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钱穆在论述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农民骚动主因,必由于吏治之不良,再促成之于饥荒。

在官逼民变的实况下,回忆到民族的旧恨,这是清中叶以后变乱的共通现象。

”由此可见,他认为导
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B.自然灾害的严重
C.英国的鸦片输入
D.农民生活的困境
,可知钱穆认为,在导致农民运动的诸多原因中,一切都是由“吏治之不良”引起的。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

”太平天国实施上述原则的军事行动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北上
C.北伐
D.西征
,即攻克。

太平天国以进攻京师为直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北伐,故选C项。

3.史学界有人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只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幻想”。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天
朝田亩制度》( )
A.是农民阶级提出的革命纲领
B.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平均财富
C.要将所有土地平均分给农民
D.力求满足广大农民对平等平均的渴望和要求
,但又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行财产的公有制,因此,其土地分配原则与财产分配原则是互相矛盾的,只能是一种空想。

故选B项。

4.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太平天国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缴国库
C.建立某某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土地是生存的根本。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5.“‘天父’‘天兄’自相残杀,神话开始受到质疑,信念开始破灭,太平天国的基础开始动摇,预示着以后的失败。

”上述评价针对的是太平天国的( )
A.封王建制
B.定都天京
C.孤军北伐
D.天京变乱
,它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使拜上帝教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和组织力,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太平天国运动的下列举措最能反映新的时代特色的是( )
A.主X平均分配土地
B.建立圣库制度
C.承担起反侵略任务
D.发动西征东征
,它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任务,这是以前中国任何农民战争都未曾有过的现象。

能力提升
1.著名史学家蒋廷黻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疾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

在运动中,太平天国“种族观念”最突出的体现是( )
A.分封诸王
B.建号“太平天国”
C.号召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种族的观念所决定的。

2.“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B.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产品归圣库,削弱了经济竞争,降低了家庭生产的差距,故C 项正确。

3.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
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体现了小农经济思想,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是其空想性和落
后性的一面;“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体现了实行婚姻自由,具有进步性,因此B项符合题意。

4.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

另一方
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都保留了下来”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

5.“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
A.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B.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C.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D.西方社会的社会性质
,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主要目的是维持不平等条约和贷款协议,实质上是维护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

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外交政策深受某某信仰的主导
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故A项错误;“天下万国真主”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受某某信仰的影响,但不是主导,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没有摆脱“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故D项错误。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材料二《资政新篇》全文除前言外有四部分:“用人察失类”部分,主要讲“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风风类”部分,主要讲通过教化破除愚昧、骄奢等旧的思想习俗,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法法类”部分,集中提出了28条政治经济改革的立法主X,为全文重点。

“刑刑类”部分,着重讲刑事立法司法。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其空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施政建议有何特点?这与材料一的施政纲领在经济主X和政治
经济目标上有何区别?
(1)问通过限制词“空想性”和“纲领”,可断定是《天朝田亩制度》,由此分析其核心和空想性的表现。

第(2)问要注意对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X,并根据材料分析其特点及区别。

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空想性表现: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国库,建立理想的社会,这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超越了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特点: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全面向西方学习,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区别:①经济主X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X消灭私有,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
平均主义;《资政新篇》主X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即前者主X消灭私有制,后者主X发展私有制。

②政治经济目标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理想社会,废除私有制经济;《资政新篇》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3年,英国驻华公使文翰到达天京,把《某某条约》抄本送给太平天国政府,要求太平天国政府承认他们在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

太平天国政府负责外交事务的领导杨秀清当即下谕:“天下为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彼此之间既无差别之处,焉有主从之分。


材料二1854年,英国新任驻华公使包令再度到天京,向太平天国政府提出了31个问题。

杨秀清写了“诰谕”指出:太平天国建立后,“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兄弟也。

立埠之事,候后方定”。

(1)材料一表明了太平天国什么样的立场?
(2)材料二中“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和“立埠之事,候后方定”表明了太平天国什么样的立场?
(3)杨秀清的“下谕”“诰谕”反映了太平天国怎样的对外关系原则?
不承认有“主从之分”,不承认英国人在华有特权,提出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主X。

(2)不仅欢迎同英国通商,也欢迎同其他各国通商,但不承认清政府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