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譬如霹雳开天辟地穷乡僻壤
B . 炮烙咆哮刨根问底越俎代庖
C . 瞌睡磕碰溘然长逝阖家欢乐
D . 侍奉对峙有恃无恐老成持重
2. (4分) (2020高一下·庆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机器人也要记上一功。
疫情的爆发,让医疗机构和医卫工作者上紧了发条,也促使更多医疗机构引入机器人,以一部分人力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对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而言,这是一次的实战,也是一次对研发和制造能力的考验。
这一次,中国企业拿出了硬实力。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疫情的背后,是中国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城,正大力进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逐步从工业制造领域到了智能服务领域。
从地面运输到航空探测、从家庭娱乐到医疗救灾,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全面覆盖。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测温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产品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当然,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的大显身手,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春天”就要来了,疫情退去之时,才是机器人企业面对常态化长久考验的开始。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分担实如其来防控延伸
B . 分流始料未及防治延伸
C . 分流实如其来防控渗透
D . 分担始料未及防治渗透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同样风头正劲的是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
B . 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这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
C . 正是5G网络的支持使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
D . 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
(3)文中画模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推动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
B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优先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城、正大力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C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优先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D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
3. (2分) (2016高一上·会宁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的俄罗斯军舰,是对北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和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次反击。
B . 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他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
C . 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D . 种种迹象表明,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没有像以往那样坚持几日就放弃,政策的放宽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了信心。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4. (5分) (2016高三上·永年月考)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少于100字。
5. (1分)(2020·新课标Ⅲ)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
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________。
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防,人体不能②______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
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③______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6. (9分) (2019高三上·盘锦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
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
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
(摘自田志伟、田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
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
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
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
(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
材料四:
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費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
B . 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輻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收益者。
C . 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附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
D . 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在人群中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
B . 新个人所得税法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
C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虽然广泛听取了民意,但在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方面并未充分凝聚各方共识。
D . 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
加扣除。
这个规定也有不利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至少给出两点理由。
7. (20分)(2020·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创业史(节选)
柳青
一个初春的阳光灿烂的上午,嘴里噙旱烟锅的庄稼人,提粪筐的庄稼人,和倒背双手的庄稼人,纷纷从稻地塄坎上的许多小径,向梁三老汉的草棚院走去。
“哎,宝娃子买的叫啥稻种呢?”
“百日黄嘛。
听说从插秧到搭镰割稻子,只要一百天。
”
“怪!自古常言:一月缓苗,一月长,一月出穗,一月黄。
这‘百日黄’少二十天,差一个节气还多哩!”
“就要看打粮食怎样呢!”
“听梁生宝吹,这号稻子秆秆不高,穗穗够长。
”
“出奇!这么说,肥料大些,也不怕长滥?”
“人家说,肥料大了,只要水灌均匀,没关系喀。
”
“啊哈!有这么好的稻种?买回来多少呢?”
“一石多。
听说本互助组分毕,还有余头哩。
”
“要是有余头,咱也分它点试试看!……”
“百日黄”稻种的生长期短,在蛤蟆滩引起了这样广泛的兴趣,庄稼人们把梁三老汉的草棚院挤得水泄不通。
说话的声音很嘈杂,好像黄堡镇上的粮食市场一样。
人们把粗大的手伸进解开的口袋里,用指头捏一撮稻种,放在手掌心里细瞅,用大拇指头搓搓,用口轻轻吹去稻糠,又细瞅,把大米粒投进嘴里嚼碎,然后唾掉,然后互相交换意见。
都说:成色不赖!
头上包着头巾的梁生宝,用一个升子,把稻种从麻袋里,舀到他互助组的人带来的器具里头。
一群庄稼人严严
实实把生宝挤在中间。
大伙争着抢着,要分多出来的稻种。
在生宝起身到郭县去之前,他曾征求过村内各代表和各互助组长,如若有人愿意换新稻种的,可以凑钱给他,他可以给大伙捎办。
但是有的人实在是弄不到钱;有的人摸不清稻种究竟好坏,不愿意冒一块钱的险;有的人担心生宝办不好事情,恐怕要白白分担他的车票、路费。
现在,这些庄稼人被新稻种早熟的优点吸引住了。
这给生宝很大的鼓励:庄稼人尽管有前进和落后、聪明和鲁笨、诚实和奸猾之分,但愿意多打粮食、愿意增加收入,是他们的共同点。
这就使得互助合作有办法,有希望了。
——想到这里,他精神抖擞,容光更加焕发了。
人们拥挤着,喧嚷着,一霎时把生宝弄得头昏脑涨。
……
当院里只留下生宝一个人的时候,他把剩下的稻种一称,不住地惋惜地咂嘴。
“把它的!弄下这事!”
“怎呢?”妈在屋里问。
“弄得咱不够了。
”
生宝妈坐在草棚屋炕上做鞋帮,通过敞开的窗口,温和地责备儿子:
“你常是冒冒失失,做事没个底底。
我说你先把自家的稻种舀出再分,你说不好,要先人后己。
这阵好!看弄得自家不够了吧?”
“罢哩!咱用上一部分旧稻种算哩。
”生宝乐呵呵地说。
梁三老汉在磨棚子里磨玉米面,听见这事,心在他胸膛里蛮翻腾。
他忍耐不住,颠出磨棚,站在院里。
罗面把他弄得头发、眉毛、胡子一片粉白。
他用非常丧气的目光,灰心地盯着生宝,袖子和瘪瘦的手上,落着一层玉米面粉,指着生宝说:
“你呀!你太能了!能上天!你给互助组买稻种嘛,你给大伙夸稻种这好那好做啥?这阵弄得自家也不够了!好!好!精明人!”
