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123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液氮冷藏血液
C.铜用作制导线D.黄金用作制首饰
2.(0分)[ID:13123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D.称量食盐固体质量3.(0分)[ID:13122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
D.
4.(0分)[ID:131225]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5.(0分)[ID:131218]下列药品的存放和取用方式不合理的是
A.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
B.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C.大理石存放在广口瓶中
D.用量筒取用一定量的液体
6.(0分)[ID:131202]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
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外出配戴N95口罩
B.用84消毒液消毒
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D.经常开窗通风
7.(0分)[ID:131198]《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新增的“飞花令”环节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大呼过瘾。
下列以“生”为关键词的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0分)[ID:131194]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先把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mL,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体积()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
9.(0分)[ID:13118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称量
C.液体加热D.量
9.5mL液体
10.(0分)[ID:131169]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瓶中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B.实验过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C.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D.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没有了氧气
11.(0分)[ID:131168]如图是气密性检查的实验操作,实验失败主要原因是()
A.烧杯中的水太少
B.手捂得不够紧,导致热量不够
C.锥形瓶中没有水,导致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D.导气管的橡皮管处没有弹簧夹
12.(0分)[ID:13116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全部B.除④外C.除⑥⑦外D.①②③⑤
二、填空题
13.(0分)[ID:131444]如图所示,五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1)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
(2)图(2)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
(3)图(3)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
(4)图(4)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
(5)图(5)的错误之处:________.造成的后果:________.
14.(0分)[ID:131439]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____mL的量筒;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15mL(填“<”、“>”或“=”)。
15.(0分)[ID:13141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____.
16.(0分)[ID:131413]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木炭可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⑦木头做成桌椅;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⑨煤燃烧;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
17.(0分)[ID:131403](1)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本着节约的原则,应该取
_______________,液体取________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__。
(2)现有如下仪器: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的名称
..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_________②量取10mL液体药品用___________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_________④给固体药品加热用______________
⑤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___________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
18.(0分)[ID:131398]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_______,再进行称量。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 _______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小静同学用托盘
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1)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20 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2)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上的砝码还是20g,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
19.(0分)[ID:131370]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_________。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_____________,也不要_____________,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_______________内。
20.(0分)[ID:131369]准确取用少量液体物质除要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__________;用烧杯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烧杯应放在__________上加热;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5.4 g NaCl(1 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你___________(填能不能)得出NaCl的实际质量,若能他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为 ______g。
(若不能简叙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31346]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答一点即可)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
22.(0分)[ID:131331]如何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3.(0分)[ID:13130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套入(选填“底”、“口”)。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给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热。
(4)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6)用酒精灯给容积为15ml的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则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宜超过
________ml。
(7)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________倾斜。
(8)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 _______________ ,表明试管已洗干净。
24.(0分)[ID:131288]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的固体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中,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要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__________;
(2)连接和组装仪器的操作时,玻璃导管口附近要______________后旋进乳胶管
(3)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的液体体积_______mL。
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再向量筒加入该液体。
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 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_________47mL.(填“大于”或“小于”)
25.(0分)[ID:13128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的胆矾放在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
