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倪秀娜审核人:赵魁英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芟.(yì)除绰.(chuò)约一抔.(póu)土既往不咎.(jiū)
B、编纂.(zuǎn)仳.(pǐ)离栏楯.(shǔn) 魂悸.(jì)魄动
C、庐冢.(zhǒng) 赂.(luò)秦抶.(chì)击春雨初霁.(jì)
D、穴罅.(xià)噌.(cēng)吰剡.(shàn)溪渌.(lù)水荡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怠慢钟磬并行不悖见危授命
B、祠堂修葺变本加厉妄费心机
C、裂帛缇骑挑肥捡瘦信手拈来
D、谗株摴蒱励精图治矢志不渝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醉不成欢惨.(凄惨)将别虽.(即使)大风浪不能鸣也
B、中丞匿于溷藩.(厕所)以免与.(给)尔三矢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诸侯之所亡.(丧失,丢失),与战败而亡者
D、故.(因此)遣将守关者其远古刻尽漫.(磨灭)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来自铁路、邮电、卫生、公安、金融、电力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大连、
苏州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
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C、李金华上任后,国家审计署大胆公布国务院直属部门大肆挪用专项财政资金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
极大的反响。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生有密切
的关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时,人们在不懈地追随着时尚并自以为时尚的时候,很容易物极必反
....地回归传统。
B、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印度洋海域遭受地震海啸灾难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
...捐.。
真该想一想,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C、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积极深入实际,避免主观盲动,工作已经开始改头换面
....,大有起色。
D、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
...,它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②人皆得以隶.使之③崖限.当道者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虽大风浪
不能鸣.也⑥函.梁君臣之首⑦常在于险远
..周庭
..⑧李牧连却.之⑨栗.深林兮惊层巅⑩垣墙
A、①\②③④\⑤⑧⑨\⑥⑦⑩
B、①⑦⑧\②④\⑤⑨\③⑥⑩
C、①⑦\②③④\⑤⑧⑨\⑥⑩
D、①⑩\②③④\⑥⑦⑧\⑤⑨
7、下列常见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予购三百盆,皆病梅③不能容于远近④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⑤有
碑仆道⑥激于义而死焉⑦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⑧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⑩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①④\②③⑥⑧\⑤⑦\⑨⑩
B、①②④\③⑥⑧\⑤⑦\⑨\⑩
C、①②④⑩\\⑥⑧\⑤⑦\③⑨
D、①④⑩\⑥⑧\②⑤⑦\③⑨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每小题3分,共12分)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
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
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①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
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
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没:淹没、遮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肝胆为.之悼栗\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C 、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10、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①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②屡从大将北征,有劳
③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④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
⑤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
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第Ⅱ卷(117分)
12、请用“\”为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3分)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
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三、诗歌鉴赏(11分)
13、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
……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
(2)以下诗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怎样?(4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诗人是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的?请简析。
四、15、名句填空:(20分)
(1)、,可以无悔矣。
(2)、忧劳可以兴国,。
(3)、明月半墙,,风移影动,。
(4)、胡马依北风,。
相去日已远,。
(5)、明月皎皎照我床,。
(6)、,暴霜露,,以有尺寸之地。
(7)、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
(8)、山随平野尽,。
(9)、,笑而不答心自闲。
(10)、,初为《霓裳》后《六幺》。
(11)、,此时无声胜有声。
(12)、可怜九月初三夜,。
(13)、,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14)、沧海月明珠有泪,。
(15)、,铁马秋风大散关。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
(18分)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自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
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
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创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
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桃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
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
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热烈。
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西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
骑士们的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
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黑海变成内陆湖。
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
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
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
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
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6.第2段“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3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分别限10-20个字。
(4分)
17、“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4分)
18、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
