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概念整合分析——以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漫画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概念整合分析——以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漫画为例
作者:彭毕欢
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1期
彭毕欢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随着社会媒体和技术的发展,新闻通常会和漫画结合从而使更多的信息以多
模态的形式呈现出来,传统概念隐喻的认知已不能满足需求。

该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尝试将
多模态隐喻构建的动态过程呈现出来。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新闻漫画概念整合理论意义构建
一、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石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心理空间(mental space)
是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建立的临时性的实时动态概念,是人们在思考或谈论已知、想象、过去、现在或将来情境时构建起来的部分的、暂时性的表征结构。

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用来模拟
思维和语言中的动态映射,解释大量的语言和非语言现象,如概念隐喻、转喻、虚拟、概念变化、分类、假设机制、推断以及语法结构的起源和组合等。

从世纪年代中期到年代中期, Fauconnier及其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大大地发展和完善了其关于语言的认知理论,将
心理空间理论发展到了概念整合理论。

二、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概念整合理论是对心理空间的基本的认知操作,运用在线的、动态的认知模式构建意义。

它可以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网络。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

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共有的信
息被投射到类属空间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并有选
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

合成空间是对输入空间里的概念进行整合操作的中介地带。

合成空间从
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

这样,这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突生结构,且可以把这一结构映现到其他空间。

三、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多模态隐喻分析
这幅图片来自2020年3月3日《中国日报》官方网站的观点专栏。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国际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引发了一连串的争议。

中国是第
一个大规模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政府作为领导者提出了明确有效的战略,采取了及时的
保护和预防措施,并施行了成功的治疗方案。

日渐稳定的疫情离不开举国上下人力和物力的集
中投入。

没有社会的巨大回应,各级政府的管理和措施都难以成功。

这次疫情让我们得以见证
中国公民的高度爱国主义。

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什么;军队,警察,工程师,工人,医生和
护士,企业和公司老板,名人,平民和普通百姓,学生和志愿者,中青年一代,所有这些人都
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并严格执行政府所建议的所有措施。

该漫画提供了一个输入空间,空间内的主要元素有围棋盘,白棋和黑棋。

其中,白棋标记
成了医护人员的形象,黑棋则标记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形象。

很明显该空间有着一个“围棋比赛”的组织框架。

新闻文本提供了另一个输入空间,主要元素有全体中国人民和新冠病毒,该
空间同样具有自己的组织框架:全民抗击新冠疫情。

图片输入空间的框架和元素与文本输入空
间的元素投射到合成空间,得到一个新的框架:全国人民和新冠病毒处于一场竞赛当中。

四、结语
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新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浅析。

在文字和
图像的协同作用下,多模态隐喻的构建过程更加立体。

概念整合理论以其多空间的映射网络与
动态的意义整合理论框架,成为一种重要的语义建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新闻深意。

它是我们建构意义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法,也是产生隐喻创造力的重要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Faunconnier,G & 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 Basic Books,2002.
[3] 霍颖,2012. 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构建—以一则保险平面广告为例[J].东北
大学学报(2):180-184.
[4] 蓝纯、蔡颖,2013. 电视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以海飞丝广告为[J]. 外语研究(5):17-23.
作者简介:彭毕欢(1994-),女,汉族,江西上饶人,广西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