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7-2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 学生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一个女子的入场,便使整首词有了无限情思。
9、作者穿越幽幽的岁月,对周瑜无限仰慕,周瑜身上到底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周瑜
我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生分组讨论,小组交流)
明确:
10、有人说,苏轼此词最后一句带有浓重的悲情彩和消极彩,你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
小结上阕:上阕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江山之胜与怀古之
1、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 情融为一体。
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品味《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的特点。
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
坡走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小结: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惨烈的一次战役,其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世所罕见,《三国》中对赤壁的描
苏轼,走进他的诗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板书)
置遥相呼应,在作者的描绘中,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三国古战场,看到了刀光剑影与鼓角争鸣,为下阕周瑜的出
场做好铺垫。
还酹.èi
教反思:
写,从其准备到战争结束用了大量篇幅,可以说赤壁之战是《三国》的精魂所在,战争结束了,这段历史便
三、合作探究
在血光中走向了没落,然而如此惊心动魄的一段历史,却在东坡先生笔下写成了周瑜的“谈笑之间”,我们既
1、这首词是豪放词,大家齐读词作,体会词的豪放体现在哪些方面(生讨论,教师总结)
要佩服周瑜的英雄盖世,又要赞叹东坡先生的惜墨如金了。
语文基础模块(上)导案 (生用)班级:16 电商 1、16 前 主备人:周宏
课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型
合作探究课
5、阙末句有何作用?
审批人:
日期:
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习
1、品语言、赏意境,体会词人情感,认识豪放词风。
明确:
2、鉴赏本词,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品味词作豪放雄浑的气势、苍凉悲壮的情调,体会词人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沉重感慨。
明确:
8、苏东坡在描写这场战争时插入了“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2、以词之模式,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是情感的触发点,那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由这
些景作者想到了什么 明确:
明确: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写的江水有什么特点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小结:正如不可一世的英雄项羽,身边若没有美人虞姬,便少了些许侠骨柔情,英雄便不完整。一个细微之
“穿”——
“拍”—— “卷”—— “雪”——
五、巩固提升 浪淘.(táo)尽 初嫁了.(iǎo) 纶.(guān)巾 樯.橹.qiángú
小结:这些精妙的词汇,有动有静、有声有,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
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这种格调正与赤壁作为古战场的地理位
5、思维构建 (5 分钟 )
7、词中上片重写景,下片 “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
一、课前展示
奇壮丽景中出现了。阅读下阕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找同展示词人苏轼的资料。
二、激情引趣 明确:
在中国的文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形式,虽然以吟
1、课前展示( 5 分钟 )
2、视听感悟 (5 分钟 )
6、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 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在诸多英雄中,作者却选择了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为什么? 明确:
流 程 3、合作探究( 20 分钟 ) 4、巩固提升 ( 10 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