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
(6分)
(1)、。
(2)、。
(3)、。
19、文章在第6段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六、语言运用题。
(5分)
20、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为王僧虔的回答设计一段得体的文字,使王僧虔的回答既保全了皇上的面子,又不说违心奉承的话。
(3分)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很喜欢书法,写得一笔好字,但赶不上当时的大书法家王僧虔。
一次齐高帝让王僧虔和自己一起写字,写完后高帝问道:“咱们两人的字谁是第一?”王僧虔想了想,很机警地答道:“。
”高帝听后大笑。
答:
21、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的序号)(2分)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七、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运用面例式写法完成一个议论文片段。
(20分)
苏东坡当年任职黄州,有一种流行病肆虐,本地医生无法治疗。
后有一外地人献出奇方,东坡采用后很快见效,控制了疾病。
东坡对此药大加赞誉,从此,无论有什么疾病发生,都推荐使用,后来东坡自己生病,也照方服用此药,结果未愈而死。
要求:1、片段必须有明确的观点。
2、使用面例式中的例证法或正反对比法均可。
3、字数在150---200之间。
23、按要求作文。
(40分)
“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
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
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
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主命题,题目中必须包含“气”字。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
二、12、请用“\”为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3分)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三,诗歌鉴赏。
(11分)
13、(1)、
(2)、
14、
四、15、名句填空:(20分)
(1)、,可以无悔矣。
(2)、忧劳可以兴国,。
(3)、明月半墙,,风移影动,。
(4)、胡马依北风,。
相去日已远,。
(5)、明月皎皎照我床,。
(6)、,暴霜露,,以有尺寸之地。
(7)、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
(8)、山随平野尽,。
(9)、,笑而不答心自闲。
(10)、,初为《霓裳》后《六幺》。
(11)、,此时无声胜有声。
(12)、可怜九月初三夜,。
(13)、,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14)、沧海月明珠有泪,。
(15)、,铁马秋风大散关。
五、现代文阅读。
(18分)
16、(4分)
17、(4分)
18、(6分)(1)、。
(2)、。
(3)、。
19、(4分)
六、语言运用题(5分)
20、
21、
七、作文。
(60分)22、(20分)
23、(40分)
评卷人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B
2、A
3、C
4、A B、句式杂糅C、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是李金华的行为,还是审计署的行为,还是国务院直属部门的行为,意思不明确。
D项主客颠倒
5、A. B、捐:抛弃,舍弃。
细大不捐,细小的和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所有的都兼收并蓄,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
C项中,“改头换面”,指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含有贬义,用在此处不妥。
D.比喻既有利又有弊、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的同一事物。
6、C
7、B
8、C 工:巧妙,精巧
9、C A:介词,由于,因为\介词,被;B: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原因;C:连词,都表示转折;D:代词,代“志”\语气词,无意义
10、B ②是陈庭学的功劳④只是记述处所⑥与陈庭学无关
11、A 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倒数第二句,不是说除这些人外,其它不能到达,二是将或不能到达,或到达之后不能归家,或到达而一无所获。
【译文】: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以四川境内最为奇特。
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若从陆路去,途中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若从水路去,途中又有瞿塘峡、滟濒堆之类的忧虑。
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
乘船去吧,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
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壮体强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
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土陈庭学君,会写诗。
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13、【答案】(1)化动为静,(1分)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1分)
(2)用夸张手法(1分)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1分);
用比喻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12分)。
14、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形象是幽竹。
(1分)
诗人运用了三种方法:一是正面描写(1分),写幽竹具有“不改清阴”的节操(1分);二是侧面衬托(1分),用春残时节黄莺稀少、辛夷花尽、杏花飘落来反衬幽竹(1分);三是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幽竹富有温馨的人情味(“待我归”)(1分)(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略
16.前者: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
后者:饱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的相遇。
(意思对即可,各2分)
17.“根”指的是故乡。
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他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4分,解释“根”2分,原因2分)
18.①重侠轻儒;②轻财重义(或重视友情);③蔑视权贵。
(6分,每条2分)
19.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骠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
(“引出”一词用“烘托”亦可)(4分,引出李白诗风2分,这一诗风对大唐的影响2分)
20、备选答案(1)您的字是皇帝中的第一,我的字是大臣中的第一。
(2)您的字宫内第一,我的字宫外第一。
(3)您如果把治国的精力的一小半投入练字,就肯定超过我了。
(4)您的全部心思用来治国了,我的全部精力用来练字了。
(答案意思对即可)
21、解析:由①中的小城“出现”和③中的森林“消失”可断定③①相连;由②中的“河水”和④中的“倒影在水中”可断定②④相连:由⑤中的“丘陵上”和⑥中的“丘陵下”可断定⑤⑥相连。
由①中“出现了”小城和②中“城中”及⑤中“走出小城“的顺序可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③①②④⑤⑥
22、本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
(1)、经验并不可靠(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不要固守,学会变通
23、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寓意色彩的话题作文。
文章的引题说““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由此可见,命题者将“气”着重定位于“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
为了强化这一命题要求,下面又举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和岳飞抗金的“气吞山河”为例来说明,最后用“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一俗语进一步作出解释,还用反问句“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来收结。
命题者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
由此,我们可以将思路拓展开去,可以谈骨气、气节、意气、义气、正气、志气、勇气等等,写议论文,要紧扣“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地分析;写记叙文,叙述要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