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晏子治东阿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晏子治东阿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阿.(ē)召而数.之(shù)大诛.于子(zhū)
B.改道易行.(xínɡ) 属.托不行(shǔ) 货赂.不至(lù)
C.陂.池之鱼(bēi) 并曾赋敛.(liǎn) 入于权.家(quán)
D.乞骸.骨(hái) 便.事左右(pián) 无复与.焉(yǔ)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货赂至,并曾赋敛B.仓库少内
C.再拜便辟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A.臣请死.之B.而君反以罪.臣
C.陂池之鱼,以利.贫民D.子退.而自察也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陂池之鱼,以.利贫民/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景公迎而.贺之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乃.反迎而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5.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0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寡人无复与.焉与:参与,干预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责罚
C.并曾.赋敛曾:通“增”,增加
D.再拜便辟.辟:征召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五十步笑百步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君反以.罪臣
C.则思知足以.自戒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8.下列六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晏子治东阿的正确做法的一项是(2分)( )
①三年不治,臣请死之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③陂池之鱼,以利贫民④曾赋敛,仓库少内⑤便事左右⑥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⑤⑥
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晏子原先治理东阿三年,不徇私情,不贪钱财,能为百姓着想,却遭到了景公的责备。
B.景公表示要严厉惩罚晏子,晏子向景公请求改弦更张,继续治理东阿,决心再用三年,治理好东阿。
C.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一反原来的做法,却受到景公的赞许,晏子要求告老还乡。
D.晏子表达了不再治理东阿,要求告老还乡的意愿后,景公立即离开座位,感谢晏子第一次治理东阿时的种种努力,并让晏子继续治理东阿。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
公驱,及之.康④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②敝撤: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
④康:大路。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赶上
D.委.之百姓委:任命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三请,不见.许徒行见.公曰
B.令国致乐不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3分)( )
①遂分家粟于氓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④公出舍,损肉撤酒⑤三日,吏告毕上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9分)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等。
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 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
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古同“梅”。
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请从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词或表意上的特点。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网络不良用语是否需要屏蔽,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
(不超过100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家刘诚龙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试验,他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结果很出人意料。
请概括调查结果给人带来的启示。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
(4分)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
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应当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
为什么?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而第二份里的则全是落第秀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C [A项“数”应读shǔ,B项“属”应读zhǔ,D项“与”应读yù。
]
2.D [A项“曾”通“增”,增加。
B项“内”通“纳”,纳税。
C项“辟”通“避”,退避。
]
3.D [A项“死”,为动用法。
B项“罪”,名词作动词。
C项“利”,使动用法。
] 4.A [A项连词,表目的,“用来”。
B项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转折,“却”。
C项助词,“的”/代词,“它”。
D项副词,“却”/连词,“于是”。
] 5.我愚昧无能,不能再治理东阿了,愿请求退休让位,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6.D [辟:通“避”,退避。
]
7.C [A项来,连词;凭,介词。
B项因为,介词;凭,介词。
C项来,表目的。
D项把,介词;来,连词,表结果。
]
8.B [①是晏子对景公下的保证,④⑤⑥是错误做法。
]
9.D [“感谢”有误,应为“道歉”。
]
10.(1)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2)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11.D [“委”应解释为“交给”。
]
12.D [A项前面“见”表被动,译为“被”,介词;后面“见”是“拜见”的意思,动词。
B项前面“已”意为“停止”,后面“已”意为“太”。
C项前面“之”意为他(晏子),代词;后面“之”是结构助词,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协调音节,不译。
D项,两个“乃”字均为“才”的意思。
]
13.C [②句是讲百姓对国君的态度,④句是讲国君省悟后的节俭之举,⑤句陈述三天官吏完成朝廷使命后汇报的事实,这三句都与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事无关。
] 14.B [文中没有体现出“齐景公从谏如流”的开明之处。
]
15.(1)乡里的百姓贫穷却无处诉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饥饿却无处求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
(2)命令柏巡视灾民,房屋塌坏不能抵御风雨的人家,发给他们金钱。
参考译文
齐景公时,连续下雨十七天。
齐景公却夜以继日地饮酒。
晏子请求给灾民发放粮食,多次请求,都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允许。
齐景公命令柏马上(一说柏遽是人名,齐景公近臣。
一说“柏”是官名,“遽”乃急遽之意。
此处取后说)巡视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
晏子听说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一个乡有几十家的房屋受损坏,一个里有几家没有饭吃,年老体弱的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
然而君王不怜悯百姓,日夜饮酒,命令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没有休止,宫中的马匹吃着府库的粮食,猎狗饱食牛羊的肉,后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粮食肉品。
对待犬马妻妾,不是太优厚了吗?对待黎民百姓,不是太刻薄了吗?乡里的百姓贫穷却无处诉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饥饿却无处求援,就不会喜欢君王了。
我(晏婴)身边跟随着百官,让百姓饥饿穷困却无处诉说,使君王沉湎酒色抛弃百姓却不加怜悯,我(晏婴)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
”晏子两次下跪,深深叩首,请求辞官离去,于是快步走出宫门。
齐景公跟在晏子后面,被泥泞的道路所阻,赶不上晏子,就命令驾车追赶晏子,到了晏子的家,没有追赶上。
只见晏子家里的粮食已经全部分给灾民,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
齐
景公又驱车追赶,在大路上追到晏子。
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后面说:“我有罪过,先生抛弃我不辅助我,我是不足以屈请先生的,难道先生不顾惜国家和百姓吗?希望先生赐幸保全我。
我请求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百姓,给多给少,谁轻谁重,全听先生的安排。
”于是齐景公就在路上拜请。
晏子才返回国都,命令禀去巡视灾民,家里有农桑种子而没有粮食吃的人家,发给足够一个月吃的粮食;没有农桑种子的人家,发给足够一年吃的粮食;没有积蓄柴火的人家,发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霖雨之灾。
命令柏巡视灾民,房屋塌坏不能抵御风雨的人家,发给他们金钱。
视察寻找百姓中缺少用度、经济困难的人,限期三天内完成。
超过期限,同不执行命令一样,应该治罪。
齐景公离开宫舍,减少食肉,撤销宴饮。
三天内,巡视的官吏完成使命上报情况:贫穷灾民共一万七千家,分发粮食九十七万钟,薪柴一万三千车;房屋损坏的有二千七百家,发放救济金三千金。
齐景公然后回到宫内,减少食用,不弹琴瑟,不击钟鼓。
晏子请求将齐景公左右的婢妾和用歌舞来娱悦齐景公的人遣归。
16.(1)示例:
①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
②会意,如“”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③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 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
④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2)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
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等用语不是明智之举。
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
像“3Q”、“bt”以及“囧”“”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并形成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
17.①那些追名逐利、显赫一时的人总会被历史忘却,而真正为社会作出贡献、创造财富的人,尽管当时默默无闻,并不得意,却终究会被历史记住,让后人敬仰。
②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显赫并不能保证终生的辉煌。
起点低的人,同样有机会赢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