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口才与训练文档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师的口才与训练文档3篇Lawyer's eloquence and training documents
编订:JinTai College
律师的口才与训练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
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
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本文档根据题材主题演讲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
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律师的口才与训练文档
2、篇章2:律师口才具有的特征文档
3、篇章3:律师练就口才的方法文档
篇章1:律师的口才与训练文档
口才是,你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把你需要传达的信息最
充分地传达到你想传达的人的脑海里。
所以话不在多,在精,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口才。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收集关于律师的口才与训练,欢迎借鉴参考。
口才的第一项技能,不是说,是听
会不会听,也是有讲究的。
我曾经见过一位律师,他接
待当事人的时候,不正眼看当事人,当事人在说话,他看窗边,惹得当事人很有意见。
所以听的时候要看着对方,让对方觉得你很重视这件事。
说之前,要学会倾听。
听,要入神、入情、入戏。
口才的第二项技能,是问
大家在聊天,比如律师在办案单位,和律师、当事人、
嫌疑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就是问,如果你不问,交流就没办法进行了。
关于这个问,我是提出了这么三点看法,第一个,是不耻上问,一般我们是说不耻下问,那为什么说不耻上问呢,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很需要去考虑的,你要去问一些比你资深的年长的,不要觉得很羞愧羞耻,要积极去问,通过问问题,积极去思考,让你的老师有成就感。
其实很多老师啊,都是很盼望学生来问自己的。
有一次我带一个助手去开庭,在路上一个多小时,我就
等着他问我问题,结果一个多小时,他竟然一个问题都没问!
我这一个多小时专属于他,竟然一个问题都没问!到了目的地,我停下车,很严肃跟他提出这个问题。
他说,主任,您这么辛苦,我问你问题会不会打搅你啊。
我说,不会,我最喜欢别人问我问题了。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老师平时
很忙,去问他问题打搅他会不会不太好。
其实我们这些资深的律师、老师,是很希望别人来问问题的。
问,说明你有思考;问,就能交到朋友;问,才会有进步。
第二个,随性中问,我指的是大家水平差不多,大家可以随便问,交流探讨。
最后一个,温柔下问,就是学校老师、管理层要经常问下属问题,这是对他的关心,而不能不闻不问。
作为一个刑辩律师,在法庭上的发问,是个特殊的专业技能。
律师的发问,首先是明知故问,律师问给谁听呢,问给法官听。
一个当事人站在法庭上,律师要问,比如说,案发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呀?说,我在国外。
那是不是说明案发时候你不在现场啊?说,是的。
如果说他的从犯,我们说,这个事情谁指挥的,张三。
钱都分给谁了?张三。
要把这些信息都问出来,给法官听。
其次要问出模糊,对控方证人,要抛根问底,去伪存真,问出模糊为止。
口才的第三项技能,是说
说,是说自己的观点、意见。
说,首先要有层次性。
要用首先、其次、第三。
特别在法庭上发表看法更要用首先、其次、第三,因为法庭上法官不知道律师要说多久,没有层次性法官往往会打断律师,容易造成辩审冲突。
如果能够把自己需要要说多久,也提前说清楚,就更好了。
比如说:法官,我的
意见有三点,大概需要五分钟。
第二呢,要有趣味性。
你这样讲那样讲也行,但是要让大家感觉有趣味性,用点成语啊,案例啊,让大家觉得有兴趣听。
第三要有新颖性。
角度要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说是,你说不。
第四要有互动性。
说的目的是让对方听,要随时注意听者的感受。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宣泄,那叫伪口才。
口才的第四项技能,是聊
聊,就是聊天,闲聊。
聊天可以增进了解、促进了解,
事半功倍。
很多问题往往就在互聊中解决了。
聊,要有话题、有素材、有时间、有空间。
一般呢,聊的时候,最好带点资料,送上一本,请求指正,这就有了素材和话题。
聊还要有时间和空间,如果一个人非常的忙,那就留个电话说,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
如果周围人都在忙,那也不方便聊,就下次再找机会,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口才的第五项技能,是谈
谈,就是谈方案。
我们律师的服务,最吸引当事人的,
就是法律服务方案,律师最需要去研究的,也就是如何做好法律服务方案。
我觉得,要养成一个习惯,不要简单地去发牢骚,比如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些都是负能量,
这些是没有意义的。
而是要养成,直接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最佳方案。
在谈判的过程中,把最好的方案拿出来,那你就是最优秀的。
口才的第六项技能,是评
评就是评论。
如辩论赛等各类竞赛、活动,都要有人来
点评的。
我们法律人为什么要练这个呢,因为我们在法庭上,发言的时候,要对法庭的各方表现发表意见,各种现象、事件,我们法律人也经常评论。
评,首先需要有专注度。
什么是专注度,就是你要全神贯注把全场都听下来,点评的时候能发现里面的小毛病或不易察觉的优点,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认真,而不是泛泛而谈。
第二呢要有专业度。
比如你对一个辩论赛进行点评,对他破题、点题和时间分配进行点评,这体现了你的专业,要外行听了也叫好,内行听了也叫好。
第三,要有精彩度,运用一些成语、谚语、故事、类比、案例。
一个点评,要点评好,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
口才的第七项技能,是读
读,分为朗读和宣读。
朗读呢,是个很好的口才训练方法。
我出生在福建,普通话呢是很不标准。
当公诉人,普通话不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用了一些方法练习,一是跟着
新闻联播对口形、跟着读,二是买了小学生的那种有拼音的书,每天早晨对着湖边读,像周星驰电影那样。
大声朗读读《史记》,对练讲话的抑扬顿挫很有作用。
这样坚持了几年,表达就好了很多。
第二是宣读。
口才不一定说一定要脱稿,在引用证据内容、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名人名言时,拿着书面读,更显郑重,会有更好的效果。
