目 Adephaga
• 1.前胸有背侧缝; • 2.后翅具小纵室; • 3.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动; • 4.第1腹板中央完全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 • 5.跗节式5-5-5; • 5.幼虫蛃型或步甲型;上颚无臼齿区;胸足5节;
2020/4/11
前翅
后翅
足
5
2.分类特征
1.头部 2.触角 3.胸部 4.足 5.翅 6.腹部
2020/4/11
6
(1)头部
• 头壳坚硬,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头式 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有些类群的头部 延伸成喙,口器着生于喙前端
• 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 的穴居种类复眼退化或消失,绝大多数种 类缺单眼,少数有2个背单眼或一个中单眼
• 有趋光性。
游泳足
2020/4/11
37
2.龙虱科 Dytiscidae
黄边大龙虱 广东美食
2020/4/11
38
2020/4/11
39
3.虎甲科 Cicindelidae
• 体狭长,常具金属光泽 和鲜艳色斑;
• 触角11节,触角间距小 于上唇宽度;下口式; 头常宽于前胸;
• 鞘翅长,盖于整个腹部; • 成虫后翅发达,善于飞
36
2.龙虱科 Dytiscidae
• 体卵形,扁平光滑有光泽,背 腹两面呈弧形拱出;
抱
• 后翅发达。后足特化为游泳足,
握
基节发达,左右相接。雄虫前
足
足为抱握足;
• 游泳时,两后足同时进行;停 息时腹末向上而头部朝下 ;
• 幼虫口器捕吸式,第9腹节上 无气管鳃,腹末有尾突。水栖, 喜静水。
• 肉食性,捕食水中的鱼卵、鱼 苗、蝌蚪和昆虫。
• 肉食性甲虫是重要的天敌类群。例如我国 引进的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来防止介 壳虫。
澳洲瓢虫 2020/4/11
孟氏隐唇瓢虫
介壳虫
28
• 部分鞘翅目昆虫是腐食性、 粪食性、尸食性,可帮助 清洁环境卫生。
• 此外,鞘翅目是最原始的 传粉昆虫。在昆虫中,甲 虫传粉作用居于鳞翅目之 前,排第三位。
医药价值 有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如芫菁
• 体柔软、肥胖,近圆筒形,虫体弯曲,中 部隆起,足退化。
• 生活在隐敝环境中,见于象虫和豆象幼虫。
2020/4/11
23
二、生物学特征
1.食性
➢ 1.植食性:大多数甲虫为植食性,取食植物不同部位,根、
茎、叶、花、果实甚至以真菌为食。叶甲吃叶,天牛蛀食 木质部,小蠹虫取食形成层,蛴螬取食根,豆象取食豆科 种子,所以许多鞘翅目昆虫是农作物、果树、森林、储粮 等的重要害虫。
后足 基节
2020/4/11
第一腹板
14
肉食亚目
多食亚目
后足 基节
2020/4/11
第一腹板
15
3.卵
• 通常圆球形,产卵方式多种多样。例如, 瓢虫卵产在叶面,成块状;天牛用上颚咬 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
2020/4/11
16
4.幼虫
• 咀嚼式口器,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幼虫分化出许 多类型;根据形态和生活习性,大致可分为6类:
2020/4/11
18
(2)叩甲型
• 体壁坚韧,胸足不太发达、4节。 • 不太活泼。植食性,生活于土壤内,叩头
甲科。
拟步甲科的面包虫,又名黄粉虫
2020/4/11
19
(3) 步甲型
• 体表坚硬,体形扁长;胸足发达,5节,具跗节和 成对的爪;触角和口器发达,腹末有能活动的尾须; 行动非常活泼,营自由生活。属该类型的主要有肉 食亚目、隐翅甲类的幼虫及芫菁科的第1龄幼虫。
• 6.绝大多数成虫和幼虫捕食性,仅少数植食性。 • 7.陆栖或水栖
2020/4/11
34
1.豉甲科 Gyrinidae
• 体卵圆形,扁平,蓝墨色, 触角短粗,第2节明显膨大呈 耳状,有金属光泽 。
• 前足细长,中足和后足短扁, 功能犹如划桨。遭攻击时潜 游水下。
• 复眼分开,看似有两对复眼, 分别在水面及水下,可同时 观察水面上与水面下的动静。
3胸部前胸腹板中胸背板仅露出小盾片中胸背板发达当中足基节窝被中胸背板包围而不与侧板相接称中足基节窝闭式反之与侧板相接称为中足基节窝开式3胸部肉食亚目步行虫多食亚目金龟子202041310鞘翅目昆虫的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的变化
鞘翅目Coleoptera
