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报告——对大学生恋爱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政课实践报告
对大学生恋爱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建筑学院
班级:13级##一班
姓名:张钦
学号:##1300###
成绩:
2015年08月25日
摘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恋爱婚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环,它将影响人的一生。
然而每个人的恋爱,婚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爱情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幸福、快乐,还常常伴随着失意和惆怅。
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他们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更注重精神生活,在择偶标准上主要注重德才,追求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
当今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恋爱方面产生了一些误区,比如至上恋爱、从众恋爱、攀比恋爱、填空恋爱、匆忙恋爱以及痴迷性恋爱等。
如何引导大学生从恋爱的误区中走出来,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减少恋爱问题对成才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比较全面地分析大学生恋爱现状、原因及产生的后果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社会、高校和家庭应改变在恋爱观教育上的不足,从恋爱观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加以创新。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恋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主要从大学生恋爱观念、恋爱方式和恋爱类型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诸多现象。
第二部分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管理以及大学生自身主体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恋爱现状的成因。
第三部分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对策。
主要指出首先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恋爱观的指导,从改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教育和加强家长的正确引导等三方面,创新新的教育内容、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大学生易于接受。
多管齐下,恋爱观教育才有实效。
本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充分吸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现行恋爱观中的种种偏离,对如何进行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强调了教育和引导当代大
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重点探讨现今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首先,以福州大学为主的各大高校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创业问卷情况调查。
接下来就问卷结果分析现今大学生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现状;恋爱观。
目录
摘要与关键词 (2)
一、前言 (4)
1.选题背景及意义 (4)
2.研究目的及方法 (4)
二、正文
1.大学生恋爱的调查与研究 (5)
(一) 调查情况简介·························5、6
(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7)
(三)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挖掘与提出 (7)
2.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对策 (8)
(一)针对高校的解决对策 (8)
(二)针对家庭的解决对策 (8)
(三)针对大学生的解决对策 (8)
三、结束语 (9)
四、参考文献 (9)
一、前言
1.选题背景及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得到了极速的发展,人们观念也迅速转变,大学生谈恋爱成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
随着我国大学的持续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个广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他们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更注重精神生活,在择偶标准上主要注重德才,追求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
当今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恋爱方面产生了一些误区,比如至上恋爱、从众恋爱、攀比恋爱、填空恋爱、匆忙恋爱以及痴迷性恋爱等。
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从恋爱的误区中走出来,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减少恋爱问题对成才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文在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基于真实的问卷调查,重点探讨新型社会中大学生恋爱现状存
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相关对策。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通过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多选型提问调查形式为主),了解当今大学生
的恋爱现状及恋爱观。
在此基础上,就问卷结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上
述分析,对大学生在恋爱观教育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
二、正文
1、大学生恋爱的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情况简介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查方式,共回收71张有效问卷,被调查对象以福州大学在校学生为主,也包括海南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闽江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其他高校的部分同学。
受调查人中的男女比例为29:42,受过高等教育与未受过的比例为69:2,单身与恋爱人数比例为49:22。
问卷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恋爱消费观、恋爱婚姻观、恋爱益弊观及个人恋爱主动性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的统计结果:
1、从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来看,有31.0%的学生表示正在恋爱中,约占被调查人数的1/3。
2、从对大学生恋爱的益弊观来看,仅有4.1%的学生(3位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恋爱有害,不利于大学生成才成长,有23.9%持保守的中立态度,超过72.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益大于弊。
3、对于大学生恋爱消费观的调查,结果如下柱状图及表一:
表一:大学生恋爱消费观的调查统计结果
选项人次比例(%)
32 45.1
恋爱消费是必需的,很
正常
恋爱消费是需要的,偶
26 36.6
尔潇洒一次
恋爱消费可有可无10 14.1
恋爱和消费无关系7 9.9
4、在恋爱花销应由哪一方承担的问题上,有26.8%的人表示谁有钱谁出,53.5%的人表示应由男方多出,33.8%的人支持AA制,无人赞同女方多出。
5、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的调查,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大学生恋爱的动机调查统计结果
选项人次比例(%)
丰富生活,排遣寂寞12 16.9
积累经验,体验人生30 42.3
身心需要16 22.5
寻找生活伴侣30 42.3
他人影响 3 4.2
证明自身价值与魅力8 11.3
