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凤画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文化背景下凤画的传承与发展
章顺凯
【摘要】享有盛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
造型生动多姿,艳丽华贵,呈现出洒脱超逸和意境深远的独特艺术风格。
其目前生存与发展现状虽然受到多方人士的关注,但是关于凤画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传承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尚未发现。
文章就凤画的审美特点、表现手法进行了理论界定,探讨分析其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与当代多元文化不相适应且较难突破的问题,结合相关资料研究提出凤画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其有效传承与发展应以先进理念为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立新的发展模式、原创保护与形式创新并举以及不断加大政府支持等可供参考借鉴的可行对策。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engyang phoenix painting is a bright pearl of the folk arts with
its reputation in China.The vivid, beautiful and luxurious modeling showing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of being free and easy , free and natural and having profound moods.Although it's curren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ve got the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 , bu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about the phoenix painting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has not been found .The paper made a theoretical definition for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engyang phoenix painting and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 ana-lyz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hat are not adaptable to the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e and difficult to break through encountered in its her -itage and 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data research , I presented 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that in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s , the effectiv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phoenix painting should rely on the advanced con -cepts for support and strengthen the personnel quality , create a new model of development , the protection of originals and the innova-tion of form simultaneously, as well as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government's support and so on.
【期刊名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3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凤画;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作者】章顺凯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193
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环境造就不同地域人民的审美喜好,进而造就了审美特色各异、形式趣味无穷的民间艺术形式。
堪称文化历史悠久的历史重镇凤阳,其东西相承的地理环境、厚重浓郁的风土人情、盛极一时的明代帝王脉传等因素孕育出了光彩夺目的凤阳凤画,并不断地发展。
凤画(又称龙凤画)源于明初凤阳,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一种地域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以凤为艺术表现原型,运用浓重工笔重彩呈现出艳丽华贵、洒脱超逸和意境深远的独特艺术风格,蕴含与表达出人民
对美好生活与理想境界的期盼。
在国家不断富强发展的今天,对凤阳凤画有效传承保护和不断发展,发挥其美化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文化作用更具有独特文化意义和价值。
然而,在当代多元文化并举的时代背景下,凤画曾经所依赖的各种传统语境均发生较大改观,各种城市文化、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等多元文化从不同角度不断影响城市与乡村,逐渐改变人们的审美爱好。
尤其是当今随着农民工的外出与返乡,更加大了乡村集镇的文化变异以及逐渐接轨于城市生活的演化。
受此影响且现实表明,凤画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陷疲态,其创作力量和欣赏受众均受到制约,它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急需给予重新审视、深入研究并以新的理念与方式加以推进。
一、关于凤画
凤画,其名晓意,即是以凤凰为绘画表现对象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是安徽东部凤阳本地历代相传的独特画种。
前清时候,江淮两岸有这种说法:“皖北有三绝:凤阳凤画、天长天官、灵璧灵判。
”可见其影响与重要的文化地位。
凤画主要是以中国传统的图腾凤凰为描绘对象。
凤阳老画家吴文军老先生对其描述道:画的画法,在吸取工笔花鸟画勾线、敷色等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兼蓄年画的通俗画风,色彩讲究鲜艳,而并不俗套,极富装饰味,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喜爱。
凤凰是人们想象中的神禽,形象绚丽,飞天舞动并具有吉祥福瑞的转化神力。
