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国非遗作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中国非遗作文5篇
描写中国非遗作文(精选篇1)
我爱鲜花、我爱大海、我爱草原,但我更爱我的家乡——全南。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我家乡的三色文化,分别是古色、绿色、红色文化。
我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古色文化。
我的家乡的雅溪围屋、天龙山寺都是古色文化的代表。
围屋它是在龙源坝镇雅溪村里面的古屋,一共有两座,一座是石头做的,一座是土做的,它们俩都是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那座土围屋是先做好的,而石围是后来做的。
它们不但可以居住,还可以用来抵挡外敌。
天龙山寺,它位于天龙山上。
是因为山形似一条龙腾飞,而得名。
寺庙建在山崖边,现在山梁之间建立了一座玻璃桥,在上面可以看见整座全南县城。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绿色文化。
在我们全南,有很多绿色文化的代表,比如葡萄,葡萄是我们全南最有名的钥匙。
烧斗的葡萄,它个个硕大饱满、酸甜可口,比如说公园有梅子山公园,它的树就十分茂盛。
晚上,梅子山公园上的百盛塔,就会五光十色,非常美丽。
最后,我来给大家介绍红色文化,我们全南可是红军的经过地。
在全南,近段时间有一部电影《八子》,讲了红军的故事。
梅子山公园可是革命胜地,因为那里有烈士纪念碑,无数烈士葬身在这里。
家乡啊!你是美丽的、富饶的,我要高声赞美你!我爱你,家乡!你的文化让我们着迷,我深信家乡的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
描写中国非遗作文(精选篇2)
今天,我的心情如同阳光一样明媚。
因为我即将参加一次特殊且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叶店文化礼堂“非物质遗产文化学习之旅”。
我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和我班赵弘胤同学一起去育英楼集合,紧随着陆陆续续到来的同学和老师,我们手拿笔记本整装待发。
50位同学有序的排好队伍,跟随带队老师徒步来到我们今日的目的地:叶店文化礼堂。
一跨进纸、龙飞凤舞的书法作品、栩栩如生的绘画等琳琅满目,令人感叹不已。
接下来是分组活动,我被分到漆画组学习。
漆画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它的技法丰富多彩,既是艺术品又是和人们生活相关密切的实用装饰品。
在漆画老师的指导下:首先,用红色的漆画花瓣,下笔轻提笔重,注意每片花瓣的位置,不要群魔乱舞;接下来画叶子,因为没有绿色的油漆,就把蓝色漆和黄色漆混合在一起,黄色漆多一点,蓝色漆少一点,均匀搅拌后就变成绿色的了。
画叶子时要形状不一,有的大有的小。
经过一步步的努力,一副完美的漆画就完成了。
我非常荣幸地得到了自己亲手画的画板。
第二个学习项目是书法毛笔。
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
虽然我没学过毛笔,但我鼓起了勇气决定去尝试一下。
我拿起毛笔,但感觉手一直在抖。
于是,在心中不停的告诉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要战胜自己。
将毛笔轻轻的落在纸上,横竖撇捺,注意顿笔和轻重变化,一个"木"字就成型了。
一看这字还不错,更有信心地完成后面的作品。
最后一个体验是神奇的版画。
先是在模版上涂上一层黑色的油墨,用刮板在模版上反复地刮,然后将白纸盖在模版上,用手用力的反复按压,一副神奇的画就诞生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还有很多的传统文化不能一一去体验。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文化礼堂。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习,让我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快乐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描写中国非遗作文(精选篇3)
我在一阵敲锣打鼓的声响倏然惊醒,越剧舞台如同救生圈迅速充胀在眼前。
一张带桌围的赭色木桌和两把带椅披的长木椅,格外简单而错落有致,毫无装饰的舞台只有台前的大幕把台子遮掩起来,如一个大黑匣子。
月色是香的。
开戏前,外公外婆便带我早早地找个地方坐下。
台下座无虚席,大都是像外公外婆那样年纪的,他们来这,兴许都怀着年轻时的某种信仰,兴许带着某种预见性的挽惜与追寻,又兴许只是图个乐趣。
一声节奏快的锣鼓蓦然间打破黑夜的网,两块幕布如走圆场的演员,倏溜一下悄然隐退到屏风之后。
只见,黑面长鬓的官人挥着衣袖风风火火地跑进,衣袖向前一档,月琴二胡一响,他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他唱得忘我,台下人听得入神。
曲终人散时,人们各奔东西,但在那个当下,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含情脉脉的群体。
对于父老乡亲们来说,每一场越剧出演都如灵魂洗涤,村子的礼拜。
然而,越剧,这个被立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在我记忆里黯淡,只留下片影。
究竟是看的人越来越少,还是演的人越来越少,那样的戏台如同蒸发了般不再见到,抽掉“看越剧”这个页码,我的童年怅然若失。
外公指着电视会唱戏剧的小孩对我说:“你要是从小听我的开始学,现在也会唱戏剧了。
”外婆却说:“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忙,哪有去学。
”外公黯然神伤。
电视里面传来小孩咿呀的唱声。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越剧,戏台,做了什么呢?它使老一辈的人在上一代的痛苦与孤独中找到了定义。