2020/4/11
➢2020/多4/11数为多食性,部分寡食性,少数单食性。
24
2.栖境
• 水栖,半水栖,陆栖 • 个别种类的分布仅局限于特定范围,如水
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四川、吉林 和北美的某些地区。
3.假死性和趋光性
• 多数甲虫有假死性,受惊时会立即收缩全 部附肢,身体和足变得僵直而坠落到地面。 甲虫可利用这一习性躲避敌害。
翔; • 成虫白天活动,经常于
路上觅食,当人走近时, 常向前作短距离飞翔又
停下,故称拦路虎。
口器
喙
触 角
复眼
2020/4/11
7
(2)触角
• 触角有丝状、棍棒状、锤状、锯齿状、念 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8-11节,通常11节, 少数1—6节。
2020/4/11
天牛的长触角
8
(3)胸部
• 前胸背板发达,后缘直、凸出或成波形; • 前胸腹板在前足基节间向后延伸,当前胸骨片包围
前足基节时,这个基节窝就称为前足基节窝闭式;
科的斑芫菁属、绿芫菁属、豆芫菁属 和短翅芫菁属等,其成虫能分泌芫菁 素(亦称斑蝥素)。近年来,中国用 它来治疗某些癌症;粪金龟科、紫蜣 螂的干燥成品有镇惊、破瘀止痛、攻
毒通便等功能,在中药中应用。
2020/4/11
蜣螂 花萤
29
四、农业危害性与防治
鞘翅目昆虫多数种类是植食性,且食性广,许多 种类是农林牧业和储藏物的重要害虫或检疫害虫。 (例如天牛科中重要的种类有家茸天牛、双条杉天 牛、蔗根天牛等,在中国为害木材、林木、果树 或经济作物。沟叩头虫和细胸叩头虫,以及金龟 子总科的幼虫,危害土内的种子、块根和幼苗。 叶甲总科的成虫和幼虫危害植物叶片。中国有玉 米象、米象和谷象,危害粮食和种子,是仓库害 虫中的毁灭性种类;)
• 幼虫一般有胸足3对,缺腹足,侧单眼1-6对, 气门9对。通常3-5龄。 (1)蛃型 (2) 叩甲型 (3) 步甲型 (4) 蛴螬型 (5)扁型
• 少数无胸足无腹足,体柔软肥胖,下口式 (6) 象虫型
2020/4/11
17
(1)蛃型
• 体壁坚硬,胸足发达、5节,第9腹节有尾突。
• 行动活泼,捕食性,如肉食亚目、隐翅虫 总科等
• 5.幼虫蛃型、蛴螬型、 叩甲型或象虫型;上颚 有臼齿区;部分具尾突
长扁甲
• 6.均植食性;陆栖
•包括眼甲科Ommatidae、克扁甲科Crowsoniellidae、长
扁2020/甲4/11科Cupedidae、复变甲科Micromalthidae
32
(二)菌食亚目 Myxophaga
• 1.体微型甲虫,触角棒状;
• 部分种类只有一对前
翅或无翅
2020/4/11
13
(6)腹部
• 雌虫9节,雄虫10节 • 第1腹板的形状是分亚目重要特征。 • 肉食亚目中,后足基节向后延伸,将第1腹板切为两
部分。 • 多食亚目中,后足基节不把第1腹板完全切开。 • 臀板:腹部最后一节,露出鞘翅外或被覆盖 • 雌虫腹末端几节形成产卵器;无尾须
3
目录
• 形态特征 • 生物学特征 • 经济意义与价值 • 农业危害性与防治 •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2020/4/11
4
一、形态特征
1.主要特征(成虫)
1.口器咀嚼式,上颚 发达; 2.前翅为鞘翅;后翅 膜翅,翅脉少; 3.前胸背板发达,中 胸仅露出三角形的小 盾片。 4.成虫触角多样,11 节。
防治手段有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
➢ 药物防治是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
➢ 生物防治主要途径是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和输引外 地天敌两方面。 对于某些优势种天敌还可通过人 工大量繁殖的手段,增加农田天敌种群的数量。
2020/4/11
30
五、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4个亚目
原鞘亚目Archostemata 菌食亚目Myxophaga 肉食亚目Adephaga(4) 多食亚目Polyphaga(28)
➢ 2.捕食性:一部分甲虫捕食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如瓢虫
捕食蚜虫,虎甲和步甲捕食小型昆虫,可由于生物防治。
➢ 3.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粪龟甲为粪食性,埋葬虫为
尸食性,埋葬鸟兽尸体。可帮助清洁环境卫生。
➢ 4.寄生性:少数种类寄生性,寄生在其他昆虫或小型动物
活体内如大花蚤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或在蜂巢内营寄生生 活。