对其形象的崇尚喜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诉求,因此,画凤画和欣赏凤画在当地即成文化风尚并不断兴盛与传承。
经过凤画历代艺术家们不断改进创新,凤画集工笔画的精致严谨、设色艳丽与花鸟画生机盎然、笔墨飞动于一体,同时又兼具民间装饰绘画浪漫洒脱之所长,逐渐形成了“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鸡嘴、鹤腿、如意冠”等造型特点,颜色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乡土艺术特色。
整体上呈现出造型生动多姿、设色艳丽华贵、洒脱超逸和意境深远的独特艺术风格。
凤画的形式表现手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单线勾勒、墨色晕染出的水墨凤画;
另一类是以墨线勾勒,施以重彩的五彩凤画。
颜色以朱砂、朱票、藤黄、石青、石绿等色为主,并用金色装饰,画面显出五彩缤纷,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民间色彩。
凤阳凤画近现代以来发展较为曲折,几经严重挫折之后又不断曲折前行。
这其中与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几位知名的凤画老艺人李凤鸣、华先荣、王德鑫、尹杰成等请到文化部门专事创作凤画。
1956年,又专程将他们送京观摩学习,并与著名国画家陈半丁、于非闇、叶浅予等人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同时,还将他们精心绘制的大批优秀作品送往合肥,请当时省城国画界名流配景,并给予装裱收藏,并举行隆重展示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人们争相收藏。
这期间,老艺人们还先后接收3 名徒弟,凤画从此有了继承人。
1983年凤阳成立了“凤画美术协会”,2006年凤画获得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安徽工艺美术学会还将凤画收录于工艺美术精品专集并对作者授予大奖。
2010年,凤画传承人青年凤画作者还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的现场展演活动,得到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凤阳凤画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方向面向多元化,文化市场需求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化。
当代美术作品的生存日趋离不开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也渐成为美术作品的栖身所在。
因此,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代的发展需要与当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方向相契合。
然而,传统民间美术限于其与生俱来的种种地域特点,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不可避免会显示出许多弱势。
凤阳凤画当下就正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语境之中,既想维持传统特色,但又受到环境变迁、多元文化对受众的争夺和文化市场的分流影响。
这种状态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传统民间美术都遭受着的共同发展困境。
随着文化艺术走向当代的多元化,各种传统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
传统凤画所生存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发展到当代已发生较大改观,尤其是日趋增多的青年受众为当代各类新文化所影响,生活习俗与文化方式加速向现代转化,即便乡村也
是日益趋同。
而作为传统民间美术的凤阳凤画自当受到冲击,其创作群和欣赏群不断缩小。
尤其是在当代信息时代,文化的快速交融使凤阳凤画的传承与发展所走的每一步都更趋艰难,其前期所达到的辉煌已成为人们的过往追思与对一代代凤画画师们尘封的记忆。
目前,凤阳凤画的从业人员已较为稀少。
少量画师们之所以还在坚持凤画创作,或出于爱好,或出于朴素的喜好之情,也有为数不多的爱好者,则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并寄予凤画以深厚感情,将较多精力用在对凤画继承发展的创作与研究上。
其中青年画家马克云、张维武等人就是这样孜孜以求的人。
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为凤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当代的多元文化对于凤画的发展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其创新飞跃的动力。
凤画的进一步创新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后的每一步都会充满艰辛,还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仅停留于探索阶段,真正的飞跃将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大量有识之士的倾力奉献。
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对凤阳凤画发展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经过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事凤画制作和研究相关方面的人才相对短缺,急需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对凤画创新以及发展对策研究。
究其原因,伴随传统凤画艺人的谢世和身体健康状态受限,又加上新的凤画作者受到多元文化对受众的影响与分流,对艺术创作的可选择性增多,新的美术形式具有时代特色并具有对受众的争夺力,同时也存在待遇偏低和作品出路不畅的问题,均导致了凤画传承后继乏人。
(二)凤画的发展模式仍然较为传统,市场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究其原因,如今凤画作者有专事创作的,但还处于个人作坊式发展状态,自我封闭意识较强,且不少还在临摹前辈作品;也有部分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以此展示喜好与表现情怀,但作品
数量有限,且对进一步整体推进凤画事业意识不够;还有少量作者尝试文化产业化
运作,但规模较小且对产业综合发展的认识与管理能力不足。
(三)凤画创作形式上缺乏更丰富、更大的突破,与民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专门机构和专业团体从更高的学术角度和广泛的文化视角推进凤画形式的原创保护与合理创新,尤其是与其它文化艺术形式借鉴与融汇不够。
(四)地方政府重视还不够到位,文化机构支持还不够科学。
究其原因,在政府方面更多地还是考虑凤画还不能为地方取得更大经济利润,多方面支持力度尤其是政策制度倾斜自然还不够给力。
在文化机构方面对凤画中长期发展的综合战略性规划还没有形成,其组织相关活动还不够系统和适量,尤其是对传承者的培训及提高组织不到位,财力划拨也较少且滞后。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凤画的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做好凤画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在短时间内,仅凭当今少量传承人和爱好者的努力是较难实现的,它需要自上而下更多的社会力量协同推进。
