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65b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7.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理论能力: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2.实践能力:具备土地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进行土地资源评价、规划、管理和利用的工作;3.跨学科研究能力:具备土地资源管理与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能力,能够开展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创新研究;4.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5.创新和创业能力:具备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能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独立开展创新创业工作。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研究生必修课包括土地资源管理理论、土地规划与管理、土地评价与开发、土地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等。
选修课程涵盖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土地法规与政策、土地环境保护与恢复、土地测量与遥感技术等。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科研实践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科研实践项目,并完成相关的科研论文。
学校将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
3.实习实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学生可在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习,了解和参与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4.学位论文培养方案强调学位论文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课题,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撰写学位论文。
三、培养方式与途径1.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年,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学术研究能力,为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工作做准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实践能力,为从事实际工作做准备。
2.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能力培养与工作实践的融合。
现代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现代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58e13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c.png)
现代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创业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现代财经类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如何构建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探讨现代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
1、学校内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财经类高职院校内部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依托行业或者本地产业的优势,开发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例如,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学生分批次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感受市场需求,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自己的创新创业方向,并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创业。
2、师资力量的升级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
为了能够提供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学校需要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完整,广泛涉猎实践领域的专家团队。
此外,还需要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让他们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积累经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出一批具备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突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撰写、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等。
同时,请来创业者或者企业家作为客座讲师,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的实践技能和策略,让他们学习成功者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1、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服务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财经类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例如提供投资渠道、资源整合、市场咨询、税务咨询等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
2、加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与来自各个行业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联系,切实加强学习交流,分享创新创业的成果和经验,为创新创业的项目实现提供更好 more 的助力。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8e47b6fd0a79563c1e725e.png)
收 稿 日期 :2 0 1 3—0 8—1 0
基 金 项 目 :河 北 省 高 等 教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项 目 ( 2 0 1 2 G J J G 0 9 1 ) ;河 北 省 高 等 学 校 省 级 “ 专 业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 建 设 项 日——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 冀 高教 [ 2 0 1 2 ]5 3号 ) 。 作 者 简 介 :尚 国 诽 ( 1 9 6 4 一) ,男 ,河 北 唐 山人 ,教 授 ,石 家 庄 经 济 学 院 土 地 资 源 与 城 乡规 划 学 院 院长 , 研 究 方 向 为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房 地
土地 资源 管 理专 业 属 于 交 叉学 科 ,涉及 经 济 、 管理 、法 律 、工程 技术等 多个 学科 层 面。但 在 内容 深度 上 ,又基 本上 属于 浅尝辄 止 ,不能 满足 国土 资 源行 业对 人才 的高 级专业 技 能要求 。在课 程 体系设 置上 ,无 论理 工科课 程还 是 经济管 理 、法律类 课程
发 展 战略 。从 土地 资 源管理 专业 建设 角度 深入探 讨 了如何 培 养 学生的创 新精神 和创 业 能力 ,分析 了土 地 资源管 理专 业建 设存在 的 问题 ,围绕 土地创 新创 业型人 才 的培 养 目标 、培 养体 系、 才模 式 的土 地资 源管理 专业 建设体 系 ,提 出了创
( 三) 专 业课程 的实践 性教 学环 节 缺 失 ,不 利
统建 设 等方 面的投 入每 年 以数佰 亿计 ,为土地 资源
管理 专业 学生 创新 创业 能力 的培 养 和专业 建设 的发 展提 供 了广 阔空 间 。
于培 养 学 生的动 手能力
土地 资源管 理是 集行 政 、法规 、信息 、工 程技
202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况及问题思考
![202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况及问题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8a28c6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d.png)
2024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况及问题思考一、专业发展历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当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最初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立在农业院校中,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
随后,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
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设立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学科层次也更加丰富。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经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教育资源与师资在教育资源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课程,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
此外,许多高校还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师资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些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在学科研究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学科研究与实践在学科研究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多学者在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分析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还为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在实践方面,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也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例如,许多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等项目。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0e31d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3.png)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而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引进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以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论述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引进这些人才。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土地资源作为有限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容易受到不合理开发、污染、过度使用等问题的困扰,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土地资源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地理学、土地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只有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才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估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风险,以制定有效的土地利用方案。
其次,土地资源管理需要管理和决策能力支持。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需要有较强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决策分析。