与人类关系 密切
全世界已记载鞘翅目约160科350000种,中国 已知约一万种。
2020/4/11
31
(一)原鞘亚目 Archostemata
• 1.成虫前胸有或无背侧 缝;后翅有小纵室;
• 2.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 胸腹板上,能活动;
• 3.第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 完全分开;
• 4.跗节式5-5-5;
2020/4/11 大黄缘青步甲幼虫
红胸窗萤的幼虫
20
(4) 蛴螬型
• 柔软,体肥大而弯曲,呈“C”字形,胸 足退化,4节,不善爬行,气门筛板状。
• 生活于土壤内,金龟类幼虫。
2020/4/11
21
(5)扁型
• 体扁平,胸足有或退化; • 扁泥甲科和花甲科幼虫
扁泥甲幼虫
2020/4/11
22
(6) 象虫型
常是分类的重要特征。 5—5—4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5节,后
足20为20/44/1节1 等
12
(5)翅
• 翅两对,前翅高度角 质化,坚硬,没有翅 脉,叫鞘翅,后翅膜 质,静止时折叠于前 翅之下。若鞘翅在侧 面突然向下弯折,弯 折部分就称为翅缘折; 停息时,两鞘在体背 中央相遇成一条线, 称为鞘翅缝。
• 多数鞘翅目昆虫的成虫有强的趋光性
2020/4/11
25
4.变态类型和生活史
• (一)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等4 个虫态。弱颚离蛹,蛹期2~4周。芫菁为复 变态,幼虫经历蛃型、蛴螬型和拟蛹几个 时期。
• (二)生活史:绝大多数两性生殖,少数 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卵胎生等。一般一 年1-4代,或数年1代,少数天牛可生活25 -30年。多数以成虫、蛹或幼虫越冬,少数 以卵越冬。
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 称为隐5节或伪4节;(A,B,G)
•伪3节类:跗节4节时,第3跗
节甚小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 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E)
•异跗类:5-5-4; •4节类:4-4-4;(C) •3节类:3-3-3;(I) •2节类:2-2-2。
•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
多食亚目(金龟子)
10
(4)足
• 鞘翅目昆虫的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 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 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胸足发达,有行走 足、开掘足、抱握足、捕捉足、跳跃足或 游泳足。
2020/4/11
11
(4)足—跗节式
•5节类:5—5—5;(D,H,J,K) •伪4节类:跗节5节时,第4跗
• 2.前胸具背侧缝;后足基节不 与后胸腹板愈合,
• 3.第1腹板不被后足基节完全分 开;
• 4.后翅具纵室,边缘有长缨毛;
• 跗节式1-1-1、3-3-3或4-4-4;
• 5.幼虫近蛃型,腹部两侧有气 管鳃;
• 6.均植食性,取食藻类,岸边 半水栖。
•包括单跗甲科Lepiceridae、淘甲科Torridincolidae、水缨
2020/4/11
26
5.雌雄二型
• 在萤科、犀金龟科、锹甲科、粪金龟科、 臂金龟科和天牛科等昆虫雌雄二型现象普 遍存在。
2020/4/11
27
三、经济意义与价值
• 一些植食性甲虫可用于杂草的生物防治。 例如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四重草甲来控制 严重危害西部牧草场的有毒杂草——黑点 叶金丝桃,取得巨大成功。
• 若前足基节窝的后方紧接的是中胸骨片时,该基节
窝就称为前足基节窝开式。
前胸 腹板
中胸 骨片
基节窝
2020/4/11
开式
闭式
9
(3)胸部
• 中胸背板仅露出小盾片,中胸背板发达,当中足基
节窝被中胸背板包围而不与侧板相接,称中足基节 窝闭式,反之,与侧板相接称为中足基节窝开式
2020/4/11 肉食亚目(步行虫)
1
鞘翅目
• 这类昆虫前翅鞘质,状 似甲胄,故称为甲虫。
