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学学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经济学学习报告
一、学习小结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从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入手,对城市土地市场、住房市场、写字楼市场、零售商业物业市场的运行规律进行阐述,再怎么去分析经济增长、人口、货币与房地产,投资、供求的经济关系,如何解释房地产经济周期及泡沫现象,然后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角度切入分析政府在房地产经济中的作用,之后就能够探讨住房保障、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产权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二、“房地产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泡沫”学习报告及感想
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房地产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泡沫”,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我能够初步理解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内涵与运行机制,对房地产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及阶段划分也有了大致了解,对房地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有了答案。
原来经济在不断的运行过程之中,经常会呈现出种周期性波动的情形,波峰和波谷、扩张和收缩、不断更迭。
同样地,房地产经济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具有周期性特征,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高峰期和低谷期。
所以,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波动的实质是房地产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和收缩的更迭。
书本上根据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具体指标,认为房地产的一个标准周期为一个完整的正弦曲线,能够分成四个阶段。
即繁荣(膨胀)、衰退(收缩)、萧条(停滞)、复苏与增长(调整与恢复)四个阶段。
书上说房地产业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周期和经济周期存在高度相关性,两者相互影响、互动发展。
通过老师的讲述,我发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对于房地产经济周期而言具有决定性与基础性的影响作用。
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会带动房地产经济趋向繁荣;相反,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会对房地产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而房地产具有投资属性和消费属性的双重特征,且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特点,房地产业的发展通常对相关产业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波动。
因此,房地产经济周期对经济周期产生显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从2009年至今仍然处于增速放缓期。
在学习房地产泡沫这一小节的时候,我知道
了它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特殊形式的泡沫经济,是指投资者将大量资金集中投资到与房地产相关的经济活动中,造成价格飞涨,脱离其实际使用价值,形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是由宏观经济和市场发展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当房价上涨到人们无法支撑的程度,就会迅速跌落,泡沫破灭。
房地产泡沫经常出现在房地产周期的上升阶段,而最繁荣的阶段通常对应房地产周期的顶峰,因此,可以将房地产泡沫作为特殊的周期。
再说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限购令”,政府出台“限购令”,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通过政策的出台,“限购令”让部分大城市楼市回归理性,新房销量减半,有效的遏制了房地产泡沫的放大,让楼市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三、“住房保障的制度安排与经济抉择”学习报告及感想
让我对房地产经济学内容最深刻的还有“住房保障的制度安排与经济抉择”这一章节,章节之初在一般均衡的住房市场中,面对新建住房供给充足,房价水平合理的情况下,消费者随着自身收人的提高,会在对新住房或高质量住房偏好的驱动下购买新的住房,从而放弃现有已老化的住房,并且该住房将被下收人层级的消费者所选择。
这一过程即是“住房过滤”。
根据资料:住房保障制度是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概念。
广义地说,“宅基地”、“福利分房”都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
它们是低生产力水平下保障“人人有房住”的制度。
依靠市场配置住房资源,并不等于说人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收入买房子住,也不等于说人人都只能靠市场化竞争、自主分散决策来获取住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障每个人都有房子住,政府要实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帮助单纯依靠市场解决住房有困难的群体。
这个政策体系的总称,就叫做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所谓住房保障,指的是由政府肩负起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责任,以确保社会成员住有所居。
当住房过滤模型难以发挥作用时,仍需政府进行住房保障。
我国住房保障的功能定位为社会型住房保障,政府的角色主要是照顾那些无力自行解决住房的人群,即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
我们在进行相关住房保障制度安排时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即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适度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只有在符合原则的基础下进行制度安排才能满足居民的住房保
障需求。
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制度安排主要围绕住房保障的覆盖范围、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以及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展开。
住房保障的经济抉择即是对“保障谁、怎么保、保多少”问题的明确,即保障对象如何界定、保障范围如何适度以及保障方式何种最优。
保障对象的认定标准应包含两大基本要件,一是住房贫困,二是住房支付能力不足。
保障标准的界定包括了对居住标准和补贴标准的确定。
住房保障方式短期应侧重于实物配租,长期应取消共有产权房体系,逐步加大需求补贴力度,积极发展贴租、购房贴息及减税政策。
四、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感想
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它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与生活。
有的人说房地产业是泡沫经济,然而我想说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
首先,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根本不同,它的属性决定了它不是泡沫经济。
其次,房地产业部门属于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
三是房地产业属于基础性产业。
它在国民经济体系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且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繁荣的标志之一。
因此,房地产业绝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泡沫经济”。
虽然说房地产业不是泡沫经济,然而目前房地产业却有泡沫化的趋势,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性。
主要表现有:1.房屋空置泡沫;2.房地产投资泡沫;3.房价虚涨泡沫。
在这众多泡沫现象中,高房价表现的尤为突出。
而高房价带给社会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高房价的危害是抑制其它方面的需求,造成畸形经济结构。
高房价造就了众多的房奴,他们一方面要赡养父母,另一方面要攒钱买房子,因此他们会尽可能的压缩开支。
然而他们又是工薪阶层中的高收入者,也就是未来的中产阶级,他们不消费,整个社会的消费就没有了支撑。
高房价最大危害就是抑制其它方面投资,造成畸形发展。
房地产的行业的暴利吸引了过多的社会资本,从而削弱了其他方面的投资。
经济结构对不动产过强依赖,降低了我们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
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大规模推出经济适用房,规模化推出经济适用房,根据地区特点统筹规划,完全可以很好地抑制商品房的价格。
另一方面就是完善住房
公积金制度,使年轻人的购房压力变得更轻。
再一方面就是坚持“房住不炒”,坚决破除“房地产依赖症”,继续严格执行全域限购等政策,实行现房销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