给老汉这么一说,生宝反而呵呵地大笑了。
他笑继父的做人标准。
生宝觉得有必要认真地向继父做点解释工作。
他收敛了嬉笑,很严肃地用他学来的道理,给继父讲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什么不同。
“啥叫自发的道路呢?”生宝说,“爹!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咱分下十亩稻地,是吧?我甭领导互助组哩!咱爷俩就像租种吕老二那十八亩稻地那样,使足了劲儿做。
年年粮食有余头,有力量买地。
该是这个样子吧?嗯,可老任家他们,劳力软的劳力软,娃多的娃多,离开互助组搞不好生产。
他们年年得卖地。
这也该是自自然然的事
情吧?好!十年八年以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咱爷俩名下了。
咱成了财东,他们得给咱做活!是不是?”
梁三老汉咧开黄胡子嘴巴笑了,为了表示他的心善,不赞成残酷的剥削,他声明:
“咱不雇长工,也不放粮。
咱光图个富足,给子孙们创业哩!叫后人甭像咱一样受可怜。
……”
“那不由你!”生宝斩钉截铁地反驳继父,“怪得很哩!庄稼人,地一多,钱一多,手就不爱握木头把儿哩。
扁担和背绳碰到肩膀上,也不舒服哩。
那时候,你就想叫旁人替自个儿做活。
爹,你说:人一不爱劳动,还有好思想吗?成天光想着对旁人不利、对自个有利的事情!”
老汉在胡子嘴巴上使着劲儿,吃力地考虑着生宝这些使他大吃一惊的人生哲学。
生宝坐在矮凳上,继续向坐在对面的继父宣传。
“图富足,给子孙们创业的话,咱就得走大伙富足的道路。
将来,全中国的庄稼人们,都不受可怜。
现在搞互助组,日后搞合作社,再后用机器种地,用汽车拉粪、拉庄稼……”
梁三老汉一听这些在他认为不着边际的空谈,便轻蔑而嘲笑地眯起皱纹眼皮,问:
“要几年?用机器种地要几年?明年?后年?”
生宝说不上要几年。
生宝是个诚实人,他不能胡诌。
他只笑不说话了。
他再辩论下去,不仅没有意义,反而还会弄坏。
只要不决裂,他相信,他将来能改变继父的想法。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梁生宝从郭县带回来的稻种“百日黄”,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从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庄稼人贪小便宜,以及愿意多打粮食的愿望。
B . 对于儿子生宝分稻种把自家分得不够的结果,生宝妈只是“温和地”责备他,这种态度说明生宝妈对儿子慈母般的关心,不愿过分责备他。
C . 听完梁生宝关于自发的道路的打比方解释,梁三老汉咧开黄胡子嘴巴笑了,这是因为梁生宝的话某种程度上切合了梁三老汉内心真实的想法。
D . 作者在刻画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矛盾双方时,将他们安置在分稻种这一统一事件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关系,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2)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原名“稻地风波”,后更名为“创业史”,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8. (16分) (2020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昔充太宗下陈① ,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②。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
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③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注)①下陈:古人把来宾馈赠的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此古代统治者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也称为“下陈”。
这里指武则天曾是唐太宗的才人。
②聚麀(yōu):麀,母鹿。
这里是乱伦的意思。
③一抔之土: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狎邪僻狎:亲近。
B . 贼之宗盟宗盟:家属和党羽。
C . 或膺重寄于爪牙膺:心胸。
D . 坐昧先几之兆先先几:事先,预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良有以也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 . 霍子孟之不作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 . 叱吒则风云变色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 幽之于别宫而君幸于赵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抓住武则天寒微的出身和她扰乱后宫的种种传闻,揭开其卑贱淫荡、狐媚工谗的小人嘴脸,从而激发人们对武则天的不屑和愤恨,也间接点出讨伐武则天的出师之名。
B . 第二段,作者不惜重墨,对徐敬业大加美赞。
先写他高贵的出身,然后写他雄壮的军威,最后则写他顺应民意起兵讨伐武后,以此反衬武则天的寒微出身和卑贱行径。
C . 檄文是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本文则是骆宾王投身徐敬业,为他撰写军中书檄以声讨武则天的,文章第三段是对当时在朝诸公的呼吁和劝谏。
D . 作者谋篇布局紧紧围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力争从情理两方面打动读者。
驳则掷地有声,立则有理有据,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举义旗,以清妖孽。
②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9. (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1)本文大体按“议论→描绘→生发”三大部分展开。
描绘部分又可细分为哪几个小层次?
(2)分析“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联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3)分析第二节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
(4)第三段中,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5)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20高二下·涡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此词作于北宋元丰六年被贬官郴州途中,途经岳阳楼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词以写景开篇,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濛的秋天景象,渲染了一种浩渺又凄清的意境,烘托了作者
被贬谪的悲凉心境。
B .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之典,两诗均通过设宴饯别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绵长的惜别之情。
C . 下片“醉袖”二字,以衣饰代人,前着一“醉”字,更易引起人们的想象,更易产生美感。
结构上也与前面的“十分斟酒”呼应,体现诗歌运思绵密之妙。
D . 全词内容层次跳跃,但结构衔接自然。
以写景始,以写景终,同时写景与抒情相得益彰,使情感表达深挚含蓄,悲壮凄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词的下阕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高一上·浙江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
(3)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意思
(5)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__。
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20高一下·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醯瓮之鸡,坎井之蛙,盖不知瓮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
——吴澂
②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
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
——印光大师
在学习和和生活中,你有没有认识到视野局限带来的认识误区呢?你认为为何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你觉得该如何改变这个现象呢?请就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