• 它是昆虫纲已知种类最 多的目,全世界已知约 37万种,占六足动物的 40%和所有动物种类的 30%,中国已知约2万种。 该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 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 广的第一大目。
• 农业上最重要的目之一。
2020/4/11
2
2020/4/11
• 幼虫前口式,头和胸较小, 第9腹节上有2对气管鳃,腹 末有尾钩。
2020/4/11
35
1.豉甲科 Gyrinidae
• 翅发达,善飞。水栖, 喜静水;
• 腐食性或肉食性。
• 成虫捕食落水昆虫,幼 虫捕食其他水生昆虫, 有同类相残现象。
• 成虫夜出性,夜间群集 水面游泳,呈迴旋运动。
2020/4/11
甲20科20/4/H11 ydroscaphidae、小球甲科Microsporidae
33
(三)肉食亚目 Adephaga
• 1.前胸有背侧缝; • 2.后翅具小纵室; • 3.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动; • 4.第1腹板中央完全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 • 5.跗节式5-5-5; • 5.幼虫蛃型或步甲型;上颚无臼齿区;胸足5节;
2020/4/11
前翅
后翅
足
5
2.分类特征
1.头部 2.触角 3.胸部 4.足 5.翅 6.腹部
2020/4/11
6
(1)头部
• 头壳坚硬,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头式 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有些类群的头部 延伸成喙,口器着生于喙前端
• 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 的穴居种类复眼退化或消失,绝大多数种 类缺单眼,少数有2个背单眼或一个中单眼
• 有趋光性。
游泳足
2020/4/11
37
2.龙虱科 Dytiscidae
黄边大龙虱 广东美食
2020/4/11
38
2020/4/11
39
3.虎甲科 Cicindelidae
• 体狭长,常具金属光泽 和鲜艳色斑;
• 触角11节,触角间距小 于上唇宽度;下口式; 头常宽于前胸;
• 鞘翅长,盖于整个腹部; • 成虫后翅发达,善于飞
36
2.龙虱科 Dytiscidae
• 体卵形,扁平光滑有光泽,背 腹两面呈弧形拱出;
抱
• 后翅发达。后足特化为游泳足,
握
基节发达,左右相接。雄虫前
足
足为抱握足;
• 游泳时,两后足同时进行;停 息时腹末向上而头部朝下 ;
• 幼虫口器捕吸式,第9腹节上 无气管鳃,腹末有尾突。水栖, 喜静水。
• 肉食性,捕食水中的鱼卵、鱼 苗、蝌蚪和昆虫。
• 肉食性甲虫是重要的天敌类群。例如我国 引进的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来防止介 壳虫。
澳洲瓢虫 2020/4/11
孟氏隐唇瓢虫
介壳虫
28
• 部分鞘翅目昆虫是腐食性、 粪食性、尸食性,可帮助 清洁环境卫生。
• 此外,鞘翅目是最原始的 传粉昆虫。在昆虫中,甲 虫传粉作用居于鳞翅目之 前,排第三位。
医药价值 有些甲虫具有医药价值,如芫菁
• 体柔软、肥胖,近圆筒形,虫体弯曲,中 部隆起,足退化。
• 生活在隐敝环境中,见于象虫和豆象幼虫。
2020/4/11
23
二、生物学特征
1.食性
➢ 1.植食性:大多数甲虫为植食性,取食植物不同部位,根、
茎、叶、花、果实甚至以真菌为食。叶甲吃叶,天牛蛀食 木质部,小蠹虫取食形成层,蛴螬取食根,豆象取食豆科 种子,所以许多鞘翅目昆虫是农作物、果树、森林、储粮 等的重要害虫。
后足 基节
2020/4/11
第一腹板
14
肉食亚目
多食亚目
后足 基节
2020/4/11
第一腹板
15
3.卵
• 通常圆球形,产卵方式多种多样。例如, 瓢虫卵产在叶面,成块状;天牛用上颚咬 破树皮,然后产卵其中。
2020/4/11
16
4.幼虫
• 咀嚼式口器,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幼虫分化出许 多类型;根据形态和生活习性,大致可分为6类:
2020/4/11
18
(2)叩甲型
• 体壁坚韧,胸足不太发达、4节。 • 不太活泼。植食性,生活于土壤内,叩头
甲科。
拟步甲科的面包虫,又名黄粉虫
2020/4/11
19
(3) 步甲型
• 体表坚硬,体形扁长;胸足发达,5节,具跗节和 成对的爪;触角和口器发达,腹末有能活动的尾须; 行动非常活泼,营自由生活。属该类型的主要有肉 食亚目、隐翅甲类的幼虫及芫菁科的第1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