他们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出最佳的土地利用政策和管理方案,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再次,土地资源管理需要创新能力支持。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土地管理技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土地资源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
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土地资源管理需求,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案。
最后,土地资源管理需要合作和沟通能力支持。
土地资源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和沟通,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来处理各方的利益冲突和协商。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需要能够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为了有效地培养和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首先,加强相关专业的教育培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cb9c1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c.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整治,以及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合理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专业内容,从专业定位、学科体系、学科特点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详细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一、专业定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属于地理学类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索,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体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基础学科,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规划是关键学科,它通过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治与开发是应用学科,它通过对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类型的整治与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三、学科特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以下几个学科特点:1.综合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地理学、土地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解决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2.实践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推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4.社会责任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使他们具备为社会服务、为人民造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就业前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土地管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土地整治、土地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41758a300a6c30c229fe5.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代码:1204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测绘学、统计学等必备的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土地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制图、调查、评价、规划、估价、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能够在国土、测绘、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土地整治、土地估价、土地评价、国土数字化、土地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知识和能力1. 素质(Quality)(1)思想政治素质(Q1):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备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道德素质(Q2):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具有诚实守信良好品格,追求高尚道德境界,追求和谐人际关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3)人文素质(Q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有正确的审美观;具有崇高的理想,健康美好的品格,较高的文化修养。
(4)科学素质(Q4):具有追求真理、严谨求是、崇尚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
(5)身心素质(Q5):具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应对危机和挑战。
2. 知识(Knowledge)(1)专业知识(K1)K1-1:掌握土地调查评价、不动产权籍调查、不动产登记、土地信息采集与处理、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土地整治、土地行政管理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知识。
K1-2:掌握测绘、经济、地学、法律等土地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什么天然优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技能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什么天然优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32f211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a.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什么天然优势_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技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什么天然优势综合性: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土地监测等多个领域,专业人才可以全面了解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多个方面。
跨学科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土地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土地管理和规划中的问题。
实践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实地调查、土地调查和资源评估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
社会需求:土地是有限资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与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需要相匹配,为社会提供合理、可持续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技能要求土地调查与测量:具备土地调查和测量的技能,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测量、划界、评估等工作。
土地规划与管理:了解土地规划原理和方法,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技能,能够参与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
土地评估与估价:熟悉土地评估和估价的方法,具备进行土地评估和估价的能力,为土地交易和决策提供依据。
土地政策与法规:了解土地政策和法规,掌握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法律依据,能够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
土地经济与土地市场:了解土地市场运作机制和土地经济的基本原理,具备土地市场调研和土地经济分析的能力。
土地环境与可持续性:了解土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具备土地环境评估和土地可持续性分析的技能,能够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数据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熟悉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的能力,能够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目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旨在培养专业人才,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知识,以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8ecd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c.png)
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彭建超;李思祺;郭贯成;徐明;马志远【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根据目前国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在校和已毕业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评价、态度和建议等,明确实践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为深化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9(036)008【总页数】5页(P58-61,77)【关键词】实践教学;土地资源管理;改革;高等院校;评价【作者】彭建超;李思祺;郭贯成;徐明;马志远【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330 引言“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哲学中有关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亦是指导现代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需求逐步多元化,土地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不断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评估与规划、土地调查等技术日新月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需更加深入地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实现“知”与“行”的紧密整合,以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扎实、创新创业潜力强的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而培养高效的实践能力是增进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面广泛,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测绘、土地评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课程,涉及土地、房产、林业、草原、农田等不动产统一管理,是实现市场化、法制化和信息化的综合管理体系[2]。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37280c79563c1ec5da7196.png)
管 理 专 业 本 科 教 育 的 现 状 与 教 育 创 新 研 究【 ] 中 国 地 质 教 育 , 0 5 2 : 6 J. 2 0 ( )2 ~
2 9. 第 二 , 程 设 置 中 实践 课 学 时 偏 少 。 课 由 2 蔡 彭 等 土 全 面 发 展 、 有 扎 实 经 济 与 管 理 理 论 基 础 于 重庆 工 商 大学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专 业 的学 科 [】胡 伟 艳 , 银 莺 , 开 丽 , . 地 资 源 具 及 专 业 知 识 , 在 各 级 土 地 及 房 地 产 政 府 背 景 为 管 理 学 和 应 用 经 济 学 , 验 课 学 时 能 实 管 理 专 业 本 科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初 探 从 可 【】 高等 农 业 教 育 , 0 9 5 : 2~4 J. 2 0 ()4 5. 部 门 、 地 产 开 发 与 经营 企 业 、 地 产 金 融 占 课 程 总 学 时 的 比 重 较 小 。 表 1 以 看 房 房
专业主干课 专业方向课
合 计
22 7 38 7
l6 86
7 .7 72 7 .o 0 o
7 .4 95
8 0 12 6
40 8
2 .3 27 3 .O 00
2 .6 04
教 学 环节 设 置 与体 系构 建 【1中国 地 质 J.
