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3 白杨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白杨
一、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我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我能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学时
2学时
四、知识链接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它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

它不追逐雨
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课前独学
1.我能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我能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3. 我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独学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fǔmōqīng xījièshào xīn jiāng xiàn rù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能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读课文读得好。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二、教师导入
三、独学展示
1.读一读:晰、伞、抚、绍、疆、陷。

2.写一写:戈壁、清晰、抚摸、介绍、边疆、陷入。

3.秀一秀:我知道“戈壁、清晰、抚摸”的意思。

4.批一批: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四、探究合作
1.从课文1至3自然段知道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是、、。

知道了戈壁滩有、、的特点。

2.爸爸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五、教师小结评价
第二学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2.我能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探究交流
1.读课文5至12自然段,体会爸爸说的三句话,从这三句话中我知道了白杨树的特点。

也知道了爸爸的心愿是。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知道了。

3.白杨树高大、挺拔、秀丽、不畏艰苦、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而爸爸呢?课文表面上是在写白杨树,实际上是在写什么?你能告诉我吗?(教师点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三、自我检测
1.课文讲了()的事。

2.白杨的特点:()、()、()。

3.仔细读课文,想想白杨在文中象征着哪些人?
四、学文图解
白杨高大挺秀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后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