或许戏剧里的跌宕情节使他们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
戏曲艺术如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着他们灵魂深处的伤口。
戏台将这代零碎的、疏离的各个个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休戚与共的社群。
外公外婆这一代人,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在他们的时代里,他们亲眼目睹南瓜变成了马车,开走,发出真实响声的人。
他们望见了太多美好事物的涌现,也无忘更多东西的逝去。
越剧,是他们眼睁睁看着消逝却无法无力挽留的。
在时代的金马车驶过后,他们只能捡起地上的金鬃毛长叹。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越剧的缺席,非遗的黯淡,不仅意味着风物的夭折,更意味着众多艺术与精神的流逝。
曾经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却有着精神的丰饶。
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越剧中的英雄气概与儿女长情令我们触摸、感知、赞叹,却唯独没有去保护,它正面临失传甚至是消亡的危机。
但这都是外在因素随时间变换带来的必然结果,最终,正如美国诗人玛丽·奥利弗所说的那样: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拯救我们的生活。
保护非遗,在这一刻起,刻不容缓。
描写中国非遗作文(精选篇4)
我的家乡江永县是位于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偏僻的小县城,这里没有桂林甲天下的山水,也没有北京多不胜数的文化古迹,但这座小小的山里城却蕴育出了她独一无二的三千文化。
千家峒乡
千家峒瑶族乡位于江永县正北方。
作为江永县重要的自然风景区,千家峒以它独特的瀑布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就拿龙潭瀑布来说,龙潭瀑布其实是个瀑布群,除了一些可爱的小瀑布以外,最美的就是大龙潭瀑布和小龙潭瀑布了。
大龙潭瀑布较大,清澈的水流从高处冲下来,与岩石撞击出无数晶莹的水花,给人一种浩浩荡荡的感觉,好像能震动天地似的,仿佛是一位威武的将军再向我们讲述他当年的功绩,瀑布旁的岩石上滋生着一些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相比之下,更显出瀑布的气势磅礴;小龙潭瀑布比大龙潭瀑布稍小一些,那一道秀气的瀑布似乎是姑娘的泪珠凝成的,一点一滴都落入潭中。
好像这一口幽深的水潭就是它们的归宿。
天晴的时候,瀑布上就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桥,一直从潭的西面延伸到东面的一块岩石上,我想,那就是古代女子浣纱的地方了吧,或是哪位仙女遗落的彩带?
千年古村上甘棠
上甘棠村有着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千年古村。
这里的风景奇,传闻多,既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也是一个了解历史的好去处。
上甘棠的风景以古迹居多,以“甘棠八景”为最,有文昌阁、步瀛桥p忠厚堂等,说不完,道不尽。
上甘棠的传闻多不胜数,例如文昌阁p马面山的传说,鲶鱼下水形p周氏诞生的传说等,其中以步瀛桥的传说最为出名。
传说,步瀛桥建好后,全村人都很兴奋,都在议论是谁第一个踩桥,因为在上棠有这样一个习俗,每一次有桥建成,就要选一个有本事的人第一个走上桥去,以图个好兆头,这就叫踩桥。
谁知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人竟若无其事地去踩桥。
这怎么行呢?于是,人们就去赶他,那人一急,左脚用力一蹬,石桥被蹬跨半边。
原来,这个叫花子就是铁拐李,他定下规定,以后凡桥上掉下一个石头,上甘棠就出一个人才。
现在,桥上共掉下一百个石头,上甘棠恰好出了一百个人才,你说怪不怪?
千古女书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女书,她就像上天赐予的一颗明珠,在江永这块土地上闪闪发光。
女书,这种被称为“缠脚文”的奇特文字,是我国古代一位皇帝的妃子创造的,她身在深宫,不能随便向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秘密,因为宫中的规定很严,若是不小心说错了一个字,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诛连九家。
于是,她创造了女书,用女书来向宫外的母亲、姊妹、诉说心事。
于是女书成了我国,是古代妇女诉说心中秘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是女人们之间的秘密。
自然地,女人们将这件事得很严,但最终,这个秘密还是被男人们发现了。
当男人们知道了在她们身边竟有着这样神秘的文字后,就想方设法来解读女书,想了解女人们的秘密,于是,便出现了“女人创造文字,男人解读文字”的有趣现象。
现在,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研究女书的部门,我相信,女书一定会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那些在封建王朝的男人们的压迫下苦苦挣扎的女性,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和苦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书一定会有大作用!
我作为家乡的女儿,作为家乡用心血哺育出的孩子,我期待着家乡的三千文化走出永州,走出湖南,走向全世界,我期待着家乡飞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