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小明的爷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装片,正当他看清高倍镜下的物像时,小明也争着要看.但他看到的像却有点模糊.通过操作,小明得到了清晰的物像.他的操作方法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整装片位置
2.如下图所示,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2cm .若凸透镜远离白纸,看到光斑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
B.光斑一直变小,亮度越来越暗
C.光斑先变小后变大,亮度先变亮后变暗
D.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亮
3.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观察盒上的凸透镜打碎了。
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 4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 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 12cm的凸透镜
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平面镜
5.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她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B.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是实像
C.她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6.如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的()
A.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
B.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
C.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
D.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
7.两块凸透镜,一个直径比另一个大,在阳光下聚焦,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哪一个凸透镜先点燃火柴()
A.焦距小的透镜
B.直径大的凸透镜
C.直径小的凸透镜
D.焦距大的透镜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9.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近视眼
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
12.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____ 、 ______ 的实像, ______ 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13.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______ ,目镜焦距 ______ .放大倍数等于 ______ 与 ______ 的乘积.
14.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______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15.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6.小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长为2cm的发光二极管S代替蜡烛,将其与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固定凸透镜,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像距u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u依次增加
2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的信息,绘制出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和分析论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
(2)当物距为l5cm时,物体在光屏上的像是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此时光屏上的像的长度 ______ 2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可以得出像距v与物距u的关系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4)通过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点即可. ______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7.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
h1、u、v表示像高h2.
五、作图题(共1小题)
18.在方框中填上适当透镜.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升降镜筒,调节物体与物镜的距离,以便观察清楚物像,粗准焦螺旋的升降范围大,属于粗略调节,细准焦螺旋的升降范围小,属于精确调节,而小明的爷爷已经调好了,只是不同的人眼睛略有差别,这时要精细调节,所以调细准焦螺旋.
2.【答案】A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到达焦点并且继续向前射出.依题意可知,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 ,大于一倍焦距,此时的光线是交点之后的,是发散的,所以光斑一直变大,亮度越来越暗.
3.【答案】D
【解析】盒盖处安装凸透镜,盒底处有昆虫,要使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物距是10cm,所以选择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4.【答案】D
【解析】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所以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
5.【答案】C
【解析】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BD不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应是远视眼. 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或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物体远离眼睛(物距增大),所成的像前移(像距减小),使所成的像接近与视网膜上,从而看清楚物体.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发光点应当向左移,所以CD错误. 7.【答案】B
【解析】要使某根火柴先被点燃,则该根火柴的温度就要高些,这就要求凸透镜会聚更多的光,而会聚光的多少与凸透镜的焦距无关,只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即凸透镜直径大些就会会聚
更多的光,所以B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根据提供的图示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就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
9.【答案】B
【解析】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
10.【答案】C
【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11.【答案】倒;凸;倒立;放大;实
【解析】幻灯机的原理是,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所以幻灯机的幻灯片要倒插在凸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2.【答案】倒立;缩小;照相(或摄像).
【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13.【答案】短;长;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4.【答案】凸;远视.
【解析】由图可看出书上的字变大了,所以该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
15.【答案】凸透镜;放大;虚像
【解析】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
于放大镜.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日历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6.【答案】(1)8;(2)倒立;大于;(3)物距增大时像距随之减小,且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减小得越来越慢;像距随物距的变化不均匀;(4)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解析】(1)由表格中第四次数据知,当物距等于16cm时,像距等于16cm,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16cm=2f,f=8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8cm.
(2)凸透镜的焦距f=8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15cm时,f<u<2f,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变大,此时光屏上的像的长度大于2cm.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物距增大时像距随之减小,且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减小得越来越慢.(4)分析表格中数据,物距都大于2倍焦距,所以可得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17.【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
则
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
答:像高h2为
【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18.【答案】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光经过透镜后发散了,所以该透镜是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