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更需要从当代多元文化的不同视角来全面审视、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当代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受众文化需要采取可行性对策。
结合当代凤画传承与发展所处多元文化背景的考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对策并进行尝试:
(一)更新凤画传承与发展理念。
可分为两个方面:1、传承保护方面。
不能仅将凤画
传承视为保护一个将要消失的画种,而是要将凤画的传承保护作为我省乃至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重要文化工程。
因为凤画不仅寄托了地方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自古至今中华民族通过表现凤凰华美形象与任情飞翔来展示国民崇尚自由博爱与发展腾飞的境界。
要将凤画推进到国家圣画的高度。
由此出发,充分展开原创凤画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挖掘其审美内核与形式特色。
2、发展创新方面。
要充分将凤画与当代多元文化相结合,将其定位在当代审美形式的一种新型表现,可从造型、色彩与技巧多方面融合当代文化意识,以新的凤画形象来呈现当代中华民族
的精神与更高的生活理想。
(二)加强凤画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创作普及。
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其它民族民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重视及合理利用当地不同层次学校的师生资源、社会相关艺术培训机构资源,不断加强凤画创作个人、绘画团体与学校美术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层次的学习、研究与创作凤画新局面。
如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阜阳开源剪纸公司”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充分合作,共同研究与创作阜阳剪纸,培养后备传承人才,为地方文化发展做出全面性贡献即是较好借鉴范例。
(三)加速凤画发展模式新的转变。
针对当前凤画主要以个体小作坊及小企业较小规模发展模式,通过综合性努力,全力向多元化凤画发展模式转变与推进。
既要充分尊重个体小作坊和小文化企业的凤画绘制经验与创作力量,又要创造条件通过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来逐渐集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并形成发展凤画文化品牌的综合研制与营销力量,同时注重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多种类凤画衍生品的开发,还可结合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艺术种类表现形式,建设成在国内具有较大文化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四)推进凤画创作形式上的新突破。
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大量新的文化艺术品的涌现促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绘画表现手法可以为凤画创作形式的创新提供可能性。
也正是基于此,从事凤画研发不同层次人才应不断加强自身综合文化能力的培养,提高艺术创新研发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汲取经验,从不同材料中寻求灵感,研发出既有传统特色又富有新时代特点的凤画作品。
(五)加大地方政府综合支持力度。
民间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支持,政府掌握着政策把握与制度制定及推行的行政权力,如能在人才和文化市场政策上给予倾斜、场地规划上给予优惠、研究与创作经费划拨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有力支持,将会使凤画作为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向更广阔的国内外文化艺术市场发展。
为使凤画
传承保护更为扎实,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美好,省地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完善可行的中长期凤画发展规划与相应文化制度与要求,并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与综合力量,大力推进凤画向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并在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较大作用的目标迈进。
四、结语
不断推进凤画的传承与发展,既是地方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民众在多元文化纷呈的环境中所期盼的一种文化大餐和艺术享受形式。
只有不失时机地结合当代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准确地把握文化市场方向和民众对新艺术形式的渴望,整合一切可供充分利用的相关力量和资源,将凤画的发展建立在所存在的问题的及时解决、对时代文化准确认知、尤其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可行对策,并通过加强自上而下的重视与合力,既充分保持凤画的原创精神,又有新的形式表现上的拓展及更广阔的市场,才会真正实现对凤画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有效传承与科学发展。
本文热切期望能够通过对凤画的探讨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凤画的重视,并共同推进凤画当代多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成展鹏,郭如亮.凤阳“凤画”享誉海内外[N].中国新闻网,2012—12—2(12)
[2]陈丽爽.安徽凤阳凤画的民俗符号解读[J].美术界,2012,(4).
[3]徐颖婷.审视社会变迁中的民间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3). [4]王倩.凤阳凤画的文化内涵解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9).
[5]钟福民.新民间语境中的民间美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李芳.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7]马彦.论安徽凤阳凤画的装饰符号特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