教 育 , 0 5 1 : l 3 2 0 ( )6 一6 .
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 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 培 要 求 学 生 具 备 很 强 的 实践 和 创 新 能 力…。 但 课 、 科 基 础 课 、 业 主 干 课 、 业 方 向课 学 专 专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6e71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e.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既有管理学科特色又有工科化特色的学科,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
其特色建设研究成为当前教育界和地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管理学科基础上结合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开发、管理、评估、规划等多个维度,需要学生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学科特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学生需要学习管理学相关课程,掌握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分析能力等管理技能。
2. 工科化特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又具有工科化特色,要求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如土地勘测、土地规划、土地评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学生需要具备工程技术素养,能够在土地资源管理实践中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3. 跨学科特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具有跨学科特色,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综合素养,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复杂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以上特色,故而特色建设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地产业界的热点问题。
特色建设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课程设置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符合管理学科和工科化特色的要求,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的学习,又要注重工程技术的培养。
课程设置研究要求设计出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3. 实践教学环节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需要结合管理学科和工科化特色,设置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
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既要注重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4ec45c90c22590102029df2.png)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并把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1998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来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两个专业合并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一级学科,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强调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并重,培养能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因此,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寻求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核心课题。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目前全国已有77所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
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以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学科为基础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在学科发展上依托学校在财经类学科的优势,侧重于经济管理领域,因此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作为一所地方财经类院校新开设的年轻专业,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该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了以一年级公共基础实验,二、三年级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四年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为基本流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图1)。
根据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图1 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专业定位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fa24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d.png)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与定位01CATALOGUE培养具备扎实的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整治与改良、土地管理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目标人才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人才定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全面的土地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各项工作。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房地产评估等相关工作。
人才定位与需求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设计、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整治与改良、土地管理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特色与优势课程体系建设02CATALOGUE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土地资源管理能力。
030201通识课程学习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水文学等基础地学知识,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地学基础学习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习计划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155e56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6.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经济等方面的知识;2、熟悉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了解土地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演变与发展;3、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调查、评价、监测、规划、利用的技术方法;4、具备土地资源管理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土地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等工作;5、了解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软件等专业技术工具。
二、学习内容1、土地资源管理概论:包括土地资源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概念;2、土地资源管理原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管理决策等;3、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律、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等;4、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包括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土地资源监测与规划技术、土地资源利用技术等;5、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包括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土地资源遥感技术等。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注重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和管理原理;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情况,掌握工作方法和技术;3、实践操作:参与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积累经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4、科研训练:参加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思维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能力;5、互动交流:参加学术论坛、研讨会,与专家学者和同行进行交流,拓展视野。
四、学习计划1、第一年:打好基础,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土地资源概论、土地资源管理原理、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等;2、第二年:深入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技术方法,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等,参与实际案例分析和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3、第三年:参与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工作,在工作中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做好准备。
五、学习评价1、平时成绩: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按时完成学习任务;2、考试成绩:认真复习,严格执行考试纪律,保证考试成绩;3、论文和科研成果:认真完成科研项目,撰写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8ffd9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d.png)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与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规划等相关领域紧密结合的专业,是培养专门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调查、规划、监测、评价、利用、保护、治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土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经济利用、土地资源环境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等,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前沿性的学科。
在当今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地学知识,又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课程设置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够系统地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具备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土地资源领域的工作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将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环境科学、地质工程、规划设计等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开设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等课程,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的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还需要突出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的结合。