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柠檬酸脱氢酶1在大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柠檬酸脱氢酶1在大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刘晋发;朱文标;谢寿城;陈纪欢;郭维新
【摘要】目的探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大脑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大脑胶质瘤组织(Ⅰ ~Ⅱ级胶质瘤11例、Ⅲ ~Ⅳ级胶质瘤19例)和30例正常脑组织中IDH1的表达.结果Ⅰ ~Ⅱ级胶质瘤组织、
Ⅲ ~Ⅳ级胶质瘤组织中IDH1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Ⅲ ~Ⅳ级胶质瘤组织中
IDH1表达高于Ⅰ ~Ⅱ级胶质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IDH1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卷),期】2018(031)004
【总页数】3页(P295-297)
【关键词】脑胶质瘤;免疫组织化学;异柠檬酸脱氢酶1
【作者】刘晋发;朱文标;谢寿城;陈纪欢;郭维新
【作者单位】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梅州 514031;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梅州 514031;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梅州 514031;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梅州514031;梅州市人民医院化疗科,广东梅州 51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R730.23
神经上皮肿瘤是属于最为常见的脑肿瘤之一,且发病逐渐年轻化,青少年发病率有
显著增高趋势[1-2]。
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术后根据患者病情,予以不同
方式的放、化疗。
恶性肿瘤发生以及发展是属于复杂过程,具有多因素、多步骤以及阶段性,不仅与其中基因表达以及调控方式变异有关,同时还涉及多种分子调节作用。
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编码基因是属于
近年来胶质瘤最早发生突变的基因。
其主要突变发生于低级别胶质瘤以及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突发率较高,目前尚未在其他肿瘤中发现,现胶质瘤基因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3-4]。
本文就IDH1对脑胶质瘤表达临床意义进行探究,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大脑胶质瘤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8~67(48.7±3.7)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级)1例,星形细胞瘤(Ⅱ级)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4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
胞瘤(Ⅲ级)10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Ⅳ级)9例,其中Ⅰ~Ⅱ级脑胶质瘤11例,Ⅲ~Ⅳ级脑胶质瘤19例。
另选取尸解正常脑组织30例作为对照。
3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IDH1蛋白进行检测,IDH1
R132H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浓缩型150)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DH1突变检测标本采用EDTA抗原修复液(pH=9.0)及柠檬酸缓冲液(pH=6.0)进行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标本用质量分数4%中性多聚甲醛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所用仪器为德国LEICA公司LEICA BOND-MAX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
以正常尸解脑组织作为阴性对照,
以已知胶质瘤IDH1突变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1.3 结果判断染色结果判定标准为每张切片40倍物镜下选取5个标准视野进行观察,IDH1突变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肿瘤视野中出现任意数量的棕褐色染色细
胞均被视为阳性突变。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Ⅰ~Ⅱ级胶质瘤组织、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IDH1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IDH1表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见表1。
表1 IDH1在不同脑组织中的表达组别nIDH1对照组300.261 1±0.064 8Ⅰ~Ⅱ级脑胶质瘤110.457 1±0.864 9Ⅲ~Ⅳ级脑胶质瘤190.711 6±0.074
5t8.750P<0.001
3 讨论
脑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脑部肿瘤为脑胶质瘤,现临床上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状况,但是由于其治疗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仍然是属于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有学者发现,在脑部肿瘤细胞中会存在一部分可以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并且能够多向分化的干细胞样肿瘤细胞,被称之为肿瘤干细胞[5-6]。
而存在脑部胶质瘤中,被称之为脑肿瘤干细胞。
IDH基因在肿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脑胶质瘤中可以发现IDH1改变。
并且有学者发现,IDH1改变是处于疾病早期,在其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临床意义[7-8]。
而IDH在三羧酸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此类氧化生成中间产物草酰琥玻酸,可以进一步氧化脱羧能够生成α酮戊二酸,两者可以在能量产生以及合成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酶活性调节能够直接参与不同生物通路,并发挥着不同生物功能。
因此,IDH在生命体中广泛分布。
人类基因中共存在5种IDH基因编码,并且存在不同的IDH酶。
本文研究表明,Ⅰ~Ⅱ级胶质瘤组织、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IDH1表达高于正常
脑组织,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IDH1表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组织。
随着临床上疾病病理级别不断升高,肿瘤内为脑肿瘤干细胞水平比例升高,这也是高病理级别胶质瘤细胞具有较高增殖能力以及侵袭能力的原因。
脑胶质瘤是成人脑部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但是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不断提高,其IDH1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两者之间联系密切。
脑部IDH1变异基因能够有效降低活性,但是并不能确定IDH1是酶蛋白含量的决定性因素,说明肿瘤组织在IDH1基因表达中具有较为复杂调控机制存在[9-10]。
综上所述,IDH1可以作为人肿瘤基因测序中发现并证实的肿瘤发生相关基因,具有重要应用潜力,而IDH1突变与脑胶质瘤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能提高对脑胶质瘤发生机制的认识,为患者治疗提供支持。
【相关文献】
[1] 曾凡,王宽宇,胡慧敏,等.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杂
志,2017,33(10):1057-1061.
[2] 寿记新,高海东,刘菲菲,等.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6):1569-1571.
[3] 崔晓敏,林宁,刘彦伟,等.基于IDH1/2和p53突变的初诊恶性脑胶质瘤预后分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21(1):4-6.
[4] 黎相照,薛小磊,张中满,等.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胶质瘤IDH1的优化及染色特点[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6):558-562.
[5] 胡重灵,娄四龙,毛德强,等.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MGMT基因、突变IDH1基因表达及预后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10):90-94.
[6] 蒋梦婉,刘琪,李嘉瑶,等.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及MGMT甲基化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5):970-973.
[7] 胡慧敏,王政,江涛,等.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5):502-505.
[8] 林香桃,谈顺.PTTG和IDH1基因与脑胶质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12):1396-1398,1401.
[9] 刘玉清,胡慧敏,江涛,等.慢病毒介导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R132H突变过表达抑制脑胶质瘤LN229细胞的成球能力[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11):1164-1168.
[10]王晓宁,焦红亮,杜伟,等.混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30(6):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