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守仁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王守仁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王守仁传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

华性孝,士论多之。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

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

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

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

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

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徐起,三发三中。

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性孝,士论多之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薄:攻击。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逆:迎战。

D.守仁不赴,请归省省:探望。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守仁“多智善谋”的一组是()(3分)
①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

②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

③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④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⑤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⑥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有家学渊源。

他的父亲就有风度,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

他自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

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

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开口会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

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

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文武兼备。

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反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5分)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5分)
参考答案:
1. B(薄:迫近,逼近)
2. C(①为守仁正直耿介,④为间接表现守仁智谋,⑥为守仁于学问上的造诣。


3. B(“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错。


4.(1)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胶浅”、“仓卒”、“部”、“执”的翻译。

每个字1分,句意1分。


(2)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

(“甚”、“乞骸骨”“举”“俟”的翻译。

每个字1分,句意1分。

)
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

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

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

明年七月进兵大庾。

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

还至赣州,议讨浰头贼,独仲容未下。

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

守仁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

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

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

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

贼大喜过望,益自安。

守仁留仲容观灯乐。

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余贼奔九连山。

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

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

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

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世宗深知之。

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

而大学士杨廷和与王琼不相能。

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

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凡破巢八十有四凡:总共
B. 内外合击,擒斩无遗遗:遗漏
C. 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俟:保全
D. 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旨:意思,意图
2、下列全都能表现王守仁“善于用兵”的一组是(3分)()
①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②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
③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
④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
⑤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
⑥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擢拔,镇抚南、赣一带;进兵大庾、大破贼兵之后,上疏要求增加兵权,以方便进一步的行动。

B. 王守仁在赣州征讨浰头盗贼的时候,没有正面进攻,而是用计诱敌入城,一一擒戮;最终擒获余贼,也同样是设计成功。

C. 王守仁回到朝廷以后,因为归功于王琼而为杨廷和所不喜,同时又因为功高而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

D. 王守仁十七岁那年即与娄谅讨论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贬谪龙场之后,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应从内心而非外物而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3分)
(2)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

(3分)
(3)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

(4分)
参考答案:
1、C 俟:等候。

(3分)
2、C ①是少年时候的学习,②是陈述驻军事实,⑥是平贼以后回京。

(3分)
3、A 进兵大庾是在要求增加兵权之后。

(3分)
4、(1)你们都是我(管辖)的百姓,在外面聚集,难道是怀疑我吗?
(3分,“若”、“屯”、语气各1分)
(2)守仁就挑选了七百个壮士穿上强盗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强盗招呼他们上山。

(3分,“简”、“衣”、“上”各1分。


(3)当时,谗佞奸邪的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没有守仁的话,东南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

(4分,“谗邪”、“构”、“微”、“殆”各1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进。

只是更喜欢谈论兵法,而且擅长射箭。

兵部尚书王琼一直认为守仁的才华不同寻常。

十一年八月擢拔他做右佥都御史,到南州、赣州一带做巡抚。

当时,南州盗贼蜂拥而起。

守仁到了以后,亲自率领精锐的士兵驻扎在上杭。

假装退兵,出其不意,直捣敌巢,连续攻下四十多座敌营,俘虏、斩获七千多敌人。

守仁上疏说手中权轻,不能用来命令将士,请求赐予军旗牌令,提调监督军中事务,以便能方便做事。

第二年七月进兵大庾。

一共攻破敌巢八十四座,俘获、斩首六千多人。

回到赣州,商议征讨浰头盗贼,只有仲容没被攻下。

横水被攻破以后仲容才派弟弟仲安来归降,却(偷偷地)紧密备战。

守仁在年初广泛地张灯奏乐,仲容将信将疑。

守仁赐给他们节日礼物,引诱他们入城拜谢。

仲容率领九十三人在教场安营,自己带领几个人入城拜谒。

守仁呵斥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管辖的百姓,聚集在外面,难道是怀疑我吗?”把他们一起引入祥符宫,好好地用酒食招待他们。

盗贼喜出望外,更加放心。

守仁请仲容留下观赏灯乐。

正月三日举行合祀先王的祭礼,守仁在城门口埋伏了披甲士兵,盗贼入门,就一一擒获并杀了他们。

其他的盗贼逃跑到九连山。

山横亘几百里,陡峭绝立,无法攻克。

于是就挑选了七百个壮士穿上强盗的衣服,跑到山崖下,强盗招呼他们上去。

官军进攻,里应外合攻击,捉拿斩首没有遗漏。

当时,奸邪的坏人在朝中构陷忠良、煽风点火,灾祸变化难以预料,没有守仁的话,东南平贼之事就很危险了。

世宗深知此事。

刚刚即位,就立刻召守仁入朝受封。

大学士杨廷和王琼不和,守仁铲平盗贼,都把功劳归于王琼,廷和不高兴,大臣也有很多嫉妒他的功劳。

因此就让守仁做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去任职,请求回家探亲。

不久,论功行赏,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

当时他已经遭遇父丧,屡次上疏辞去爵位,请求记录其他诸位大臣的功劳,这些请求都没有回复。

守仁病得很重,上疏祈求告老还乡,不等皇命下达,终究归去。

走到南安死去,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聪明。

十七岁拜谒上饶娄谅,和他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

游览九华山回来,在阳明洞中筑室,几年都没有什么收获。

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无书可读,每天复习以前所学,忽然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应该从内心而非外物去寻求,叹息说,道就在这里。

学者一致听从他,世间于是有“阳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