6、对大学生恋爱能否成功步入婚姻殿堂的看法,有54.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步入婚姻殿堂可能性不大,45.1%的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并能成功步入婚姻殿堂表示看好。
关于此问题,问卷调查结果,好坏参半。
7、关于大学生对待恋爱与婚姻关系态度的调查,结果如表三所示:
表三:大学生对待恋爱与婚姻关系态度调查统计结果
选项人次比例(%)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26 36.6
都是耍流氓
35 49.3
恋爱只是一个寻觅的过
程,不一定非要结婚
恋爱只是游戏,不要太
3 4.2
过压抑与沉重
其它14 19.7
8、关于大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调查,36.6%的人认为亲友家人影响因素较大,49.3%的人认为主要取决于自己,22.7%的人环境影响很大。
9、对大学生恋爱支持度的调查,结果如表四所示:
表四:大学生恋爱支持度的调查统计结果
选项人次比例(%)
4 5.6
学业为重,大学期间不
谈恋爱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
39 54.9
无时莫强求
18 25.4
若出现理想之中的恋
人,会主动谈一场
15 19.7
可以谈,并在遇到问题
时积极寻求指导与帮助
上大学一定要谈恋爱 5 7.0
10、在对大学生恋爱是否应该受到老师及辅导员的干预的调查中,有25.4%的学生认为需要老师及辅导员的干预,54.9%的学生认为应顺其自然无需老师及辅导员的干预,42.3%的学生认为需要老师级辅导员的干预,但须以略微引导为主。
(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由上述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大致推断出如下结论:
1、从恋爱现状来看,高等学校在校生正在恋爱中人数虽未过半,但已几乎达到三分之一,这意味着每个在校大学生即使自身没有遇到恋爱有关问题,身边也会有不少同学正在恋爱中,有关恋爱的问题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
可以判断出,大学生恋爱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2、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其中小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恋爱对于大学生而言
有一定的必要性。
对于上大学是否需要谈恋爱,学生大多认为应顺其自然,并略倾向于支持态度,极
少数人持有一定要谈恋爱或一定不要谈恋爱这种极端观点。
3、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们恋爱动机为丰富生活、寻找生活伴侣。
也有小部分人认为是身心需要、
排遣寂寞,甚至是出于虚荣心的驱使。
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是具有多样性的,有积极的,也
有由于社会的转型与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人们寂寞感加重。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主体趋
于健康积极的状态,但已有所偏离。
4、在恋爱消费问题上,绝大多数人认为恋爱消费是有一定必要的,由此看来,人们大多赞同感
情需要或多或少物质上的维持。
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恋爱和消费的关系并不大,可以理解,在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并不匮乏的情况下,消费问题对大学生恋爱并没有太大阻力。
5、在恋爱消费应有谁来买单的问题上,无人支持女方多出,大多支持AA制和男方多出这种方式。
这表明如今社会大学生持有男女平等的思想,同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男主女次思想观念仍留
在人们的生活观念中。
6、对于恋爱与婚姻关系这一点,一部分人认为恋爱要以结婚为目的,反应当代大学生对于感情,
已有了一定的责任与承担意识。
近半的人认为恋爱是一个过程、须持认真态度,但不一定非要结婚,
由此表明,大学生的恋爱思维还是清醒的。
但仍有极少数人认为恋爱只是游戏,恋爱观的偏离现象仍
有存在,恋爱责任感仍有代加强。
7、对于恋爱影响因素,人们认为家人亲友、个人自身、外界环境等都有一定影响。
这表明当代
大学生在社会上充当角色众多,大学生在拥有丰富人生道路的同时也面临着多个方面的考验。
8、对大学生恋爱是否需要老师辅导员干预的问题上,人们一半认为不许干涉,一半认为需要干
涉但只需稍加引导。
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已有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认可学校及长辈的引
导作用。
(三)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挖掘与提出
1、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
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
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而恋爱。
2、失恋: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
它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
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
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2、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对策
(一)、针对高校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已经关系到为社会培养、塑造什么人才的大问题,成为高校教
育必须担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就理论而言,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走好人生的这一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就实践而言,加强教育和引导也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我认为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教育和引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的恋爱道德教育,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空虚、颓废、郁闷等不良情绪的影响,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3、建立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有效的社会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有重大的作用。
这三者的密切配合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培养健全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针对家庭的解决对策
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加强交流沟通的多样性,关心子女学习生活状况,积极了解子女的恋爱现状。
家庭内部宜组织家庭出游,增强情感交流,愉悦身心。
(三)、针对大学生的解决对策
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包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的关系、自觉承担责任、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
三、结束语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话题中一敏感且影响广泛的话题。
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恋爱管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同时,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益弊,给家庭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重视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验.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 张月琴. 大学生恋爱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浅议[J]. 才智. 2008(18)
[3] 刘舒敏.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07(29)
[4] 张社争.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01)
[5] 杨学,茶利强,王玺. 大学生恋爱观研究综述[J]. 经营管理者.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