②将少量块状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使其全部溶解;③再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中,胆矾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步骤②中,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呈________色.步骤③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上述实验中,哪些事实可以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___________?26.(0分)[ID:131268]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1)欲除去污水中所含碎菜叶、废弃泡沫等杂质宜采用__________;
(2)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A
2.D
3.B
4.B
5.B
6.B
7.D
8.B
9.C
10.D
11.C
12.B
二、填空题
13.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读数偏大)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试管没有横放将会砸裂试管底部试剂瓶的瓶塞没有倒放会造成药品的污染试管内液体太多液体沸腾溅出
14.<
15.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燃烧(或酒精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具有可燃性)
16.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
17.最少量1~2mL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漏斗胶头滴管
18.平衡大小224g176g
19.最少量放回原瓶随地丢弃指定容器内【解析】为了节约药品没说明用量必须用最小量且不能影响实验结果解: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地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0.胶头滴管石棉网能46【解析】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除要使用量筒为准确量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为使烧杯受热均匀对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匀而炸裂;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4gNaCl时根据题意砝码使用的为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A、氧气用于急救,是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所以是化学性质。
故A 正确;
B、液氮冷藏血液,是利用液氮变为氮气时,会吸收热量。
使得周围的温度降低。
是物理性质。
故B错误;
C、铜用作导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故C错误;
D、黄金制作首饰,只是改变了黄金的形态,是物理性质。
故D错误。
故先A
2.D
解析:D
A、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外的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
故A错误;
B、闻药品的时候要用手要轻轻的在瓶口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故B错误;
C、用试管加热液体的时候,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故C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时候要“左物右码”,并且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的时候要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滤纸。
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B
A、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A错误。
B、酒精灯使用时,用火柴点燃,B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错误。
D、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需要倒放,掌心对标签,试管略微倾斜使液体缓缓的流,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B
A.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只能有一个出气口,此时试管内不宜有另一根导管,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A错误;
B.夹紧弹簧夹,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B正确;
C.此时的出气口还有长颈漏斗,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C
错误;
D.此时的出气口还有左端的导管,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点睛】
装置气密性检查时,只能有一个出气口,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解析:B
A、盐酸是液体,液体药品要存放在细口瓶中,便于倾倒,故A正确;
B、胶头滴管容积小,只能用于取用少量的液体药品,滴管尖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故B不正确;
C、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大理石是固体颗粒,便于取用。
故C正确;
D、取一定体积液体所以需选择有刻度的仪器,即用量筒,量筒的用途是量度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也不能做反应容器,也不能配制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6.B
解析:B
【分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外出配戴N95口罩,只是将其戴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用84消毒液消毒,是利用消毒液与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变性,故B正确;
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根据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间隔变大的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经常开窗通风只是打开门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7.D
解析:D
A.云的生成,为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月亮从海面升起,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的生成,为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野草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8.B
解析:B
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可以假设为11mL,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可以假设为1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11mL-1mL=10mL,大于8mL。
故选B。
【点睛】
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伽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9.C
解析:C
A、点燃酒精灯时,需用火柴点燃,不得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发火灾,故选项A不正确;
B、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腐蚀物品氢氧化钠时,需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B中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故选项B不正确;
C、试管内液体加热时,加入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加热前试管进行预热,然后试管倾斜,管口不得朝向自己或者他人,采用外焰加热,C符合操作规范,故选项C正确;
D、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应选择量程与液体体积最为接近的量筒,尽量一次量取成功,量取9.5mL液体应选择10mL量筒量取即可,100mL量筒量程过大,误差较大,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D
A、瓶中氧气浓度小于16%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氧气含量太低;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解析:C
锥形瓶内没有水的话,即使捂住锥形瓶,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也不能使烧杯冒气泡,气体会从没有液封的长颈漏斗逸出,导致实验失败。
故选C。
12.B
解析:B
造成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1.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受热不均匀;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没擦干;3.试管接触到灯芯;4.试管口部高于试管底部,导致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而⑦高锰酸钾混有可燃物可能导致温度骤然升高,使试管破裂,所以除了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之外,其他都可能造成试管炸裂。
故选B。
【点睛】
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那几个常见的原因之外还需要考虑特殊的情况,比如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二、填空题
13.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读数偏大)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试管没有横放将会砸裂试管底部试剂瓶的瓶塞没有倒放会造成药品的污染试管内液体太多液体沸腾溅出
