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和注意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和注意障碍
一、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指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
(也就是说是心理活动有选择性的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他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也可以说是所有心理过程的一个特殊方面。
2.分类
被动注意—主动注意
(1)被动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反应。
它表现得不清晰,往往会干扰主动注意.比如:一个人正在做一项工作,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他会很自然的去看;又如一个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突然听到教室外面有吵闹声,他就会很自然的去听,而当他再回到课堂时就会不知道老师刚刚讲过的课程.所以说被动注意与外界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和多变性有一定的联系。
(2)主动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人类本身有预定目的的、有一定对象、自觉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的努力以排除干扰的精神集中,所以称为“意志的注意”。
例如,当专心致志的从事某种事情时,外界的其他活动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一般来说,主动注意与目的、任务、意志活动和周围环境的主动适应以及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及既往体验有关。
(3)鉴别要点
被动注意是由外界刺激不知不觉的引起的指向活动和探究反
应。
主动注意是心理活动主动的集中于一定的目标。
二、注意的特征及其检查
1.注意特征
(1)适当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握一定的对象和数量。
不过,这种注意范围的大小一般与知觉的广度和活动性质以及个人知识经验的差异有关。
(2)相应的稳定性:即对某一个客体的注意能保持一定的时间。
(有文献显示成人注意的时间一般维持在15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20分钟)一般来说,为了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应避免长时间的进行单调的活动,尽可能的是其多样化、交替化和新异化。
(3)与现实相适应的紧张度:在高度紧张的场合下,一个人会完全沉侵于他所注意的对象而注意不到周围发生的其他情况。
越是紧张的加强注意,其注意范围就越小。
当然,长时间高度紧张的注意易引起疲劳,而注意就会趋于分散。
(4)能自动的进行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以上活动时,能把注意志向不同的对象。
若目的和任务一致,复杂过程较小,且其中一项极为熟练,就能更好的分配其注意(比如我们上网聊天时,可以一面打字、还可以语聊。
)。
(5)能自觉的转移:根据目的和需要,能主动的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其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往往与原来的紧张度和新事物的吸引力,以及各人的神经类型的灵活性有关。
(例如我们在干一项工作,但是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我们就会放下原来的工作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2.注意的检查一般从观察中得以了解,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其注意力能否集中,检查时是否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2)周围事物的变化能否引起患者的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是否会引起患者分心。
(3)能否主动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
(4)是否特殊专注于某些事物。
(5)是否有注意的缩小或固定,注意与情感及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的关系。
三、注意障碍
在病理状态下(大脑器质性损害、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等),注意活动可发生障碍。
注意的障碍可以从其表情和姿态中反映出来。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注意程度方面的改变
注意程度的过强或过弱:过强者易为某类事物所吸引,稍有风吹草动则保持高度警惕性;过弱者可谓雷打不动,即使很强烈的刺激也不易引起其注意。
A:注意增强:在病态的心理影响下,患者特别容易为某事物所吸引或特别注意某类活动。
临床上可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注意指向外在的某些事物对周围的一举一动甚至微小的细节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和警惕(如某患者经常怀疑别人在背后
议论,他而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在意——牵引观念;)★一种是指向病人本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如神经症的病人常会过分的关注自身的健康状态——疑病观念)
B:注意减弱:又叫注意迟钝、注意松懈。
是指主动注意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病人的注意力难以在较长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
严重时外界的强刺激也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
因注意力不集中,故常影响其记忆,导致记忆的减退。
(如一男性初中生患者,在上课时独自发呆,以至在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
(2)注意力集中方面的障碍
注意广度的过宽或过窄:过宽者漫无边际,难以集中到固定的对象并保持适当的时间;过窄者其范围显著缩小,当集中某一事物时可置一切而不顾,难以唤起对其他事物的注意。
A:注意狭窄:是指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明显减弱,当病人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其他一般易于唤起注意的事物都不能引起病人的注意。
(如患者高烧3天,卧于床上,喃喃自语,只知道坐在床边的人是他母亲,而对其他来探望的亲人都视而不见)B:注意缓慢:是指注意的兴奋性低下,一致相应的联想过程缓慢。
病人对回答第一个问题上能正确,但对接连提出的问题便显得迟钝困
(3)注意稳定性方面
注意转移的速度过快或过短:过快者随境速变,过慢者麻木不仁。
A注意转移:又称随境转移,是指病人的注意活动易被外界所
吸引,是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的对象也不断转换。
(如某患者患病以来显得特别活跃,但做什么事情都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B随境转移性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联”)
注意过于固定集中或分散:过于集中者不仅范围过窄,而且转移过慢;过于分散者不但范围过宽,而且强度甚弱,稳定时间甚弱。
A注意固定: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精神活动固定集中于某观念和事物上难以转移。
(如强制计数、强制洗手等)B注意涣散:又称注意不集中,为主动注意明显减弱。
是指病人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四、鉴别及临床意义
1.病理性增强——强制性注意(注意固定)
2.注意涣散——随境转移(注意转移)
3.注意减弱(注意迟钝)——注意缓慢——注意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