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常温下,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则碳酸钠属于碱
2.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
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
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氧化物
B.碱的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C.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浓硫酸敞口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4.某种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样品,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现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没有任何现象
B.该固体样品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C.反应生成CaCl2质量为11.1g
D.该固体样品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5.如图中所有物质的类别均不同,连线两端的物质常温下均能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分别属于碱、盐、酸
B.X和Z可以是Al2O3和CaCl2
C.Y和Z可以是Na2CO3和Ca(OH)2
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
6.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顺序排列的是
A.O2、H2O、C2H5OH、CaCO3 B.N2、CH4、Ca(OH)2、HCl
C.H2、H2O2、NH3、H2O、KOH D.Mg、CO2、H2SO4、NaOH
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 4 个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若等质量的铁、镁和铝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的大小依次为 x、y 和 z,则 z>y>x
D.从粒子角度看,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C.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许多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定有O2参与
10.以下几种气体可用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是()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②③④D.①⑤⑥
二、填空题
11.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想实现①,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___________色溶液。
(3)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选用的单质是___________。
(4)若选用氧化铁实现④,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5)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
12.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13.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是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色;
(3)图中_____(填序号)即是酸的化学性质也是碱的化学性质。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填序号);
(6)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
14.科学使用化学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
(1)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图所示。
①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____。
②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其原理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84消毒液产品的部分说明如下表。
84消毒液
(产品特点)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5.1%~6.9%。
(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04%的消毒液浸泡,20min后用生活饮用水冲净。
(注意事项)①外用消毒剂,须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将本产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依据表中信息,将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6.0%的84消毒液与水按质量比为1:___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Cl2)。
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HCl+NaClO=______+Cl2↑+H2O。
15.某同学向100.00g水中加入0.56g氧化钙(见下图A),并设计后续实验方案:
(1)氧化钙的俗称是___。
(2)在室温下,将B中白色浑浊液变为C中无色澄清液的“操作Ⅰ”的名称是_。
(3)测得 C中液体质量仍为100.00g. 则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保留两位小数)。
(4)如操作II为通入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如操作II为加入少量某固体,则该固体可能是__(填序号)。
①氧化钙②冰块③氯化钠④氢氧化钠⑤硝酸铵
16.某同学在参加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考察了一家化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
该同学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1)该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未经处理的污水水样,测得pH=3;
(2)处理污水步骤之一是:污水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所用的原料是较经济的石灰水;
(3)提取经过处理后可排放的水样,测得pH 在7.0左右。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该同学的这种考察属于_________(直接/间接)调查
(2)要测出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_________方法测。
A 酚酞指示剂检验
B pH 试纸
C 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3)已知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0365%。
假设中和池中有61.010kg 污水,如果污
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2Ca(OH)反应,至少需要_________千克2Ca(OH)才能将污水中的盐酸完全中和?
(4)根据以前的学习及通过完成该题,请你写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17.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盐酸除铁锈_____。
18.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A 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
(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2中A 、B 、C 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
(3)图3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___,产生的新微粒是___.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⑴工业制取二氧化碳______
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
⑶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_____
⑷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长了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的原因_______
20.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但其不耐酸腐蚀。
已知 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某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氧化亚铜加入盛有 50 g 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
(1)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若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稀释得到上述 50 g 稀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______;(3)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2.(1)水的化学式是H2O,写出该化学式可表示的意义(至少写二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请用一种方法鉴别并将鉴别过程填写在表中: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___________;
(2)配制一定浓度CuSO4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___________沿烧杯壁缓缓注入___________中,并不断搅拌.24.同学们观察了“金属材料”展台上展出的铝箔和铁丝。
(1)金属能加工成“箔”或“丝”,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_性。
(2)铝箔光亮如新,体现了其具有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一些铁丝表面锈迹斑斑,用盐酸可以将其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5.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a”或“b”)。
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
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26.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实验现象与结果:(1)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拧檬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色,使酚酞试液_____,溶液的pH_____7。
(2)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色,使酚酞试液变
_____色,溶液的pH_____7。
(3)自来水、蔗糖水、食盐水都不能使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变色,溶液的pH_____7。
27.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水和泡沫喷洒在燃烧物上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2)实验课上小明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由于稀硫酸浓度较低小明未予理会。
下课后他发现衣服上被酸液溅到的地方坏了个洞且周围变成了黑色,请你告诉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B图所示实验中,①③为湿润的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石蕊试纸,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______。
B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
(3)C图所示实验能说明发生了中和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