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利用实地考察、实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科研创新方面,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管理学科工科化”特色建设还需要采取跨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以及其他领域的资源,开设双导师制课程,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授课,组织学生赴企业实习,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7f9f3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6.png)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Establish standards and manage them well. January 26, 202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土地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194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课程体系构建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基于GIS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的问题及与资源环境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超规划开发问题探析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教育的一些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课程体系改革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及管理方式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析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关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创新机制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反思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与发展前景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简要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思路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分析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管理对策分析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探讨浅谈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刍议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开放档案关于节约用地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新时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对现代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研究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开放档案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探析当前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试论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政策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试论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政策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与应对措施试论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政策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机制创新新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分析探析如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现代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基于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分析试论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与政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3S”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证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战略探讨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试论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策略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城乡一体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研究城乡一体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机制创新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分析浅谈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探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校外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究对环江县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中作用的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探究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谈谈城镇土地资源管理“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县级土地资源管理法制建设现状及建设重点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试述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刍议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籍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讨探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关于节约用地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城镇化推进中村级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实施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我国农村的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浅谈我县城镇土地资源管理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宏观战略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资源实体互操作方法研究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究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究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转变作风,夯实基础,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与社会发展探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健康发展基于法律价值的土地资源管理研究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谈县级城镇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关于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的探析以需求为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合理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再思考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中作用的分析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探析土地资源管理中3S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析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研究浅谈当前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浅谈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探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试议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郑州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探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的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浅谈土地资源管理的要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习组织管理探究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关于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思考浅议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讨试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探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关于城镇土地资源管理的探究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分析基于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探讨论油田土地资源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研究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浅谈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双辽市土地资源管理改革探讨浅论国际贸易税法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关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分析与讨论浅论当前社会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及方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谈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量学教学建设研究当前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刍议基于Google Earth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研究浅议土地资源管理与地质环境的统筹结合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讨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现代空间技术的应用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探析GP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探析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内容体系优化研究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与制度创设初探吉林省未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面向资源架构的土地资源管理WebGIS的设计与实现工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浅谈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性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论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资源管理形式浅析面向科学发展观的土地资源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改革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谈独立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探讨大连港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浅析面向科学发展观的土地资源管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面向执业资格制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研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面向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GIS在土地后备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土地勘测定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遥感技术在黔西南州国土资源管理与土地调查中的应用敢于约谈碰硬有效防范遏制违法违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规范国土资源管理会议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约谈是重中之重浅谈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研究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关于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的分析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分析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试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的表土资源管理措施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课程体系构建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S技术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践不同学科背景下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基于GIS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的问题及与资源环境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超规划开发问题探析石河子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教育的一些思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课程体系改革探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及管理方式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析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关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创新机制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高校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反思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与发展前景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简要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测绘技术思路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分析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管理对策分析探讨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探讨浅谈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刍议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开放档案关于节约用地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新时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三维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49b695eefdc8d377ee3208.png)