口才的第八项技能,是演
演,就是要将手势、表情、姿势、眼神、语气、语调与
讲话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表达效果。
手势一般也不宜太多;表情代表情感,悲、喜、郑重、轻松,要符合讲话的内容;眼神呢,我要强调一下,有些人不注意自己的眼神,杀气腾腾,给人紧张感,不利交流。
建议大家出行,不管认不认识,都先对人家微笑,点个头,万一他认识我呢?我们要与人为善,目
光柔和。
口才第九项技能,是论
论,指较长篇幅地论证一个问题。
在实践中,主要体现
在法庭上第一轮辩论,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律师发表辩护意见。
论,需要有层次感、现场感和正义感。
层次感,是指层次清晰,逻辑准确;现场感,是指结合现场情况,让我在场听众
都有存在感、代入感;正义感,是指所引证据、法律、法理及道理,都是通行及普遍认可的。
口才第十项技能,是辩
辩是非,辩真假,辩曲直。
辩,就是说不。
律师作为辩护人,他的工作,就是说不。
法不辩不清,理不辩不明,辩论是我们法律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我们在庭审中的第二轮辩护,就属于典型的辩的环节。
辩,要争锋相对、引经据典、言简意赅及概括提升。
篇章2:律师口才具有的特征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律师口才的目的与律师工作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即为了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有了明确的目的,律师就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对策,使整个口才机制能动、和谐地运转。
律师口语表达对象,是指律师工作的对象,它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特定的人,即委托人;另一类是相对特定的人,即与律师法律事务有密切联系的人,如对方当事人及代理人、证人及审判人员等。
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律师应采取不同的口语表达方式。
律师口才的环境,是指律师进行口语表达时,亲身感受
到的场所状态,包括常规环境和非常规环境两个方面。
前者是律师相对熟悉的、固定的环境,如办公室、法庭等;后者指开
放的、相对陌生的环境,如一般指公共场所、流动场所等。
律师在口语表达实践中,应当具有适应和善于利用环境的能力。
一般口语表达,并没有时间的特定性,但律师口才有其
特定的时间观念。
律师工作一方面受着法律规定的时间制约,另一方面也受着案件或事件发展及诉讼程序时间的制约。
如调解时间、辩论时间、谈判时间等,并非均由律师控制。
就一个具体的案件而言,律师进行口语表达的时间及次数也是有限的。
因此,律师要想取得办案的有效成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其口语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时间在律师口才的发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抓准时机和有效利用时间,是律师口才的必然要求。
抓
准时机,就是要把握讲话的最好机会;有效利用时间,就是要
在最短时间内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篇章3:律师练就口才的方法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勇于改变的前提是认识自己。
雅典阿波罗神庙有一石碑,碑上刻有“认识你自己”五个大字,这是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
他警示世人:清醒地了解自己,是做事的最大前提。
对于一个迫切想拥有滔滔口才的律师而言,首先必须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你的普通话是否标准;嗓音是否圆润;能否不用发言提纲而讲述一件复杂的事情;能否即兴演讲,并
且中心突出,条理分明;能否语言生动形象,表达声情并茂,
等等。
择其善者而从之,剔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次,主观上应有成功的信心。
一个人穿着很滑稽的衣服上街,他想自己肯定会被别人笑话,由于内心里觉得自己像个小丑,于是他真的就成了小丑。
英国著名的大法官伯基特指出:“没有出庭,什么都无
从谈起。
”纸上谈兵是毫无益处的。
实践,为律师的各种素质提供了用武之地,使其大显身手;同时,也是律师练就口才的
磨刀石,使之更趋成熟。
一个律师的成长,除了他的天资以外,后天素质的提高
是不可或缺的。
律师要在工作实践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等因素,运用自己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培养工作所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业务。
(三)聚精会神,适时插问
律师应注意倾听那些在业务中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的咨
询者的话,应当在他讲话之前给以指导,而不是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打断他。
因为对于咨询者来说,这种做法会打乱当事人的叙述次序;当咨询者从自己的叙述次序中被拖出来去回答律师
的提问时,他就不得不停下来回忆,这样反而会把叙述时间拖得比让他按自己的思路讲更长。
咨询者可能会重复自己的话,不要制止他,让他完全倾
吐出他欲说的东西。
咨询者的讲话可能是滔滔不绝的雄辩,也可能是对对方的当事人的诽谤或侮辱,律师应当听完他的全部叙述,因为律师不应当漏过其中的任何事实。
当然,从咨询者的话中提取事实,必须删去许多无关的叙述。
与其冒遗漏掉关键性事实的风险,倒不如多听一会儿咨询者多余的叙述。
所以,当咨询者在叙述时,不要打断他,把自己的问题保留到他停顿的时候再提。
(四)以柔克刚,通俗易懂
法律解答不是法律研讨,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
咨询者易懂易记,知道其意思是什么。
当然,通俗并不是等于庸俗,例如个别律师在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咨询时,见其说假话,就斥责犯罪嫌疑人,讲话粗俗,语言不美,有失律师的形象。
解答之中,不宜乱用或滥用法律术语和名词,法言法语是专业行话,在群众中间最好少用少说,因为咨询者不一定能够全部听得懂;如确因必须使用时,也应以人们日常生活中通常的说法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还必须注意,使用通俗语言,并不是说可以在解答中随意使用方言俗语,应将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也即要使用净化的通俗语言。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