解析: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读数偏大)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试管没有横放将会砸裂试管底部试剂瓶的瓶塞没有倒放会造成药品的污染试管内液体太多液体沸腾溅出
(1)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引起的后果是: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读数偏大);
(2)图(2)的错误之处: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造成的后果:会造成药品的污染;(3)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
图(3)的错误之处:试管没有横放,造成的后果是将会砸裂试管底部;
(4)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4)的错误之处:试剂瓶的瓶塞没有倒放,造成的后果:造成药品的污染;
(5)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
图(5)的错误之处:试管内液体太多,造成的后果:液体沸腾溅出。
14.<
解析:<
(1)、量取液体时要用稍大于量取液体的体积的量筒,所以要量取15mL的液体所以需要用20mL的量筒来量取。
所以答案为20mL。
(2)、如果在量取液体体积的时候俯视会使读数变大,实际的体积会变小。
所以答案为<15mL。
15.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燃烧(或酒精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具有可燃性)
解析: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燃烧(或酒精燃烧可以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具有可燃性)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等,酒精的物理性质有: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酒精能燃烧,具有可燃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
16.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
解析: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
①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带有“会、可以、易、具有、能”等表示能力的词语。
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性质;②木炭可用于取暖是利用木炭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属于化学性质;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属于物理变化;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属于化学性质;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属于化学变化;⑦木头做成桌椅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属于化学变化;⑨煤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属于物理性质,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⑩,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③⑤,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⑦,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⑧⑨。
17.最少量1~2mL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漏斗胶头滴管
解析:最少量 1~2mL 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酒精灯漏斗胶头滴管
(1)为节约药品,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取用化学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药匙;
②量取10mL液体药品,选用量筒量取;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托盘天平;
④给固体药品加热用酒精灯;
⑤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漏斗;
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
18.平衡大小224g176g
解析:平衡大小 22.4g 17.6g
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要先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添加质量小的砝码。
(1)图中游码的质量为2.4g,故药品的质量为20g+2.4g=22.4g。
(2)根据天平平衡原理,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的物体质量+游码,当物品和砝码放反了,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0g-2.4g=17.6g。
19.最少量放回原瓶随地丢弃指定容器内【解析】为了节约药品没说明用量必须用最小量且不能影响实验结果解: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地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解析:最少量放回原瓶随地丢弃指定容器内
【解析】为了节约药品没说明用量必须用最小量,且不能影响实验结果。
解: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地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20.胶头滴管石棉网能46【解析】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除要使用量筒为准确量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为使烧杯受热均匀对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匀而炸裂;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4gNaCl时根据题意砝码使用的为
解析:胶头滴管石棉网能4.6
【解析】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除要使用量筒,为准确量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为使烧杯受热均匀,对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匀而炸裂;使用托盘天平称取
5.4gNaCl时,根据题意,砝码使用的为5g砝码,游码质量为0.4g;而当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了,则药品质量=5g-0.4g=4.6g。
三、解答题
21.
腐蚀胶帽腐蚀标签戳破试管底部污染药品(合理即可)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液体流入橡胶帽,会腐蚀橡胶帽。
(2)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3)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可能会捣碎试管底部。
(4)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
22.
首先确定氢元素的存在,使蜡烛燃烧,根据生成的产物中有水说明含氢,然后根据生成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而说明含碳.
故答案为:
底灯帽预热向着手心凹液面最低处 5 下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底套入;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给试管预热,再加热;
(4)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向着手心;
(5)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给容积为15ml的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则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宜超过5ml;
(7)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有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8)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试管已洗干净;
24.
广口瓶 1-2mL 用水润湿 44 胶头滴管大于
(1)、实验室中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
实验室取用药品一般以少为准,固体药品以盖住试管底部为准,液体药品以1-2mL为准。
(2)连接和组装仪器的操作时,玻璃导管口附近要用水润湿后旋进乳胶管。
(3)图中液体的体积为44ml。
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最后要用胶头滴管添加至44ml 刻度出。
仰视读数量取到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47ml。
25.
物理蓝有蓝色沉淀生成化学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都是蓝色的;加水后都得到蓝色溶液,所得的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2)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1)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的事实是: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都是蓝色的;加水后都得到蓝色溶液,所得的溶液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点睛】
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并结合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是解题关键。
26.
过滤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2H2O2 2H2O+ O2↑催化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了过滤,蒸发和实验制取氧气。
(1)污水中所含碎菜叶、废弃泡沫等杂质是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2) 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