土地具有承载、生育、资源、资产与财产、生态等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社会对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面对高等教育多样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如何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梳理课程结构和内容,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做好课程设计,解决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专业,目前全国共有97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河南农业大学是河南省最早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该专业设立于1993年,设置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收稿日期:2019-07-02基金项目:河南农业大学专业核心示范课程项目;河南省重点教改项目(编号:2017SJGLX035)作者简介:蔚霖(1983—),女,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路婕(1978—),女,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估价;栗滢超(1979—),女,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地规划。
◆蔚霖,路婕,栗滢超摘要:核心课程建设应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监控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和实践。
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核心课程建设,从重视课程研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设置合理的教学梯队,变革核心课程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年,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办于东北农学院[1],目前全国将近90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9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目前该专业共有在校本科学生300多人。
近5年来,根据我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明确了该专业的发展定位、建设目标和各项建设措施,并积极开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专业起步晚、硬件设施落后和师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水平还有待提高[2]。
因此,本文结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现状和学科发展趋势,分析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究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改革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的要求,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重庆工商大学关于“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和转型升位目标的要求制定的。
该方案是指导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途径与手段、学制学分与授予学位、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课程结构与学分及学时分配、专业课程流程图、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等。
在2011年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2014年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公共基础课(通识基础课)53.5学分、通识核心课与通识选修课10学分、学科基础课29学分、专业核心课21学分、专业选修课32.5学分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
学科基础课包括地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等,以及有财经类特色的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课程。
在2014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面向社会人才需求,进一步突出了方法手段课群,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与就业市场形成对接。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我校转型升位的要求,学校和各级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高职称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大了对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依托我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专业实验室,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但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的教师梯队。
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正高级职称占的比重较少,并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特别需要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专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校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特色的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主,这导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只注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差。
但是,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土地资源管理相关工作对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130214)作者简介:代富强(1980-),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代富强,李斌(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重庆400067)摘要:本文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分析了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改革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优势与特色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37-023.实验设施和条件还不能满足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需求。
我校实验实践教学统一归口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经济学、管理学和创新创业等分中心,其中专门针对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创设“3S与区域综合规划实训”实验平台。
由于缺乏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的设施和条件只能满足本专业基本实验要求,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特色实验则难以满足教学使用需求。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特色兴校”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将学校经济管理学科特色与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了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1.具有财经类院校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背景。
我校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则兼有管理学和理工知识交叉特点,强调专业与学校优势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渗透,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发现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能力,培养适应多种就业需求的厚基础和宽口径型人才。
2.本专业依托土地科学、管理学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学科背景,以城市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土地信息技术为方向,教学和科研主要涉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不动产评估、房地产策划营销、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等领域,在重庆市相关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特别是注重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分析技术的培养,学生在土地资源调查、地籍信息化管理、土地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3.本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为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毕业生在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经营、土地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熟练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强化“3S”技术和土地信息系统技术,形成“理论-技术-应用”一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1.以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专业特点,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管理学、土地科学、经济学、房地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计算机应用、遥感测量、规划、设计分析等基本技能,熟悉土地评价、规划、管理和房地产经营及政策法规,在土地调查评价、土地开发与整理、不动产评估、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设计与景观规划、产业用地组织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设计、调查评价、管制管理的原理方法;具有地籍测量、遥感判读、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建立与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
2.依托学院与地方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探索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加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发现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能力,培养适应多种就业需求的厚基础和宽口径型人才;二是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分析基本技能和以“3S”技术和土地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培养在土地资源调查、地籍管理、土地制图等方面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三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畅个性”的人才培养理念。
采用启发式教学,倡导学生自学,参与互动。
开设课题研究型课程,结合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和科研项目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现实问题的观察、分析、解决能力。
3.结合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人才需求和我校以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学科背景,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2009年以来,在我校加大本科教学改革和“转型升位”的背景下,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群分工与内在联系,分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模块,专业教育模块进一步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形成逻辑关系清晰、模块功能明确、课程群关联协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同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和“理论—技术—应用”关联互补,课程设置既有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公共管理类课程,又包括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与投资概算等理工类课程。
突出课程实用性和学生自主选择性,将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方法手段、城市土地开发经营和实务与应用三类课程群。
此外,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图与测量等多门实验课程,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注重综合素质提高,建立由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组成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社会目前广泛开展的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开设土地定级估价、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整治与环境修复、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
聘请政府、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讲授“房地产策划与市场营销”、“土地管理案例与实务”等课程。
结合三峡库区后续工作,开设“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保育”地区特色课程。
参考文献:[1]唐焱,黄贤金,曲福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2,(02):32-33.[2]代富强.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